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老爹康熙留下的烂摊子

历史的教训,毕竟只是历史上的,仅仅存在于案牍史册之中,对于现实中的人来说,他们既不能亲眼看见,也不能亲耳听闻。这些教训所带来的感悟,远不如亲身经历体会来得直接和透彻。

对于雍正来说,他的大半生都生活于康熙年间,也就是父皇康熙的统治时代,这一时期的生活让雍正对官场腐败有了更加深刻透彻的了解和感悟。

清朝的早期统治者和明朝在许多方面存在相同之处,比如,两朝都保留了不少前朝的政治制度,并留用了大量前朝官吏。对于清朝这样一个由满族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来说,要迅速巩固政权,稳定天下局势,必须首先安抚人口基数最大的汉人,而要安抚汉人,最好的方法就是使自己的政权得到文人的支持,尤其是要和当时的南明残余势力相对抗,就更需要争取汉族文士的支持,从这个角度来讲,清朝对明朝旧吏的网罗范围要比明初大很多。

而对于大多数的明朝旧吏来说,他们到清廷做官,只不过是换了一套朝服,剃了个头,留了条辫子,换了个新主子罢了,俸禄、官职等一律未变,因此他们原先在明朝啥样,到了清朝依然还是那个样。 对于明末官吏的腐朽,上一节已经有非常详细的介绍了,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些明朝旧吏身上的贪腐陋习并没有因为改朝换代而有所改变。这样一来,明朝的贪腐之风就被遗留到了清朝。

顺治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虽然顺治是一国之君,但很长一段时间内,国家的实际权力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手中。多尔衮执政期间,先后推行了五大弊政:圈地、剃发、逃人、投充、禁止出关。这些弊政对于清朝本就腐败的吏治而言,可谓是雪上加霜。

就当时的客观环境而言,清朝与南明政权长期对峙,战乱频仍,硝烟不断,这也让清廷顾此失彼,根本无暇整顿腐朽的官场吏治。

等到1660年, 南明势力被基本肃清之后, 此时的朝政又被权臣鳌拜把持,鳌拜专权期间, “文武各官, 尽出伊门下” , “扰害地方, 以至百姓困苦已极” ,此时,吏治的腐败程度比之明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方面是权臣专权,另一方面是吏治腐败,这些也都被年少的康熙皇帝看在眼里。康熙是怀着“察吏安民”的志向登上帝位的,在亲政之前,他对于民生的凋敝和吏治的腐败都有着非常深切的认识,康熙也决心进行一番大刀阔斧的改革。但是,在康熙亲政之初,他首先要解决的并非是吏治问题,而是皇权的稳固问题,这其中主要包括两件事:

首先是诛除鳌拜。鳌拜嚣张跋扈,就连康熙即位之初的四位辅政大臣都奈何他不得, 更何况是康熙。 等到康熙成年时,鳌拜的党羽已然遍布朝野,所有的朝臣也都唯鳌拜马首是瞻,这严重威胁着康熙的权威和统治。后来,康熙用韬光养晦的方式来麻痹鳌拜,并最终将他一举擒拿处死。

其次是平定三藩。三藩问题由来已久,可以说是清朝入关以来的历史遗留问题。三藩分别是指平西王吴三桂、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他们都曾经是明朝重臣,但后来在明末清初战争中,投降了清朝,并在清朝定鼎中原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所以等到清朝建立起全国政权之后,便把这三人分别封王,一是想笼络他们,二是想让他们替自己管理边疆。但到了康熙年间,三藩的统治区域成了国中之国,这三人在各自的管辖区内拥有着绝对的控制权,他们不听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严重威胁了康熙的皇权统治。因此,在诛除鳌拜之后,康熙就力排众议,决心撤藩。后来,撤藩引发了“三藩之乱”,这场动乱席卷了近半个中国,历时八年之久,但最终,康熙还是彻底铲除了三藩。

由于康熙已经经历了鳌拜专权和三藩之乱,并且都取得了胜利,所以此时的康熙皇帝表现出一副锐意进取的姿态。他首先从严惩治了在三藩之乱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一些贪腐问题。比如湖南地区是三藩之乱的重灾区,也是官员贪腐的重灾区,康熙对此地的吏治就进行了专门的治理和打击。再比如山西地区,康熙曾经对山西的民生疾苦做过一番深入的调查,钱粮亏空,吏治废弛,苛捐杂税满天飞,私征摊派名目繁多,百姓不堪重负,这些都是康熙一手调查过的,康熙也同样进行了集中的治理和打击。后来,康熙还废除了清初多尔衮所实行的五大弊政,尤其对圈地进行了集中的打击,彻底摒弃了这一弊政。

