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7节 第七章

  江青除了发表演讲外,便是横挑鼻子竖挑眼,到处乱“开枪”,像一个不瞄准就扳机的勇士,自以为可以大展身手,表现她出类拔萃的艺术水平和鉴别能力。
  
  第一个撞她“枪口”的剧目是《红旗谱》。
  
  江青激烈地批评中国戏曲研究院实验京剧团创作演出的《红旗谱》和改编的《朝阳沟》是“坏戏”,使举座皆惊。“《红旗谱》里的朱老忠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右倾投降派,大肆渲染反革命气焰,降低革命的斗志。这戏能演吗……像这样的戏再在舞台上演下去,势必要破坏我们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文艺界基层的人一听,还真新鲜,颇有刺激。可是知情的人一听,江青讲这个话已经不是什么新鲜话题了。早在两三年前,报刊上就“有鬼无害”论展开的争论中就出现过这样的语言。
  
  随着“鬼戏”争论的升级,人们开始敏感地嗅闻风向,好像有“来者不善,善者不来”的预感。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在几双居心叵测的眼睛注视下,终于在7月31日落下了帷幕。康生,这位身居要职的领导人,似乎比别人更多一点随风转舵的本领。他见江青插手这次观摩演出,他的调子就必须以江青的调子为准。许多剧目他以前一直赞不绝口,在闭幕会上,却点了一连串“毒草”的名,其中有电影《早春二月》、《舞台姐妹》、《北国江南》、《逆风千里》,以及京剧《谢瑶环》。他再次提到昆剧《李慧娘》,不仅严厉批判,而且言辞激烈,一副痛心疾首的样子。
  
  批判的调子定了,谁敢再调!周恩来也不能轻易去动,刘少奇本来就涉嫌包庇“鬼戏”,这次他也不能再像1961年那样,力争使几部古典传统戏作为文化传统剧目保留下来。
  
  江青批判戏剧界的“鬼戏”,人们自然而然想起1957年毛泽东南方视察,每到一处总是提起“鬼戏”的讲话。尽管那时毛泽东的讲话富有哲理,并且带有温和和包容的态度。可是经过江青激烈措辞和明确表态,许多人在“鬼戏”有害还是无害上产生了动摇。是啊,鬼本来就是虚幻、迷信的产物,就像没有根基的大树。虽然,它像精神庇护所,在人们头上遮盖了一个世纪又一个世纪,但是,它毕竟是经不起推敲的!谁也不敢为它存在的方式和可能性冒险地投一张赞成票。
  
  1964年8月14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形成《关于公开放映和批判〈北国江南〉、〈早春二月〉的请示报告》给中央书记处。这个报告说:《北国江南》和《早春二月》是两部思想内容有严重错误的影片,其共同特点是宣扬资产阶级的人性论和人道主义、温情主义,抹杀和歪曲阶级斗争,着重表现中间状态的人物并以这种人物作为时代的英雄;为清除电影界、文艺界的错误观点,提高文艺工作者和广大观众的思想认识和辨别能力,拟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公开放映这两部影片,并在报刊上展开讨论和批判。1964年8月18日,毛泽东对这个报告作了批语:“不但在几个大城市放映,而且应在几十个至一百多个中等城市放映,使这些修正主义材料公之于众。可能不只这两部影片,还有别的,都需要批判。”


  
  江青又有重大发现,挖掘出老家的剧团。一时兴起,命令笔杆子张春桥“挂帅”改编《奇袭白虎团》
  
  就在京剧现代戏观摩演出大会举行的日子里,1964年6月22日,山东京剧团的《奇袭白虎团》剧组享受了与众不同的待遇,他们应江青之邀,进入了中南海。
  
  江青是山东人,从亲情角度看,她还是有恋乡情结的。她对家乡选送的京剧《奇袭白虎团》表现得特别关心,亲自去观看,观看后还到后台看望演职人员。她跟剧组见面时的第一句话,就让大家热血沸腾。
  
  “你们的剧我第一天就看了,喜出望外啊。这个戏我准备请主席看,但要修改后才能请主席看。”
  
  江青把《奇袭白虎团》剧组接进了中南海就是为了商讨修改事宜。她的用意是很清楚的,要让《奇袭白虎团》经过她的手,打上“江”的印记,树为“样板”。一旦请毛主席观看后,哪怕主席什么也不说,只要鼓鼓掌,这个戏的功劳就记在了江青的名下,江青和戏马上可以在全国打响。
  
  在江青会见《奇袭白虎团》剧组时,她的一侧坐着一位神情严肃、不苟言笑,戴一副近视眼镜的上海人。
  
  大家不明内情,疑惑地落了座,眼光却老是留在陌生人胸襟上的红色代表牌子上。怎么会把上海来的观摩代表请来呢?待江青点明之后,《奇袭白虎团》剧组才明白:江青要此人“挂帅”,主持剧本的修改工作。
  
  山东人心里很不情愿:我们的戏,怎么由上海人来“挂帅”修改?
  
  这位四十七岁的上海代表不是别人,就是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部长——张春桥。
  
  张春桥属于宣传鼓动类型的人,他不仅思路清楚,讲话干脆,而且能滔滔不绝讲两三个小时,严丝合缝,滴水不漏。江青之所以和张春桥认识,还是得力于上海市委那位负责人,那时张春桥是他的政治秘书,经常随同他来见江青。以后张春桥一人也经常单独来见江青,谈话题材甚广,与江青私人关系甚密。
  
  那时,张春桥只是作为江青和上海市委主要负责人之间联系的桥梁,江青尚未发现张春桥特殊的“才干”。
  
  这位负责人毕竟是肩负主管上海的责任,日理万机,无法真正地亲临样板戏现场,只能由张春桥代他过问。于是,张春桥跟江青的联系,日益密切。江青看中了这位山东同乡。时间一长,江青似乎发现张春桥若干优点。这次江青又一时兴起,信口开河,点将张春桥改编京剧。不过,此事真的苦了张春桥,简直是用其所短,避其所长!因为张春桥擅长写评论文章,而对京剧却一窍不通。用张春桥自己的话来说:“我原来从不看戏,只喜欢看书写文章,只进行逻辑思维,不喜欢形象思维。”

  
  但是张春桥没有拒绝,他深知此乃是官场晋升的一条捷径。从不听京戏的他,不得不借来一大堆京戏唱片,躲在家中“速成”。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