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初入佛禅

王阳明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笃信佛老,痴迷禅学,有着深厚的佛学修养。他的一生也与佛禅结下了不解之缘,从他的出生异象,循迹山林,广结善缘都显现出与佛禅深厚的渊源。

据记载和传说,王阳明出生前显现了诸多“吉兆”,按照中国传统的说法,这预示着即将诞生的是一位非同寻常之人。

据说王阳明的母亲怀胎14个月,依然没有临盆的迹象。一天夜里,王阳明的奶奶岑氏在睡梦中看到一道彩虹从房顶垂直射入房间,在强大的“聚光灯”下,一位身穿红衣的神仙从天而降,周身云雾缭绕。他怀中抱着一个婴儿,对惊愕中的老太太说:“这孩子将来是人才,你们要好好教育。”说完把孩子送到了老太太怀中,凭空消失。老太太错愕不已,一时愣在那里不知如何是好。这时,奶奶从梦中醒来,回想梦境,感叹了一会儿人生如梦,也似乎隐隐察觉到即将有事要发生。就在此刻,不远处儿媳妇房间里传来了一阵嘹亮的婴儿哭声——王阳明出生了。

中国古人向来相信天人感应说,认为世间发生的一切事由一定是和人本身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梦境的解释也信奉自然与人有某种神秘的感应或呼应。王阳明奶奶把这神奇的梦讲给爷爷听,爷爷坚信孙子将来必有高世之才、奇绝之智,对这个小孙子更加喜爱和疼惜。爷爷因梦有“神人绯玉云中鼓吹”就给王阳明起名为“云”,并给他居住的地方起名为:“瑞云楼”。但奇怪的是,小王云一直到五岁都不会说话,家人也非常着急。虽然老话说“贵人语迟”,但万一迟到成年了还不会开口说话,岂不成了哑巴?一天,一位四方云游的神僧路过,看到小王云和一群孩子玩耍,这位神僧看着小王云说了句意味深长的话:“好个孩儿,可惜道破。”话音刚落,神僧转身就走。遇到此番情况,愚笨的人肯定是一头雾水,但爷爷可是聪明之人,猛然醒悟,爷爷似乎立刻明白小王云一直不说话的神秘原因。祖父根据《论语·卫灵公》所云“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为他改名为“守仁”,随后他就开口说话了。这是文献所载王阳明和佛教的最早因缘,同时似乎也注定了他此生将和佛法同行。

第二天一早,小王云从梦中醒来,开口讲了第一句话,王家定是锣鼓喧天地大肆庆贺了一番。这之后,改名后的王阳明变得颖悟非常,记忆惊人,更让爷爷惊奇的是,王阳明对他所诵读过的书籍都能倒背如流,问其原因,阳明答到,每次爷爷您读书,我都在旁边倾听,不知不觉就默记在心中了。

王阳明八岁时对神仙道教就有兴趣。十岁时,父亲王华高中状元,不久王阳明也随父亲到了京城。少年王阳明家境优越,性情豪迈不羁,据说十一岁的一天,在和伙伴逛长安街时遇到一看相的先生,他觉得王阳明相貌非常,就对王阳明说:“吾为尔相,后须忆吾言:鬚拂领,其时入圣境;鬚至上丹台,其时结圣胎;鬚至下丹田,其时圣果圆。”这三句谶言皆点一“圣”字,这对王阳明颇有触动,此后就常常思考,这时的王阳明大概就开始思索为什么要读书、人活着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之类较为沉重而深远的终极问题。于是,他就向塾师请教读书是为什么,塾师回答说读书登第,其实是要少年王阳明以父亲为榜样勤奋读书,考中状元,好光宗耀祖。王阳明觉得塾师的回答与他的想法相差甚远,他认为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光宗耀祖,而是做圣贤。圣人可学、学为圣人,是宋明理学家的一贯高标的话语。少年王阳明就有此等觉悟,足见其少有远志,不同常人,这种圣贤理想注定了王阳明一生道问学之路的基调。少年王阳明热情狂放,兴趣广泛,曾泛滥辞章,颇有才名;又热心骑射,留意兵法,崇拜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梦想以军功立不朽之名。

