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5节 “爱人”:孔子的仁学思想(2)

还有一次,是子贡与孔子关于仁的对话。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子贡这个人,真不愧是孔子的大弟子,他总能提出一些高层次的问题,并总会在老师思想的深处引起共鸣。他问老师说:“如果有这么一个人,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大家生活得好,怎么样,可以算得上仁了吗?”子贡的问题,显然触动了老师,孔子马上有了一段精彩的言说:“能够博施济众,这哪里仅仅是仁道,那一定是圣德了!尧与舜或者都难以做到呢!仁是什么?那就是自己站得住能成功,也要使别人站得住能成功,自己的事情行得通,也要让别人的事行得通,自己能够像个人一样的自主独立,也要让别的人像个人一样的自主独立。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地去做,可以说就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在这里,孔子实际上是提出了一个重大的命题:人便是人的标准。

“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当然是孔子长存一生的志向。这一志向,在《公冶长》里颜渊、子路与老师的对话中,再次得到证实。有高足在侧,老师总会研之教之。这回老师是请他们俩说说各自的志向,“盍各言尔志”。子路是个直性子,总是抢着回答,他说我乐意将自己的车子马匹和衣服锦袍,与朋友一起用,就是用坏了,我也一点遗憾都没有。颜渊的志向则是,不夸耀自己的优点,不把劳苦的事情推给别人。子路因为心里对老师始终存着一种儿子对于父亲一般的挚爱,加上性情使然,也就没了师生尊卑的界线,就直接问老师:光让我们说志向,那老师你的志向呢?这时,孔子说出了让后人每每诵读都会心头发热的十二个字: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使老年人都得到安养,使朋友们都相互信赖,使青少年都得到教育与抚爱。

在《论语》中,学生们这样问仁于老师的例子很多,也足见仁在孔子思想中的核心地位。又如弟子子张一次问仁,孔子就答以“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其中最关键的,又是对工作的诚实勤勉与对民的宽厚慈惠,用现在的流行口号来说,就是勤政爱民。这也就是《礼记·乐记》中所讲的“仁以爱之,义以正之,如此,则民治行矣”。以仁心爱民,以正义治之,民治的理想即可实现了。

“仁政”一词,是孟子第一个使用,但是源头却是从孔子那里来的。“为政以德”,“用贤纳谏”,“博施于众”,“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举直错诸枉”等,孔子几乎在反复申明着自己施行仁政、善待百姓的主张。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孔子在这里将民众对于统治者的信任,看作一个政权最为重要的基础。我们都知道,在《论语》之中,孔子提得最多的,除了“仁”,就是“君子”这个词了。有一次子路问老师怎样才能成为君子。老师说,要提高自己的修养以达到恭敬待人。子路说,这样就可以了吗?老师进一步告诉子路,还要修养自己使别人安乐。子路听出老师好像还有对于君子的更深层的思考,于是再问,这样就可以了吗?这时,孔子就向子路说出作为君子的最高标准:修养自己以使百姓安乐,这恐怕是尧舜也难以全面做到的。“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诸。”这也就是孔子在《为政》篇所说的,如果能以仁德去施行政治,就好像北斗星一样,虽然站在那里不动,而其他许多的星星,也会心悦诚服地环绕着它。

在那样的时代,我的家乡有一个叫邾国的小国,当时邾国的国君邾文公,可以说正是孔子所说的“修己以安百姓”的罕有的君主。在《左传·文公十三年》中,有着这样感动人心的记载:“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邾子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遂迁于绎。五月,邾文公卒。君子曰:‘知命。’”文中所说的“绎”,就在是现在山东邹城附近,这个邾文公在位五十二年,他为了迁都绎地而占卜吉凶。当史官对他说如果迁都绎对百姓有利而对国君不利的时候,这个小国之君却发出了足以震古烁今的铿锵之言:“如果对百姓有利,也就是我的利益。上天生育百姓并为他们设置了君主,就是用来为他们服务并给他们带来利益的。百姓既然得到了利益,我的利益也就在百姓的利益之中了!”当臣下说不迁绎可以使他延长寿命的时候,这个小国之君,再一次发出了与当权者迥然不同的声音:“活着就是为了抚养百姓。而死的早晚,在于时运天命。百姓如果有利,就迁都,没有比这更吉利的了。”而且这个小国之君,还是个行动的巨人,他说过以上的话之后,便迅速迁都于绎。虽是小国之君,却为我们留下了“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命在养民”等以民为本的堪称伟大的遗训。