总的来说,康熙对吏治的治理是由浅入深的,他所采取的措施也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康熙重拳出击,严整吏治,尤其对于封疆大吏,打击力度很大;另一方面,康熙大力开展廉政教育,教导官员要廉洁奉公,并大规模奖励了一批廉吏,这其中就包括了被称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

除此之外,康熙还重启了“风闻言事”制度,实行密奏,同时还身体力行,六下江南,亲身考察民情。

康熙的这些举措对于遏制清初的贪腐之风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这也使得清朝的吏治状况大为改观。因此,在康熙朝中期,清朝迎来第一个政治清明、民生安逸的社会稳定期。现在看来,康熙对吏治的整治工作,对于此后雍正的大力反腐有着非常巨大而直接的借鉴意义,也为雍正的反腐奠定了实践基础。

但历史总有局限,客观来说,康熙对于贪腐的治理并不彻底,因此,这种良好的吏治状况并没能持续太久,就再一次踏进了贪腐的泥沼。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在于康熙皇帝本人——在康熙在位的中后期,康熙本人的思想发生了微妙的改变:从一个锐意进取的法家思想实施者,变成了一个宽仁的儒家学派代表。

康熙皇帝为什么会渐渐养成宽仁的性格特征呢?这还得从他的家庭谈起。康熙皇帝自幼便缺乏家庭的关爱,父亲顺治早早离世(民间野史传闻是出家),母亲孝康皇后也在他即位后的第二年病逝,只有祖母孝庄皇太后和他最为亲近。在这种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性格往往会表现出仁厚的一面。另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明孝宗朱祐樘, 朱祐樘的童年也是异常坎坷,一直被身为宫女的母亲纪氏抚养,直到六岁才与父皇相认,这种成长环境对于朱祐樘仁厚性格的养成产生了很大影响。

除此之外,就是现实生活的影响。康熙自登基之后,就处于辅政大臣、鳌拜、皇太后等多方势力的角逐之中,这让康熙自幼便充满抱负和理想。青年时候的康熙年轻气盛、意气风发,凭借极强的政治魄力,铲除了鳌拜、平定了三藩和准噶尔。当一个人获得巨大成功之后,这个人很容易产生消极懈怠的情绪,而一旦产生这样的情绪,他就会从原先的积极进取转变为安逸享受。

正是以上这两方面的原因,直接导致了康熙中后期的政治决策逐渐偏向了宽仁。纵观三藩之乱后的康熙朝,我们明显可以发现这个规律:由紧到松、由严到宽。我们从一些史料(《清圣祖实录》等)中摘取了一些康熙皇帝的语录,从这些语录里可以明显看出康熙的政治决策发生的改变。

“所谓廉吏者,亦非一文不取之谓。若纤毫无所资给,则居常日用及家人胥役,何以为生?如州县官止取一分火耗,此外不取,便称好官。若一概纠摘,则属吏不胜参矣。”

“朕自幼读书,见大臣多不能保其初终。故立志待大臣如手足,不论满汉蒙古,非大奸大恶,法不可容者,皆务保全之。”

“治天下之道,以宽为本。若吹毛求疵,天下人安得全无过失者?”

“朕惟至治之世,不以法令为亟,而以教化为先。”

“可为官之人,不取非义之财,一心为国效力,即为好官。”

“巡抚要节礼乃寻常之事, 只须不遇事生风, 恐吓属官, 索诈乡绅富民,以司道为耳目,择州县之殷实者,苛索财物,致亏空库帑,便是好巡抚。”

看到了吗?这就是康熙的思想转变。在康熙皇帝眼中,什么是好官,什么是好巡抚?只要你不扰民,不索诈,即使稍微贪一点点,也是无可厚非的。康熙也知道,本朝官员的俸禄并不高,如果仅凭那点俸禄,恐怕连平常的生活用度都未必够,他又怎么可能在职位上一文不取?因此,康熙对于好官的要求并不苛刻,也不吹毛求疵,只要你在大是大非上不出问题,那你就是好官,就是廉政先锋, 在小事情上腐败一点点, 皇帝是不会追究的。

