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综合其他 > 中国纪实文学年度佳作2015:努力还原本真 > 第 3 章 血海国魂——抗日战争殉国将领备忘录
第1节 第一章

血海国魂

——抗日战争殉国将领备忘录

蒋巍 里夫 叶文

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爱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习近平

第一章 殉国第一将和抗日第一战

中国抗日殉国第一将

大概很少有人知道,中国抗日殉国第一将叫杨特,1928年牺牲于“济南惨案”中。杨特,1894年生于长沙,少时饱读诗书,后接受孙中山革命号召,立志推翻帝制,建立共和,遂报名从军,在打响辛亥革命第一枪的武昌起义中作战英勇,后被选入孙中山南京总统府卫队。1928年参加北伐,任国民革命军第40军独立炮兵团团长。

其时,日本田中内阁见我北伐节节胜利,中国统一在望,深恐其“在华利益”被剥夺,决定以“保护侨民”为由,派遣第6师团五千人在青岛登陆,4月20日侵入济南,枪杀中国军民,蓄意制造事端。5月1日,杨特率部随北伐军进入济南,受到日军阻止。3日上午,日军开枪打死我军在街上张贴标语的士兵,并要强行通过我防地。我军不许,冲突遂起,日军沿街屠杀,奸淫掳掠,中国民众在路上行走,在商店购物,甚至在澡堂洗澡,在理发店里理发时,只要被日本兵碰上即遭杀害,是为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

当时杨特正在军部开会,闻街上枪声大作,上级令他立即返回驻地,准备率部自卫。杨特的车驾途中遇上日军,突遭敌机枪扫射。杨特腿部负伤,两名卫兵把他架下车,送往近处医院救治。紧急之中卫兵们没注意到,这是一家日本人开的医院。杨特送进急诊室后,长时间无人理睬,终因流血过多,救治不力,不幸罹难。临终前,杨特一定觉得自己过于书生气了,恨恨遗言说:“可惜没能向鬼子开上几枪,死也闭不上眼睛啊!”

一年后,日军被迫撤离济南。第40军经多方寻找,在日本医院后院发掘出杨特及两名卫兵的尸体。国民政府追认杨特为烈士,追授少将军衔,并将其尸骨运回长沙,拨光洋一万元在岳麓山修墓安葬,遗孀每年抚恤费光洋八百元。长沙当局在天心阁一侧建“国耻纪念亭”。新中国成立后,亦按规定抚恤杨特夫人,直至老人过世。

抗日第一战

1931年11月,龙江大地北风怒号,秋叶飘零。中日两国的命运大决战首先在边塞远城齐齐哈尔燃起战火。两军隔江对峙,江桥阵地上硝烟滚滚,枪炮齐鸣,东北汉子们个个打红了眼。“妈了个巴子!给我打,往死里打!”挥枪怒吼的就是马占山。

这句骂人话证明他是大东北的“土特产”。

小个子,土黑脸,八撇胡,走路飞快像泥鳅,却傲气冲天;没上过学,不识几个大字,却有一首诗刻在庐山上;胡子出身,当过山大王,绑票“砸窑”的事儿干了不少,却是首开武装抗日的第一个中国将领;他的爱国情操和惊天胆识鼓舞了全国,无人不称颂“胡子将军”,上海南洋兄弟烟草公司专门推出“马占山牌”香烟;时过不久,他又成了中国第一个降日“叛将”,一时间麾下众叛亲离,烟厂愤而销烟,举国发声怒骂;声讨之声甫起,转眼间他又拉出队伍重挑抗日大旗,鬼子暴跳如雷,国人目瞪口呆;后来亲往蒋委员长的庐山别墅“美庐”请缨,前脚刚迈出大门,一声“妈了个巴子”就脱口而出。