在父母的张罗下,王阳明十七岁就结婚成亲,但在新婚之夜,他撇下娇羞的新娘,跑到道观和道士谈养生、学打坐。在新婚当天,大家都在外面喝酒聊天,王阳明坐在新房里,百无聊赖,开始思考宇宙人生的问题。先是在椅子上,接着是站起来踱步,最后尽然不由自主地出了岳父家,跟着自己的心向外走去。当他回到现实时,大吃一惊,他眼前居然有坐庙宇!“铁柱宫”三字映入眼帘,这是一个道观,在南昌城中小有名气。王阳明什么都没有想,就走了进去。一进道观,他就看见一白发道士坐在垫子上闭眼沉思。他凑近一瞧,发现老道士似乎是在冥想。他轻声呼唤,老道士睁眼,看到了王阳明的那张消瘦的脸庞和清澈的眼睛,略一震:“你的脸色有问题。”王阳明脸色青灰,可能是从小竭尽思索,劳神伤情的结果。五年后,阳明患上了严重的肺病,并一直伴随他短暂的一生。王阳明和老道士当时谈的是养生,但他心中想的则是儒家哲学。

他们就在仙风习习的道观中谈了一夜,直到鸡鸣时分,王阳明突然想到自己此时不该在此地,家里还有刚刚娶过门的新媳妇,昨夜是自己的新婚之夜呢。王阳明正在懊恼自己的行为时候,却看到了自己的岳父站在道观门口,原来岳父看到王阳明跑出来,就四处寻找,终于在这道观中找到了自己的女婿。这是王阳明迥异于普通人的地方,他的行径往往另类独特,放到今天可能人们都会骂他有点神经质了,在花前月下的时分,他却和道士谈养生,这多少有些令人费解。他的特立独行,他的独辟蹊径似乎都为他不凡的一生埋下了伏笔。

王阳明想必是一个不谙风月的人,他对待自己的夫人较为冷淡,在很多史料中,对王夫人的记载只是只言片语,直到王夫人去世,王阳明也只哭了几下,连篇回忆性散文都没有。一个人若经常徜徉在思想的海洋,循迹于知识的丛林,攀岩于求索的险峰,隐遁于佛禅的意境,文人才子的风流韵事,佳人美酒的快意洒脱也许会在他们身上绝迹吧!他们无暇品尝男女之情带来的无穷乐趣,也不屑沉溺于此。他们更多的是从思考人生哲理,洞察宇宙规律中找到心灵快乐的源泉。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对待自己的夫人也是如此,但更不幸的是,他遇到的是一个悍妇,也经常从他夫人那里悟出了至真的哲理。据说,苏格拉底每天都在思考,经常被冷落的老婆,只要有时间和精力,就对苏格拉底破口大骂。苏格拉底对老婆的谩骂无动于衷,老婆甚至在大骂之后,把一盆水泼在了他身上。他的朋友问他为什么如此逆来顺受,苏格拉底淡定地说:“我早就说过,雷电之后就会有一场倾盆大雨。今天果然应验了。”

王阳明的妻子是否如苏格拉底妻子一样,无从考证,不过,做一个思想家的妻子肯定是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据传,王阳明在南昌呆了一年多的时间,在这期间,他跟妻子几乎没有交流,平时虚度光阴的方法之一就是练字。多年以后,王阳明对他的学生谈起蜜月往事,第一提到的就是练字,并且说了一番颇具哲理的话:“我开始写字时,只是模仿着字帖,然后写字,我发现无论我写得多么漂亮,只是学到了字的形,却没有学到字的神。后来,我提着笔,凝神静气,仔细地想,这个字该怎么写,然后再下笔,我突然发现这样写出来的字真的就是好字,它是我的字,而不是别人的字。”王阳明对书法的认识,或许奠定了他后来创立心学模式的思维模式。

在南昌呆了一年后,十八岁的王阳明和妻子启程回到老家浙江余姚,路过浙江上饶时,拜访过了当时著名理学家娄凉。娄凉是儒家思想的坚定拥趸者,他坚信圣人境界是可以通过学习达到的,通过“格物”,穷究万事万物的真理,达到对事物规律深刻洞察的“致知”。这个思想对王阳明影响颇大,娄凉对王阳明授以格物成圣之学,阳明渐趋成熟稳重,狂放性情有所收敛。