连皇帝都是这样的态度,下面的官员就可想而知了。我们从康熙中后期的一件大案上,就能看出康熙朝后期官场的腐败程度。

康熙五十年 (1711年) 九月初九, 在江宁贡院门外,大批的考生聚集于此,因为这一天是江宁乡试发榜的日子,所有的考生都在此翘首以盼。等到榜单发布,眼尖的人迅速从榜单上发现了猫腻,因为上榜的人中大部分是官员子弟和盐商子弟,换句话说,就是上榜的人都是有权有势的“富二代”,而在这些“富二代”中,有两个名字最显眼,一个是吴泌,一个是程光奎。为什么这两个人最显眼呢?因为这二人是当地有名的盐商子弟,是出了名的不学无术之人,平时大字儿都不识得几个,怎么可能考上举人?很显然,这次科考存在着严重的舞弊问题,肯定是那些有权有势的人背地里贿赂了考官,才使那些不学无术之徒中举的。

于是,举子们义愤填膺地聚集到一起,一致声讨此次科考的主考官——左必蕃和赵晋。与此同时,一些举子还把财神爷搬到了夫子庙里,让孔夫子和财神爷并列,并且在江宁贡院的牌匾上贴了张条子,条子上白纸黑字写着两个字——卖完。这显然是讽刺,讽刺只要花钱就可以买到举人,而且举人已经被有钱之人买光了。总而言之,举子们用各种方式对科考考官进行口诛笔伐,一时间,整个江宁城沸腾了。

此时,时任两江总督的噶礼站了出来,他派兵包围了江宁贡院,并将十几名带头闹事的举子抓了起来,还声称要以诬告的罪名论处他们。噶礼的这种做法令众举子更加气愤,他们与士兵发生了冲突,事态已经发展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

此时,身为江苏巡抚的张伯行,在第一时间,将此事整理成奏折,并上呈给了康熙皇帝。张伯行曾是福建巡抚,在清朝政坛上以廉洁著称,还曾被康熙赞誉为“清官第一”。而下令围捕江宁举子的噶礼,则是康熙身边的红人,是一位满族高官。他此前在山西任职时,就有多次贪赃不法的记录,但并未受到康熙皇帝的惩处。所以,在常人看来,这次张伯行的行为可能会吃亏,因为一旦康熙不追究噶礼的责任,噶礼必然会报复张伯行。

看到张伯行将此事上奏朝廷,身为主考官的左必蕃坐不住了,他也拟了一份奏折,首先承认此次科考存在舞弊行为,并且把所有的责任一股脑儿地推给了考官方名和王曰俞,他说,吴泌和程光奎这两个考生就是方名和王曰俞推荐上来的,自己根本不知道这两个考生是不通文墨的登徒浪子。

此外,江宁织造曹寅和苏州织造李煦也将这件事写成了奏折,指出此次科考存在重大舞弊问题,并将奏折上呈给了康熙皇帝。康熙皇帝看到摆在眼前的几份奏折,清一色地都是在说江南科考的舞弊事件, 顿时龙颜大怒,下令彻查,并把彻查的任务交给了钦差大臣张鹏翮。

张鹏翮是武英殿大学士,同时也是户部尚书,他做事干练,被派到江宁之后,迅速与两江总督噶礼、江苏巡抚张伯行组成了“临时特别刑事法庭”,共同查处此次科考舞弊事件,并将涉案的考官左必蕃、赵晋、方名、王曰俞一律就地免职,听候发落。

审案地点设置在扬州,首先被审理的就是吴泌和程光奎。吴泌和程光奎被带到堂上后,吓得双腿直打哆嗦,还没怎么盘问,两人就将作弊的细节全盘托出,果不其然,这两个考生都是盐商子弟,都贿赂了主考官赵晋,甚至还有代考、打小抄等作弊手段。

但这些都是意料之中的事,让所有人都惊异的还不只这些,真正让所有人瞠目结舌的,是接下来一个叫李奇的家仆的供词。李奇交代说,自己曾受主子的差遗,先后向总督衙门送了总共五十万两银子。而李奇口中的总督就是指两江总督噶礼。于是在场的人无不面面相觑,噶礼本人也是暴跳如雷,大骂堂下的李奇纯属诬陷,并命人掐住李奇的脖子,堵住他的嘴。

