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军史乡土 > 腥风血雨的康熙帝国 > 第 1 章 腥风血雨的康熙帝国
第6节 伴君如伴虎的御人之术(下)

  5、姚启圣。姚启圣得以成名得力于周培公的推荐。周培公在重病中向康熙力荐姚启圣:“收复台湾非此人不可。”而纵观姚启圣的宦海沉浮,在他身上确实体 现出了汉族士大夫正直、傲岸的优良传统。由于不善拍马逢迎、不愿人云亦云、不想同流合污,加之自身恃才放旷、不拘小节,他在官场很不得意,官职一贬再贬, 地位一落千丈,从曾经的封疆大吏、一品总督沦落到走卒小吏、六品司厩,别人的官越做越大,他的官越做越小。也正因为他对官场的荣辱变迁感同身受,所以形成 了他“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执拗、独特性格。
  
  康熙在请姚启圣出山时,也是煞费苦心、费尽心思,软硬兼施、恩威并用,既对他以诚相待、礼敬有加,同时也想方设法压制他的傲气、挫伤他的锐气、打击他 的信心、击溃他的心理防线,从而使他俯首帖耳、老老实实的为自己卖命。康熙曾怒斥姚启圣曰:“你仕途失意、人生坎坷,心中藏了太多的恨,出言无忌、尖酸刻 薄、恃才放旷、愤世嫉俗,讥讽皇亲国戚,藐视文武百官,朕真恨不得杀了你”,又说:“你心里以汉人正统自居,尊崇孔孟之道、圣人之言,开口闭口尧舜禹汤、 文武周公,思慕文景之治、贞观之治,自以为你们汉人的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根深叶茂。你以为我们满人不过是胡虏夷狄,不过是骑在马上打来的天下,只会舞刀弄 枪、渔牧游猎,根本就不配问鼎中原、治国平天下。可是你好好想一想,前明为什么江山社稷不保,崇祯帝为什么会在煤山上吊自杀?今天你代表汉人,我代表满 人,由你任出一题,不论是四书五经、诗词文赋还是易经玄学、天文历法,朕愿与你一决高下”,姚启圣大惊道:“久闻皇上天资聪慧、禀赋过人,自幼过目成诵、 出口成章,且自亲政以来拜师博学鸿儒,经筵日讲风雨无阻,公务之余手不释卷、博古通今,皇上之高才令臣高山仰止、自叹不如”。康熙曰:“不知道你心里是骂 我还是夸我,你以为这样一来朕就没法杀你吗”,姚启圣曰:“皇上是圣君,而圣君只诛心不杀人”,康熙曰:“老叫花子的嘴毒着呢,不过这回你又错了,圣君诛 心,也杀人”。经过如此三番五次、唇枪舌剑的“口水战”,康熙帝终于笼络、降服了姚启圣,并使他死心塌地的为自己效力。
  
  姚启圣也果真不负周培功所托和康熙帝厚望,积极为平台事务奔走操劳,克服重重困难推行“迁界禁海”政令,征募乡勇组建福建水师与台湾水师抗衡,协调军 务与民生、福建水师与满清八旗、主战派与主和派之间的矛盾,不念旧隙任用海战经验丰富的“海霹雳”施琅为将,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武力收复台湾,巩固了国家 版图。不过虽然姚启圣收台有功,但康熙帝终究还是不能容忍他的“矫情”和“酸腐”,所以台海战事平定后传旨将他发配回乡、丁忧守孝,从此姚也黯然退出官 场。
  
  因伺候主子不力、差事当得不好、惹得康熙龙颜大怒而被革职拿问、晚节不保的当数魏东亭、明珠和索额图。这三个都是满人,侍奉皇上像奴才侍奉主子一样, 极尽百般逢迎、执鞭坠镫之能事,一切以皇上的意志为转移,积极琢磨皇上的心思,努力为主子排忧解难,拼命讨好主子以赢得欢心和信赖。只可惜他们谋事不密、 做事过于操切,同时又恃宠而骄、犯了皇上忌讳,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朝为座上客,暮成阶下囚”,直接从炙手可热势绝伦的权利顶端跌落到了万劫不复的万丈 深渊,断送了自己的政治前途。
  