要想“格物”,就必须了解朱熹的思想。王阳明找出了朱熹的《四书集注》开始认真研究,当他看到朱熹的那句话:“众物必有表里精粗,连一草一木都涵着至理”的时候,可谓茅塞顿开。在朱熹看来,理,这个东西存在于万事万物中,你只要去认真地格,就能格出来,你也就成为圣贤了。这在此印证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核心思想——天人感应、天人合一。顿悟之后的王阳明找来一个朋友,两人跑到种竹子的地方,开始格竹子。两人从早到晚,死盯着竹子不放,希望从中格出竹子的“理”来。格到第三天的时候,朋友实在撑不住了,这无疑是一种煎熬啊,说自己离圣贤远着呢。王阳明笑了笑,他虽然眼珠发酸,头晕脑涨,但他固执地认为自己就要接近胜利了,所以,他仍然坚持。第六天,王阳明被迫放弃,竹子依然是竹子,而他却病倒了。遭受点小挫折的王阳明对学为圣人有些不自信,因用思过度,旧病复作,在成圣成贤的道路上打了退堂鼓,从此,王阳明对“格物”之学产生了很多怀疑,这就是中国哲学史上著名的“守仁格竹”。

创建心学后的王阳明回忆自己年轻时候的这段往事,重新体悟到朱熹的格物致知,从认识的对象、认识的方法、认识的目的都搞错了,他认为:天下万事万物本没有“格”的必要,心外没有任何事物,只需要在心上用功就可以了。当然,这只是成熟后的王阳明的人生反观,在当时,病倒后的王阳明依然没有这样的认识,他还认为自己“格物”不深,修为不够呢。

二十岁时,王守仁第一次参加乡试,中举人后,学业大有长进。但他越来越喜欢谈论军事,并且很会射箭。然而,二十二岁时考进士不中,内阁首辅李东阳对其笑道:“你这次虽然不中状元,下一次科举必定会中状元,试一试为下一次科举作个状元赋。”王守仁拿起笔就完成了,朝堂上的元老们都很惊奇他的天赋才能。嫉妒他的人就开始议论说,这个年轻人如状元及第,必然是目中无人。王守仁二十五岁再次参考科举,再次落第。他的状元父亲开导他说,此次不中,下次努力就能中了,但他笑道:“你们以不登第为耻,我以不登第却为之懊恼为耻”。从这里看,王阳明脑海里已经有了心学的雏形。

到了二十八岁那年,王阳明参加礼部会试,因考试出色,举南宫第二人,赐二甲进士第七人,观政工部,开始走入仕途。三十岁时曾奉命审决积案重囚,事必后游九华山,出入佛寺。九华山是佛教四大圣地,他在游九华山的过程中创作了一些诗歌,已经有了浓厚的禅意:《无相寺三首》写道:

老僧岩下屋,绕屋皆松竹。

朝闻春鸟啼,夜伴岩虎宿。

坐望九华碧,浮云生晓寒。

山灵应秘惜,不许俗人看。

静夜闻林雨,山灵似欲留。

只愁梯石滑,不得到峰头。

此时年轻的王阳明对佛禅有着浓厚的兴趣,不仅创作了有关佛教与禅宗的诗句,也结交了佛寺僧侣,在讲话中经常引用佛家故事来阐明想法,可见,佛禅的思想对于王阳明一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其后心学体系的建构也借鉴了很多禅宗的思维方式和核心要义。

三十岁之前的王阳明虽有成为圣人的豪情,但不得其门而入,曾多方旁求于神仙、佛禅,探讨宇宙人生真谛。三十一岁时的王阳明不再热心于诗文,而是继续研习佛教出世思想,对于俗世的人情世故逐渐产生厌倦,萌生出家修道的念头。同时,由于王阳明身体长期患有肺病,相当虚弱,他早年修习道教养生练气之术,希望通过这种锻炼能达到强身健体的功效。后来修习佛禅思想,也是希望通过静心养性,来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通过不断的研修,的确获得了不错的效果,身体精神都感觉焕然一新。但很快他就觉得此乃摄生之小术,非性命之大道。在追求天人关系,生命哲理方面,他还有更为深入的思考。

好友湛甘泉叙述王阳明早年的学术行状说:“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正德丙寅(1506年),始归正于圣贤之学。”此为王阳明早年的“五溺”之说,这五溺总体上看有时间的先后次序,就是说“溺于佛氏”后于“溺于神仙之习”而先于“归正于圣贤之学”,这也可以看作是一个层层深入的过程,同时也表明了佛教对王阳明的影响之深刻。王阳明于正德丙寅前后归正于孔门圣学,但是于长期疑惑的格物之说以及心和理的关系尚未透脱。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