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测谎师的三条黄金法则

三条黄金法则

要做一名合格的测谎师,关键要知道如何在判断出破绽前,先用基线分析别人的肢体语言。我测谎有三条黄金法则:

(1)划出某人正常行为的基线(他们的正常行为、举止、移动、手势、交谈、声音和说话等方面);(2)辨别破绽群(语言和非语言的),单一马脚不足以证明某人说谎;(3)了解传达信息的情景(即信息传达人是否受到压力、胁迫,是否受伤,是否身体不适,是否在服用药物,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他们的肢体语言)。

1. 基线

如何划出基线呢?首先,在观察对象对你及周遭环境感到舒适,觉得放松和平静的情况下,与之进行15分钟的谈话,可以随意地谈论与主题无关的话题,不要对他们进行问题轰炸,也不要让他们主导谈话。让他们觉得放松,你才能观察到他们的正常举止。然后,再仔细观察以下几点:

* 站姿和造型:在站立的情况下,他们是耷拉着肩还是站得笔直?肩膀是后缩还是前倾?是频繁变换站立姿势还是一动不动?是否采用了能量姿势(指挺胸收腹、双手叉腰等动作)?(如果需要提醒,可回读第五章。)

* 双脚:谈话时,他们的脚尖有没有朝向你?脚尖是轻轻点地还是静止不动?在站立或坐下时,双脚脚踝是否交叉?在他们讲话时,他们是脚尖着地还是脚跟站得稳稳的?

* 双手:在他们谈话时,手是否也跟着一起运动?双手有没有紧握?把手藏在口袋里没?是否用手摸自己的脸或摸你?还是把手自在地放在大腿上?是否以掌心对你?抑或是自己抠着手上的角质层?

* 眼睛:他们是跟人对视还是双眼乱瞄?眨眼、瞪眼、翻白眼,还是扬眉?当他们回想时眼光会落在哪里?(更多关于神经语言学的内容参见第九章。)

* 嘴巴:他们是会习惯性地微笑还是抿嘴?是会咬唇、噘嘴,还是会舔唇?

* 声音:他们是高音调还是低音调?声音是响亮、柔和还是低沉?

* 讲话:他们会使用哪一类词?委婉的(详见第十章)、视觉的、动觉的、描述性的、消极的还是积极的?他们的语速是快是慢?

在你掌握了对方的肢体动作及说话规律后,就可以开始提相关问题了,这时要注意观察对方的正常举止是否有变化(我会在第十章教你提问技巧)。为了让你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我打算分享我的基线——可别用来对付我哦!

我有二分之一意大利血统,家在罗得岛,性格开朗外向,说话音量大,语速快,讲话时习惯比划手。事实上,我讲话时必须得动点什么,要么点脚,要么做手势,甚至用手卷头发。我还很容易“眉飞色舞”,当我们交谈时,我极有可能会频繁地拍拍你的上臂(如果我喜欢你的话)。

不过,假如我突然变得沉默,不再与人交流,或者拒绝与人目光接触,你就会知道肯定哪里不对了,因为我的正常举止发生了变化。这时,你就要想到底哪里不对劲?是因为我不喜欢你刚才的话题还是我回答时说了谎?

练习:确定自己的基线

站在镜子前讲一些事实,再撒一个谎;接着说一些让你悲伤的事情,再说一些让你开心的事情。说话的同时,观察你的面部表情,它们是否泄露了你的情绪?你的嘴巴是怎么动的?眼睛和眉毛又是怎么动的?

如果你觉得这个练习太有趣,没法忍住不笑,还可找个朋友来帮你,告诉他(她)需要观察的地方。仔细想想你在舒适和有压力的状态下分别是如何反应的。

2. 破绽群

我说过,单一的马脚不足以进行判断。你需要更多的证据,至少要三四种来帮助你判断对方是否说了谎,然后你必须借助获得的真相来印证谎言。在第九章和第十章,我会教你识别许多非语言和语言的欺诈表现。一旦你掌握了这些技巧,就能够找到破绽群了。

作为美国国防部一个“诱导与反诱导”项目的训练人员,在培训中我需要扮演各类角色。某次训练中,我被要求接近一名学员并获取信息;我的目标是收集对方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地址、职业、受雇情况等。

我接近他,友好地和他搭话,之后我伸出手说:“顺便说一声,我叫丽娜。”意料之中,他握住我的手:“我叫(他停顿了一下)约翰。”同时他的眼睛不再看我,转而向下看。

谈话中我曾告诉他:“我敢确定你不是本地人。”(我不想直接问他从哪儿来,因为可能会让他起疑,所以我使用了诱导的技巧)他再次移开了视线,看向他的杯子,慢慢地吞了一口,然后又嘬了一小口,呼气,之后目光转向我:“我从亚利桑那州来的。”

“真的?”我表示出了怀疑。

他看起来很惊讶,随后变得戒备:“是啊,你不信吗?”

“哦,你刚才的语气听起来不太确定。”

“没有,我就是来自亚利桑那州。”

当然,他不是,作为一名肢体语言专家我知道他说了谎。判断依据就是他表现出来的破绽群:(1)中断了目光接触;(2)吞咽动作变慢(说明他的嘴巴因压力变干);(3)他叹气(冷静下来的反应);(4)他回答时有音调变化。

这四种表现足以说明他在说谎。之后我发现他其实是宾夕法尼亚人,名字也不叫约翰。一般谁会在被问到名字时停顿一下再回答呢?

3. 情境

规则三,在判断对方是否说谎时还必须考虑当时的情境。例如,慌乱、震惊、厌恶、压力、悲痛以及陶醉等情绪都会在语言和非语言方面,极大地影响人们交流的方式。

你可能仅通过某些带有欺骗表征的非语言“破绽”,就错误地认定对方撒了谎,而这种“破绽”不过是受惊害怕的结果。情境同样会影响语言破绽。刚接受口腔治疗、严重的颞下颌关节紊乱(下巴痛)、喉咙痛、前夜曾在音乐会上嘶喊、老烟枪、正在服用抗抑郁药物或肌肉放松药物,所有这些因素都会改变说话人的语速、用词、音量、语气和语调。

一批从阿富汗巴格拉姆被押解往古巴关塔那摩湾的囚犯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批囚犯多为阿富汗人,都是基地组织或塔利班人员,此前都没有坐过飞机。结果因为恐惧,多人出现了晕机症状。

到达古巴后,这批人紧接着被转上了渡轮,又转汽车,最后被送进了监狱;随后他们接受了卫生检查、洗浴、领取了狱服。相关事项完成后,他们进入不同隔间接受了二三十分钟的审问。我是最初的军审员之一。

我们想在最短的时间内判断出谁有情报价值以及谁最有可能告诉我们这些情报,这意味着我们要在过程中判断出讯问计划、技巧、诱导方式对谁最有效。

结果,我发现通过30分钟的讯问很难判断他们是否说了谎,原因在于这批人经历了难受的押解后,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有压力、受惊及不安。有人在不断地呕吐,还有人表现得歇斯底里,所以我根本无法判断他们行为的真实性。我只能选择先记录信息,等一两天之后他们恢复了正常,再次进行完整讯问后,才能确认我的判断是否准确。

现在你已经了解了我判断欺骗的三项规则:基线,寻找破绽群,以及注意你寻找“破绽”时的情境。在下一章,我会探讨如何区分基线以及如何利用它们帮你判断欺骗行为。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