  6、魏东亭。魏东亭与康熙少小相交、祸福与共,作为康熙帝最亲近、最信任的内廷侍卫,竭忠尽智、不遗余力的为主子服务,在擒获鳌拜、对付吴三桂、抵制 “三郎香会”、平息内廷叛乱、稳定东南沿海局势、为朝廷筹粮筹款等方面表现突出,深得康熙倚重和赏识。但他在江宁总督任上为了给康熙到此巡视保驾护航,擅 自将城中百姓强制迁出,这与一向以“爱民如子”形象示人的康熙所不容。再有他担任江宁总督多年,对活跃在当地的以杨启隆为首的民间秘密反清组织的行踪竟一 无所知,差点让他们谋刺康熙的企图得逞,因祸得福的是从贼窝里搜查出的赃银刚好可以弥补朝廷赋税之需,他满以为功过相抵,皇上会对他网开一面、不赏不罚。 他在给康熙奏报时声称自己“百密一疏”,然而康熙严词呵斥他道:“强词夺理、沾沾自喜,什么百密一疏,我看分明是百疏一密,为官失察、为政失职,却还要为 自己的罪责开脱和狡辩,你自以为与朕沾亲带故朕就会对你法外开恩吗?你的过失朕一定会从严查办,朕要让天下人看到即使是朕的手足兄弟做了错事,朕也绝不姑 息。现在给你两条路,一是摘了顶戴花翎、革去一切爵位回家养鱼,一是朕刚收了台湾,那还缺一个台澎知县,你到那去走马上任,两条路你自己选。”魏东亭垂泪 痛哭道:“奴才愿为台澎知县,为皇上世代守卫南天门。”魏东亭最后一次出场是在康熙60年的“千叟宴”上,已经须发皆白、风烛残年的魏东亭得到康熙恩典奉 命侍寝,当晚便溘然离世,命运凄惨。
  
  7、明珠。纳兰明珠人称“万花筒”,以察言观色、工于心计、善于随机应变、精于投其所好著称。早年康熙微服私访时,精明的明珠凭着对康熙言谈举止、气 质风度的观察敏锐的判断出康熙的真实身份,而伍次友却毫无觉察。康熙曾说:“君子如水、小人如油,只有水而没有油做出来的饭菜一定平淡无味。君子有德、小 人有才,用的恰到好处便能物尽其才、人尽其用。朕要治天下,既要用君子,也要用小人。”可能在康熙看来,明珠就是一个十足的“小人”。不过明珠也确实不简 单,在平三藩、收台湾、剿灭葛尔丹等一系列过程中出谋划策、献言献计,常言人所不能言,出语机警、一语中的,表现出过人的谋略和眼光。明珠不但在做官从政 方面才气横溢,而且在笼络党羽、对付政敌、夺权争宠、夺嫡立嗣等方面也机灵、精明过人,表现出丰富、老练的宫廷斗争经验。明珠之所以败亡,一方面是私结朋 党、擅权乱政,最根本的原因是直接参与到皇长子胤褆与皇太子胤礽的皇位继承权中,引起康熙反感和震怒。明珠作为惠妃的哥哥、胤褆的舅舅,为他们娘俩考虑, 为自己前途考虑,也为了家族飞黄腾达考虑,自然要想尽千方百计推胤褆上台做自己利益的代言人。为此,他费尽心思笼络朝中大臣壮大皇长子胤褆的势力,明目张 胆的和“太子党”的维护者索额图斗智斗勇,煞费苦心的教自己的妹妹和外甥取悦皇上,后半辈子的心血都倾注在扶植胤褆登基继位上面。只可惜胤褆争储失利,明 珠受牵连也被下狱问罪,最终郁郁而终。


  
  8、索额图。索额图素有“三眼索相”之称,历来以心眼多、主意多、阅历丰富、见多识广著称。他作为索尼的儿子,沿袭了他父亲老谋深算、深谋远虑的政治 特色。他又作为赫舍利的父亲、胤礽的外祖父,自然与皇家沾亲带故,位高权重、炙手可热。索额图在位为相时,还是有许多可圈可点的政绩。他与明珠作为康熙的 左右手,虽然在太子储君、权势、用人及政见上有过不合、有过纷争,但在涉及一些朝廷大是大非、原则问题和根本利益上却能够不谋而合、殊途同归。索额图在许 多大事上积极为康熙出谋划策、分忧解难,在急难险重的风口浪尖上总能够与皇室利益保持一致,在平定三藩、收复台湾、签订《尼布楚条约》等方面功不可没。但 索额图最终被下狱问罪进而处死,原因有三:一是因为索额图为相期间难免有骄横之处,难免授人以柄;二是因为索额图与明珠一党互相倾轧,扶植党羽、勾心斗 角,大臣不合、朝廷不宁,这正是康熙心中所忌讳的;三是因为索额图作为太子一党的得力干将,为保全太子而想方设法,积极参与皇储之争,甚至为助太子提前登 基暗中与朱三太子相勾结图谋武装政变,悖逆之举令人发指,这是康熙最不能容忍的。康熙斥责索额图为“本朝第一罪人也”,下旨将他革职问罪,令其在狱中反躬 自省、颐养天年。


  
  领教了朝堂之上的明争暗斗、见识了前辈们的宦海浮沉和人生遭际,有的人开始吃一堑、长一智,学会了通权达变、明哲保身,力求避免陷入政治斗争的泥淖,力求避免重蹈前辈们的覆辙,夹缝中求生存的人生哲学使得他们能够全身而退、寿终正寝。这方面的典型当属李光地和张廷玉。
  