而文中那个称赞他“知命”的君子,据说便是孔子。

由此看来,孔子的“知天命”、“畏天命”中的天命,当然也就有着“命在养民”的成分了。

可是孔子却不是个善于喊口号的人,他甚至觉得“巧言令色鲜矣仁”,讨厌那些只会说大话的人。达到仁的境界,还需要向内的一种内省与不知疲倦的实践,“五谷者,种之美者也。苟为不熟,不如荑稗。夫仁亦至乎熟之而已矣。”这便是通过内省修炼与不倦地实践而让仁达于成熟之美。《菜根谭》里有这样一段话,说“富贵名誉自道德来者,如山林中花,自是舒徐繁衍;自功业来者,如盆槛中花,便有迁徙度兴;若以权力得者,其根不植,其萎可立而待矣。”这是告诉我们,一个人的富贵名誉如果建立在道德基础上,就如山林之花,会自然盛开、繁衍不息,而建立在权力之上的,则会迅速枯萎。这与孔子的君子是“讷于言而敏于行”,是完全一致的。真正的君子不在于纲领多么花里胡哨,也不在于打出着什么“思想”、“理论”、“主义”,而在于行动。我们看看孔子的行动,是比他说的要漂亮得多的。

在《论语·卫灵公》中,有这样一个记载:师冕见,及阶,子曰:“阶也。”及席,子曰:“席也。”皆坐,子告之曰:“某在斯,某在斯。”师冕出。子张问曰:“与师言之道与?”子曰:“然。固相师之道也。”

这是讲孔子接待一位瞎子乐师的故事。师也就是大乐师,在春秋时代是个相当重要的工作,因为那时特别重视礼乐文化。这个叫冕的乐师来看望孔子,我估计是想进行有关音乐礼仪方面的研讨吧。孔子出来接着他,还扶着,又轻又慢地领他往里走。要上台阶时,就告诉他脚下是台阶。那时还不时兴板凳,到了席位前就告诉他席位到了,请坐下吧。坐了下来,孔子又详细地一一介绍在座的人,而且还要将每个人的方位,也就是在前还是在左在右,都向冕说得清清楚楚。师冕走了,学生子张就问老师:“这就是同瞎子乐师讲话的方式吗?非要这样繁多的规矩、处处都要言语一声?”孔子肯定地说:“当然要这样做,不仅对待有职位的乐师这样,就是对待一般的盲者,也应当这样。”南怀瑾先生曾经讲过释迦牟尼的一个故事来与孔子相对照。释迦牟尼的一个学生,是个盲人,但是还是坚持自己缝衣服。有一天,他想缝衣服,可是就是找不到针鼻,无法将线穿起来。老穿不起来,着急了,就在那里大声地喊叫,想让同学们帮帮忙。可是同学们——也就是一群罗汉们——都在那里打坐入定,干着修炼的正事,没谁理他。但是这时,释迦牟尼老师却从座位上走下来,帮助盲学生穿好针线,再轻轻地交到他的手上,并教给他怎样缝制衣服。盲学生一听是老师的声音,不安地说:“老师,你怎么亲自来了?”释迦牟尼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说完,又对其他的学生讲,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这种事情,有残疾的人和穷苦的人,我们一定要帮助他们。在对人的态度上,孔子、释迦牟尼、耶稣,都在一个境界上。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