但如此一来,也让在场的张伯行警觉起来,如前文所述,张伯行是出了名的铁面无私,廉洁奉公,听了李奇的供词,他决心继续彻查下去,但被“诬告”的噶礼遮遮掩掩,想尽快了结此案。于是,这个案子瞬间转变成噶礼和张伯行的口舌战。

案子审到这步田地,已经没法儿再继续审下去了。张鹏翮原本也是清正严明之人,他此时也知道这个案子是个案中案,但是他此时一改往常,变成了“和事佬”。因为他知道噶礼是什么人,那是皇帝身边的宠臣和红人,噶礼的母亲还是康熙皇帝的奶妈,因此噶礼之前犯了诸多贪赃不法之事,康熙都没有严肃惩治,可见噶礼这个人是轻易触碰不得的。因此,张鹏翮不停地给张伯行使眼色,让他赶紧作罢,不要得罪噶礼。

但张伯行的眼里可是容不进沙子的,他立刻草拟了一份奏折,上呈康熙皇帝,称噶礼涉嫌收受贿赂五十万两白银,并阻挠案件的继续审理,希望皇上能法不容情,将噶礼严肃处理。

噶礼一看,也跟着上了一道奏折,他要弹劾的是张伯行。不过,噶礼并没有对案件审理过程做过多表述,也没有为自己辩白,而是给张伯行列出了七条大罪,诸如私刻图书、诽谤朝政等。噶礼是想以此混淆视听,转移康熙皇帝的注意力。

事件发展到此,一场科考舞弊案已然演化成一件贪腐大案,张伯行和噶礼相互弹劾,也成为康熙朝后期的一件重大政治事件。然而,这件看似清晰的案件,却让康熙皇帝左右为难起来,因为噶礼给张伯行所列的罪状,在一定程度上确实属实,并非诬告。 这样一来, 张伯行反而因此陷入了困境。

而张鹏翮这位钦差大臣呢,不仅没有秉公办案,还站到了噶礼一边,于是事态开始朝着不利于张伯行的方向发展。但就在此时,一个关键人物突然站了出来,此人就是噶礼的母亲, 也就是康熙皇帝的奶妈。 这位奶妈说,噶礼贪腐的事儿自己早就知道了,噶礼多年来一直贪赃不法,张伯行所奏全部属实。

康熙听了奶妈的谏言,顿时百感交集,他这才清醒过来,事件的重点应该是噶礼才对。连噶礼的母亲都无法容忍噶礼,可见噶礼已经贪婪到了什么地步。康熙立刻将噶礼革职,并将张伯行官复原职,并且还盛赞了张伯行。对于涉案的几位考官,全部处以死刑。

但最终,康熙还是对噶礼网开一面,仅仅革了他的职,并没有和其他涉案官员一样治罪,可见,康熙皇帝后期的施政是多么宽仁。

然而,噶礼不仅没有洗心革面、改过自新,还始终怀恨在心,认为是自己的母亲害了自己,后来,噶礼决定毒害自己的母亲,但最终阴谋败露,康熙也彻底寒透了心,不再给噶礼留任何机会,赐噶礼白绫自缢。

到此,这个案件才算全部结束。通过这件大案,我们能看出康熙中后期存在的三点问题:

首先,此案涉案官员甚多,官员之间相互包庇遮掩,可见此时的腐败已经盘根错节,而且根深蒂固。如果不是遇上张伯行这样的清官,此案极有可能会不了了之。

其次,面对噶礼的一次次贪赃枉法,康熙都选择不断袒护和容忍,由此可见,康熙对吏治的宽仁之心已经极其泛滥。

最后,我们应看到这件贪腐案居然发生在考场。要知道,在中国封建社会, 最公平的地方也就是科举考场了, 如果这里都出现了重大的舞弊行为,可见这个国家的各项政治制度已经腐朽成什么样了。

噶礼的贪腐大案仅仅是康熙中后期吏治腐败的一个缩影。康熙中后期的大清王朝,看似波澜不惊,但是在平静的水面之下,早已暗流涌动,而这一切全都掩藏在康乾盛世的华丽外衣之下。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