  9、李光地。李光地原是志在博学鸿儒、清高傲气、不愿入仕的书生,因上疏直言迁界禁海的弊端受到蓝齐格格的青睐和康熙的赏识,康熙帝慧眼识英才,擢令 他与姚启圣、施琅共同料理平台事务。李光地置身其中,巧妙处理福建总督姚启圣与福建水师提督施琅之间的关系,并积极出谋划策,力助施琅完成平台大业。李光 地被调任京官后,深陷明珠与索额图党争的倾轧中,两派都想拉拢、利用他,他却谁也不敢得罪,两面讨好、左右逢迎,小心当差、谨慎为官,生怕既办不好差事, 又得罪了当朝两位重臣,从而给自己招致杀身之祸。但即使这样,有时却也捉襟见肘、无力补天。一次,康熙让他上报一个拟提拔录用的官员名单,他却迟迟不能奉 上,原因是明珠、索额图、胤褆、胤礽都给他递了条子、打了招呼,而他手上名额有限,不能考虑周全、面面俱到。康熙斥责他办差不力,他称自己“既难以为官、 又难以做人”,因怕“死无葬身之地”,所以请求“辞官为民”。在康熙的一再追问下,他终于道出实情,明珠、索额图等审时度势、见风使舵,关键时刻众口铄金 均对此事予以否认,索额图又趁机抖出他的劣迹落井下石,康熙震怒之下下令将他收监。经过此事洗礼的李光地,明白了只有皇上才是自己最好的保护伞,凡事只有 琢磨皇上的心思、顺从皇上的旨意才能确保自己无虞。于是,他直言不讳的表示要“师从明相”,“学权谋之道、习人臣之术”,从此利用皇上的权势和明珠与索额 图之间的矛盾巧妙周旋。同时,康熙对明珠和索额图私结朋党、惑乱朝政的一些做法也渐渐不能容忍,也想利用李光地来牵制和打击明珠、索额图两党,于是君臣互 相依赖,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一种默契。最终,李光地充当了扳倒明珠与索额图的侩子手,把当朝两个宰相从权势熏天的位子上送进了牢狱。
  
  以前的李光地仗义执言、正直单纯、书生气十足,而最后的李光地则狡黠、圆滑、狠毒、卑鄙,许多时候还带有挟私报复、公报私仇的印迹,简直判若两人。康 熙在利用李光地扳倒明珠、索额图、胤褆、胤礽后,暗示他“现在的台澎知县做事轻薄,远不如魏东亭”,李光地立刻心领神会,表示“臣愿做一辈子台澎知县”, 并请旨“永远不要让臣回京”,康熙对此默许。康熙对他说,之所以把他贬到台澎知县,是因为李光地“用心狠毒,但才能卓著。用他除恶,当之无愧。若要用他行 善,那可就难了”,李光地表示“臣知罪,但臣无悔”。与康熙朝其他大臣相比,李光地的归宿算是比较好的,他在合适的时机抽身而退,躲过了皇上的猜忌和政敌 的报复,避免自己身败名裂、晚节不保。而到一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去当“一把手”,没有约束、没有是非,真的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的确是比较幸运 的。
  
  10、张廷玉。张廷玉在剧中出现的较晚,他一上场就是明珠和索额图竞相拉拢的对象,但他始终能够秉持儒家的“中庸之道”,公正处事、不偏不倚,避免自 己卷入政治斗争的漩涡中。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我们看到张廷玉作为康熙后期、雍正一朝的内阁大臣,扮演了重要角色,在辅佐皇上处理军国大事、稳定动荡 的政局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据史料记载,张廷玉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居官50年,虽在乾隆时被贬斥疏远,但总的一生官运亨通、名利双收。张廷玉发迹 在雍正朝,作为股肱之臣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等职,主要从事文字工作同时充当雍正的私人秘书,在改组军机处、完善奏章制 度方面贡献突出。张廷玉身兼数职、业务繁忙,但对朝廷事务恪尽职守、鞠躬尽瘁,赢得雍正的极高评价,雍正曾称他为“大臣中第一宣力者”,还称与他“义同君 臣、情同密友”。张廷玉死后配享太庙、赐祭葬、谥文和,终清一朝,汉大臣配享太庙者惟张廷玉一人。史载张廷玉“无声色玩好之嗜,性情淡泊”,平时为人谨小 慎微,以黄庭坚的名言“万言万当,不如一默”为座右铭,立身处事淡定低调、不事张扬,故能持心如水、全身而退。张廷玉一生著作颇丰,在翰林院、南书房、内 阁等任职多年,参与过《康熙字典》、《圣祖仁皇帝实录》、《雍正实录》、《明史》、《清会典》等书的修订和编纂,自身还有许多作品和文集存世,堪称士大夫 的楷模。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