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儒士新风

朱熹自南宋创办的理学体系统率了中国知识分子的思想,成为人们修身治学的方向性指引。在教导人们格物致知,修齐治平的同时,也越来越禁锢士人的思想和心灵。元明以来,理学更加笼罩和窒息了中国的一切思想文化,使整个意识形态领域呈现了一派灰暗沉闷的现象。人们用理学所圈定的哲学观去观察天地万物,认为这天地万物都只不过体现了“天理”或“道”;用理学所规定的封建伦理去束缚人的生活与行为,认为人的种种欲望包括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要求和情爱、友谊、嗜好、追求等精神生活要求只不过是种种肮脏的欲念,而它们必须服从于所谓“天理”;用严格的等级尊卑、上下有序的政治观去维护封建制度,认为人们的一切都应该围绕着维护“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目标,恪守三纲五常的原则;理学还渗透了文学、艺术、史学等各个领域。

在沉闷而禁锢的空气中,很多士大夫都感到了压抑和痛苦。物极必反,在举世陈旧得令人厌倦的思想氛围下,却激起了一股挣开手眼,别求新格的时髦思潮,正像围困在破旧不堪的大堤之中的洪水,一旦堤岸出现缺口便四处横溢那样,厌旧喜新成了一种时代心理,王阳明以陆氏心学及禅学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王氏心学,便是这种时代心理的产物。

《日知录》卷十八《心学》说得很对:“盖自弘治、正德之际,天下之士,厌常喜新,风会之变,已有其从来,而文成(王阳明)以绝世之资,唱其新说,鼓动海内。”

这说明王阳明的思想成为新时代的号角,他吹响了人们心头沉睡的情志,唤醒了人们内心的意识,是打破理学禁锢思想的一把利器,将一种全新的风气带给已经疲乏和困顿的人们。而王阳明的新学思想又和佛教禅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早年的修禅悟道如果说只是初步接触佛禅,那么龙场悟道之后的顿悟可以说更是打上了佛的深刻烙印,以至于王阳明的晚年化境,越来越走入禅宗的空灵的境界。

有一个故事甚至直接说王阳明就是禅师转世。50岁那年,王阳明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儒,又是统兵讨贼的大帅,有一天王阳明漫步走进一所寺庙,各间禅房都大开着门,只有一间是“铁将军把门”,关得紧紧的,僧人不让观看。可是王阳明执意要进去,僧人无可奈何,只得让他进去。王阳明进门一看,原来里边龛中供着一个圆寂的和尚,这和尚长得与自己一模一样。沉思良久,忽抬头看见壁上题了一诗:“五十年前王守仁,开门原是闭门人,精灵剥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于是心中一动,思绪万千。原来老和尚在圆寂之时,已经知晓过去未来之事,所以特地留下偈语,提醒王阳明不要忘了自己本来的面目。这个故事有点玄幻色彩,历来儒家学者都不予以采纳。说王阳明是禅僧转世固然是无稽之谈,但王阳明心学乃是禅学变种却不无道理,否则就不会有人这么编造故事了。王阳明自己就一再说过:“夫禅之学与圣人之学,皆求尽其心也,亦相去毫厘耳。”的确,在王阳明那里,“性善”论与禅宗的“本心清净”论是合二为一了,孟子的“求其放心”即探求人性中克制力的理论和禅宗“即心即佛”论、除欲归本论是融为一体了。禅宗的“直指本心”的简便解脱方式披上了儒家的冠冕衮衣,还取了个名称叫“致良知”,就像禅宗南宗的简易功夫击败了北宗的繁琐方式一样,直截明了的王氏心学逐渐取代了步步推进、格物致知的程朱理学。王阳明有一首《示诸生诗》写得最明白:“尔身各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乾坤是易原非画,心性何形得有尘。莫道先生学禅语,此言端的为君陈。”

这又是一首禅意隽永的诗。据《池州府志》说,王阳明曾与池州太平山禅僧谈禅,你来我往,心下欣然有悟,便作了一首偈语:“不向少林面壁,却来九华看山,锡杖打翻龙虎,只履踏到巉岩。这个泼皮和尚,如何留得世间?!呵呵!会得时与你一棒,会不得时,且放在黑漆桶里偷闲。”

看来,王阳明是把禅宗的那一套从里到外都弄得滚瓜烂熟了。所以当时一个著名学者陈建说他是“一生所尊信者达摩、慧能,而于孔、曾、思、孟皆有所不满”。而刘宗周就干脆称之为“阳明禅”。王阳明公开扔掉了反佛的儒家原则,填平了儒佛之间最后的一道沟壑,心学便率领着士大夫们掀起了禅悦之风。儒禅携手,缔结了两家的姻缘,花样翻新,吸引了众多苦于沉闷空气的士大夫,功夫简便,又解放了许多压在四书五经繁琐细碎功夫和八股程文之下的读书人。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