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军史乡土 > 腥风血雨的康熙帝国 > 第 1 章 腥风血雨的康熙帝国
第10节 结语(上)

  一部50集的电视连续剧到此就要告一段落了。为了写好这个影评,为了完成自己的这个愿望,我已经投入了太多的时间和心血,我真的感到好累。从不敢奢望自己的这点信笔涂鸦之作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石破天惊的作用,也从不指望当今众多才华横溢的饱学之士能给它些许生存的空间,我只是老老实实的按照一个读者的眼光、认认真真的把自己的一点感想和体会写出来而已,也算是对自己的一点安慰吧。看到它,我会想起自己年轻时的追求和梦想,想起自己成长中经历的风雨和磨难,想起古往今来“千古一哭、万艳同悲”的仁人志士,想起历史上许许多多的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按理说,到此可以搁笔了,但想起这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浓缩历史精华、富于中国特色的精品力作,可能对于它的内涵和外延还是挖掘的不够充分。另外,由于时间长、跨度大,有些情节难免遗忘,有些事件的前后因果联系难免分析的不够准确、全面。总之,“言有尽而意无穷”,对于这部电视剧,我还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1、对于“人性论”的思考。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学派的两位代表人物孟子和荀子就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这是“性善论”的观点。而荀子则认为,“人之性本恶,其善者伪也”,“是故明主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自然成了“性恶论”的代言人。虽然孟子和荀子在人性本源问题上持有截然不同的观点,但他们又不约而同的认为,后天的教育对人性的趋向起着重大的作用。
  
  在电视剧中,康熙的角色从童年、少年到青年共有3位演员来完成这一嬗变,每一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和性格。童年的康熙聪明乖巧、善良可爱,“人性善”的印迹得到了充分体现。少年的康熙血气方刚、雄心勃勃,学会了如何在复杂的政局中居中调度,学会了如何和政敌斗智斗勇,已经对权术心领神会,这时“人性恶”的苗头开始显现并日趋成熟。亲政以后的康熙已经娴熟的把政局玩弄于股掌之中,对政敌绝不犹豫、毫不留情,对文武百官刚柔并济、恩威并施,并皇子皇孙耳提面命、独断专行,处于权力和地位最高峰的他,将驾驭天下、执掌国柄的权谋之术发挥的淋漓尽致、炉火纯青。所以在电视剧中,康熙除掉了一个个对清王朝有威胁的政敌,惩治了一个个对自己忠心耿耿的奴才和大臣,即使是自己的妻子儿女也沦落为皇家利益和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所以这个电视剧看到最后给人的感觉是毛骨悚然、惊心动魄。康熙在斥责容妃私纵红玉时曾问她:“你是不是觉得朕太狠,迟早会杀了她?你是不是觉得朕为政太严厉,为父又太无情?”说明他自己也在不停的反思自己的所作所为,内心深处也在不断和自己进行思想斗争,也想处理好感情与理智、亲情与法制的矛盾。除康熙外,胤褆、李光地也是性格转变幅度很大的人物。
  
  深入分析他们的人生轨迹,我们发现,孤立的把“人性”从它所从属的社会环境中剥离出来讨论是不严谨、不科学的。“人性”是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是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求生恶死、趋利避害是人的本能。人来自于自然界,生存才是第一位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从来就是丛林社会的游戏规则。
  
  2、对于政治的思考。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学派经世致用思想的外在反映,于是乎,“学而优则仕”成了无数读书人毕生的梦想,十年寒窗苦读只求有朝一日榜上有名、进士及第。等到披上了顶戴花翎、吃上了皇粮国税,真正踏进官场后许多人才发现,“渐老方知世上情,已知吾事独难行。高论颇随衰俗废,壮怀难值故人倾”。才能无法施展,抱负无法实现,有的人选择了随波逐流、通权达变,有的人选择了碌碌无为、昏昏噩噩,有的人选择了辞官归隐、闲云野鹤,这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悲哀,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正统教育的悲哀。但也有极少数人选择了溯流而上、知难而进,他们以圣人之道为楷模、以维护纲纪为信念、以匡扶社稷为己任、以造福苍生为职责,历经千难万险,苦苦的扛着江山社稷的大旗,使君、臣、民各得其所,天下相安、四方和睦。这样的人最可贵,也最应该被称颂和怀念。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大多因循守旧、安于现状,以“道德、学问”为追求,恪守祖制、食古不化,好做清流、不屑循吏,不喜欢政治上的大变革、大换血,这就导致中国封建社会进程过长、发展缓慢。一些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思想家,基于缓和矛盾、巩固统治的考虑,大刀阔斧的推出了一系列革新政治、发展经济的举措,但他们的新政举措触犯了许多顽固派、守旧派的权威和利益,因而遭到他们的强烈抵制和反对,新政要么“胎死腹中”,要么连连受挫,最终偃旗息鼓。历史上著名的商鞅变法、王安石变法、张居正的万历新政、康梁的“戊戌变法”等,无不历经坎坷、饱受磨难。所以从古至今,要想在政治上有大的作为,就需要铁腕般的手段,需要过人的才干和智慧,需要不怕得罪人的勇气,需要做好与政敌斗智斗勇的心理准备,需要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恒心和毅力。
  
  康熙就是这样一个有抱负、有魄力、有手腕的高明的政治家。他为了巩固统治、统一天下,先后消灭了鳌拜、吴三桂、郑经、葛尔丹、朱三太子,铲除了对国家安全构成直接威胁的地方实力派。又从加强皇权、长治久安的角度出发,贬黜了姚启圣、周培公、魏东亭、李光地,惩治了明珠、索额图、胤褆、胤礽。康熙有着强烈的忧患意识,始终对政局保持着清醒、冷静的认识,知道每一阶段的主要矛盾和中心工作,他不断的给自己寻找竞争对手,想法设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战胜一个又一个对手。最终,他的对手全部倒下去了,只有他一个人健在,他在政治游戏的角逐中成为最大赢家。

  
  政治是掌握平衡、协调关系、权衡利弊、解决问题的脑力劳动,是指挥的艺术,也是管理的学问。一个高明的政治家,要有见识、有智慧、有胆略、有手段,他必须比别人站得高、看得远,他必须比别人更执著、更顽强,他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面对一切困难、迎战一切敌人。只有战胜了困难、战胜了对手,取得最终的成功,政治家才能站稳脚跟。就像一股汹涌澎湃的暗流,表面风平浪静、波澜不惊,实则扑朔迷离、杀气腾腾,一步走错步步错,一失足成千古恨。
  
  政治就像一盘中国象棋,对弈的双方都试图调动全部的力量向对方发动进攻,把对方逼上绝路,让对方毫无还手之力,从而迫使对方乖乖缴械投降。政治和下棋一样,都是一场智力游戏。“不战而屈人之兵”,这是它们的相同点。所不同的是,棋下输了,可以再摆一盘重新较量。而政治斗争失败,则可能连重新翻盘的机会都没有了。政治,就是这么微妙、细腻、尖锐、残酷。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