有胆有识,狡猾多端,静若处子,动若脱兔,一个传奇人物,一生无愧“民族英雄”四个大字。

长久以来流行的说法是马占山打响了“抗战第一枪”,其实这是不准确的。笔者认为,“九一八”事变当夜,北大营部分官兵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爱国主义精神,突破“不抵抗”之令,奋起反击日寇,打响了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枪。当时,驻扎北大营的东北军独立第7旅大部分官兵受制于上级“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的命令,无法组织有效反抗。第620团团长王铁汉听到枪炮声,从附近家中疯跑回营地,喝令部下:“赶快操家伙!”官兵们早已气炸了肺,随即进行了坚决的自卫还击,掩护全旅冲出日军包围。战斗中我第7旅伤亡中校以下官兵三百余人,日军伤亡二十四人。

9月19日,日军进攻长春,我守军部分官兵也进行了激烈抵抗,毙伤日军中队长以下一百四十五人。

因此可以确定地说,王铁汉在北大营领导的第620团的自卫反击行动,当是突破国民政府禁令、打响中国抗日战争的第一枪。王铁汉高大威猛,英眉朗目,1905年出生于辽宁盘山,家境贫寒,青年时代考入北大预科,后弃学从军,是有名的儒将。抗战中升任第49军中将军长,日本无条件投降后,曾主持杭州日军受降,著有《战争论》等书,1995年病逝于台湾,享年九十岁。

“妈了个巴子!东三省不能就这样稀里糊涂丢了,小六子不打,老子打!”时年四十六岁的马占山怒目圆睁,把驳壳枪往桌上一拍,“怕死的、想老婆孩子的孬种,老子一概不留,麻溜儿滚蛋!愿意跟小鬼子死抗的,把脑壳儿掖在裤腰带上,跟老子干!”张学良在家排行老大,不知为什么老爹张作霖给他起了个乳名“小六子”。后来他虽然做了少帅,东北军元老和高级军官们私下仍然叫他“小六子”。

1931年10月20日,为准备江桥抗战,马占山在齐齐哈尔召开了首次军事会议。正是这场抗日首战,让胡子将军马占山名垂青史。

1885年,马占山出生于吉林省公主岭一个贫苦农家,少年时给地主姜大牙放马,练出一身好骑术,翻飞纵跳如履平地,脚钩住马蹬,人可以倒悬在马肚下藏身。后来他不满姜大牙欺压,十八岁时上黑虎山当了胡子“炮头儿”,后来又当了“翻垛的”,因足智多谋,精于骑射,为人仗义,不久成了山大王。他大字不识,大事却不糊涂,知道当胡子没出路,1911年决定退出江湖从军报国,也为自己找一条出路。1920年马占山随军调到黑龙江省,因剿匪有功一路擢升,从连长、团长到旅长,1928年升任黑龙江骑兵总指挥,1930年10月出任黑河警备司令。

江桥之战,是日本侵占东三省遇到的第一次顽强抵抗。关东军总部大为恼怒,决定直接出兵。但当时日本陆军省及参谋本部对苏联有所顾忌,一度不许出兵。直到得知苏联“对交战双方都不予支持,严守中立”的表态后,才同意关东军直接出战。11月2日,关东军向马占山发出最后通牒:限中国守军在3日午前必须自嫩江铁桥后撤至十公里以外,马占山严词拒绝。

4日上午,日伪军四千余人在飞机重炮的火力支持下发动进攻,曾一度突入我方阵地,双方展开白刃战。我官兵不畏牺牲英勇杀敌,喊杀声震撼江天。日军不支,全线溃退,在江岸芦苇地又遭我军伏击。是役,我军伤亡四百余人,日伪军伤亡一千余人。

5日上午,日伪军调集八千余人,分两路渡江发动进攻。马占山亲临前线指挥,我军火力齐发,横射江面。部分敌军登岸后,又遭正面反击和两翼包抄,不得不就地转为防御。是役我军伤亡二百余人,日军死亡一百六十七人,伤六百余人。

6日,从沈阳等地调集的日援军赶到,企图解救被困日伪军,双方再次展开白刃战。此日我军队伤亡一千八百五十余人,毙日伪军两千余人。日军滨本支队被全歼,高波骑兵队伤亡殆尽。

