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序

自 序

笔者选择在2016年初这个时间点出版这本书出于如下理由:

1. 目前微商方面的书籍很多,主要是针对微商个人从业者,站在微商从业者个体角度而言,而针对企业家的几乎没有,针对职业经理人方面的也缺乏,针对企业拓展微商渠道、布局经营几乎是空白,希望这本书可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2. 社交平台毫无疑问是目前网上流量最大、吞噬用户时间最多、黏性最强的入口,这一地位未来两三年都很难改变。如何应用这一超级入口进行商业化变现、进行粉丝经营、进行品牌传播、进行产品销售,将是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企业品牌们关注的话题。移动社交电商将是未来这一探索的核心命题。说白了就是大家都关心如何利用社交工具卖货。

3.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微商从业群体已经出现了严重的分化。早期的微商团队通过爆款产品积累财富,但团队经历波折后苟延残喘;后期进入的微商团队有的发现不如暴富宣传那般来钱快而离开这一行;以微博红人、唱吧红人为代表的坐拥庞大的忠诚粉丝基础的微商基本上存活得不错;部分微商转向金融传销,自行边缘化,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坚持打造服务品质的微商们以小而美的姿态存活着。以朋友圈(腾讯微信上的一个社交功能)推广为核心手段的微商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将会继续存在,只是已经边缘化,主流媒体对其已经没有太多的报道兴趣和关注动力。

4. 微商只是移动社交电商的粗放形态,微商的发展过程是移动社交电商的启蒙过程,它的意义在于教育了广大品牌,原来移动社交电商是可以这么玩;教育了大量的从业者,原来通过社交平台是可以卖货并自食其力的;教育了平台们,给了平台们很大的启发,原来有大量的创业者迫切需要通过新生的渠道来实现财富积累;也教育了大量的企业家,原来实体店、电商和移动社交电商之间是有结合点的,通过实体+微商、服务+微商或电商+微商,可以提升原有模式的效率甚至提升原有商业模式的竞争力。

5. 就卖货的角度而言,线下实体因高企的房租、建设成本、人工费、顶租费等成本导致投入产出严重畸形,沦为线上电商的体验店,效益不需要我多说,大家都知道。这几年兴起的连锁门店关店潮已经为落后的线下经营模式敲响了警钟;线上的电商由于流量中心化,竞争加剧,数十万品牌角力,最终成为大品牌的狂欢之地、中小品牌的落寞之地。高昂的入驻成本、推广成本、运营成本也使得这一渠道丧失了优势;而移动社交电商基于微博传播、微信卖货、移动社交电商品牌销售,无疑是除了线下和电商这两个渠道之外最受瞩目的、最受关注的卖货通道。

6. 今天的品牌竞争已经走向复合竞争、跨界竞争,多元化的方法、工具组合,是品牌突破的不二路径。但不管做O2O、玩转众筹、做微商,还是与移动社交电商平台合作,都离不开微信工具,离不开粉丝的积累,离不开内容营销,离不开对自媒体的借鉴与结合,离不开众筹、O2O等模式的跨界糅合。做移动社交电商基本上都离不开对这几个模块的探索。

7. 笔者自2013年年初涉足自媒体,参与创建国内最大的自媒体联盟WeMedia以来,一直钻研微信营销、微信公众号运营、自媒体运营、O2O探索、微商研究以及最近的移动社交电商,这个探索过程最终是完全可以用移动社交电商来涵盖的。笔者在经营自己的自媒体过程中,尽量避免对热点事件的依赖,更多关注规律,总结可资借鉴的方法,使自媒体内容在两年后阅读都能对朋友们有所助益和启发。经常有朋友们问:啥时候出书?来了,就在这里,请继续翻阅,不会让你失望的。

8. 2012年年底,移动电商崛起的时候,笔者已经开始使用微信公众号为淘宝店引流,并逐步把微信营销理论化、体系化,这点相信早期的读者们都有留意到;2013年年初,笔者的精力更多聚焦微商城运营、微信高级接口应用等;到2013年年底,笔者开始探索如何利用微信实践O2O以及朋友圈营销;2014年时,微商已经星火燎原,笔者则观察这一行,并在2015年初先后操办了广州微商博览会论坛和世界微商大会,同时开始为几个著名企业做微商的诊断咨询顾问服务。每一次趋势变化笔者都洞察到了,每一次潮流脉动笔者都抓住了,从研究观察到实践落地需要有系统的方法梳理,本书就是沿着这个路径总结的,希望可以减少你的困惑,缩短你的探索路径,节省探索成本。

最后,除了谢谢还是谢谢。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