经过两天三夜鏖战,我官兵伤亡甚巨,疲困异常,加之前沿阵地已被摧毁,马占山将主力撤至十八公里后的三间房第二道阵地,以骑兵第1旅与步兵第1旅重新组织防御,同时电请张学良火速增援。

7日晨,大批日伪军在飞机掩护下,向三间房猛攻。战至午后我军将日伪军击退,毙伤日军六百余人、伪军千余人。在敌机俯冲扫射、狂轰滥炸之际,我守军仰卧地上,用步枪击落了敌机一架。事后检查其残骸,两翼有二十六个子弹洞,这是中国对日作战史上击落的第一架敌机,日本飞机自此不敢低飞。日军损失惨重,不得不停止进攻,返回驻地。

江桥抗战第一阶段以我军告捷、日军大败而结束。

第二阶段,气急败坏的关东军司令本庄繁从各地及朝鲜又调集大批援军,总兵力增至三万余人,而我守军只剩一万三千人,且枪支弹药严重不足。从12日开始,日军集中重兵,发动了第二波大规模进攻,日军第2师团司令多门中将亲到前线督战。这次他变得聪明多了,不敢再派部下硬冲,只用炮火和轻重机枪全力压制我方火力,逼我后撤。马占山气得暴跳如雷,吼道:“妈拉个巴子!打不着鬼子,那还叫抗战吗?!”14日,他令部队减弱火力,放敌接近,然后突然发动反击,我军一鼓作气,将日军逼退三十余公里。双方连续激战至18日,日军又增加飞机十二架、坦克十二辆、大炮三十余门,以猛烈炮火将我方战壕全部摧毁。我军“不得饮食,疲饿过甚”,实在无力支撑下去。18日下午,马占山率残部两千余官兵撤出战斗。19日,日军五千余人侵占齐齐哈尔,江桥之战结束。

撤退路上,参谋向他报告部队伤亡情况。马占山吼道:“我不听,打仗哪有不死人的!你就说鬼子死了多少吧?”

参谋说:“不算伪军,鬼子死了近千人,伤近千人。”

马占山哈哈大笑:“这些鬼子扔在中国土地上,让日本寡妇哭也找不到坟头,这一仗值了!”

江桥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英勇首战。它一扫中国军队软弱可欺和“不抵抗”之屈辱,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及孤立无援的条件下,对日本侵略者实施的第一次大规模抗击。初战告捷的喜讯极大激励和振奋了全国民众。各地报刊纷纷称颂马占山是“为国家保疆土,为民族争光荣”的爱国将军和民族英雄,各界人士、爱国学生包括小学生寄发的电文和慰问信雪片般飞来。上海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特意推出“马占山牌”香烟,市场供不应求。各界慰问团和当地百姓携带猪、羊等慰劳品和现洋,也纷纷奔赴前线慰问官兵。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发诗一首《敬赠马占山主席》:“神武将军天上来,浩然正气系兴衰。手抛日球归常轨,十二金牌召不回。”

11月12日,江桥激战正酣,适逢国民党召开“四大”,会议通过决议:陆军中将马占山“守土尽职,功在国家,实任为黑龙江省主席兼东北边防军驻江省副司令官,以陆军上将待遇”。蒋中正虽然寄望于国联调停,不肯贸然向日本宣战,但马占山誓死御敌的爱国精神显然也让他深受感动,19日他致电马占山:“此次日本借口修理江桥,忽复进寇黑省,我方采取自卫手段,其属正当。幸赖执事指挥若定,各将士奋勇效命,得以摧败顽敌,保全疆土,虞电驰闻,何胜愤慨。执事等为党国洒耻,为民族争存,振臂一呼,全华轰动,人心未死,公理难泯,莽莽前途,誓共努力。临风雪涕,不尽欲言。”19日,蒋中正接报马军被迫撤出齐市,再致电马占山:“巧电诵悉,悲愤填胸,莫可言宣。我军连日奋战,为国争光,威声远播,中外钦仰,至堪嘉慰。兹已急催张副司令派队援助矣。临电驰念,不胜依依。”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