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6节 第六章

  
  周恩来语重心长的话,按理说应该能够促进文艺部门纠正当时走极端的倾向。然而,由于“左”倾路线的干扰,这一讲话并未引起有关领导部门的重视,甚至文化部和一些省市都未向下传达。以至在后来几年中,文艺界的问题和“左”的错误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更加严重。大家虽然无法知道周总理内心的感受,但是大家知道什么话都可以向他诉说。
  
  说着说着,大家又说起了会上争论得最激烈的作品《达吉和她的父亲》。有人认为小说写得好,有人则认为电影改编得好。这部长篇小说酝酿和创作于1957年,作者高缨是在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发表以后,受“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的鼓舞而创作的。作者以饱满的热情、舒畅的心绪,试图反映彝族人民真实的生活。小说于1958年初发表,很快受到文艺界和广大读者的注意。1960年,长春电影制片厂和峨嵋电影制片厂决定拍摄同名电影,请作者高缨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恰在这时,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宣扬的是“人性论”,还有人干脆批评这部作品表现的是“小资产阶级温情主义”。文艺工作者是最怕被人批评为“人性论”和“温情主义”的。为此,高缨在改编成电影文学剧本时,把那些涉及“人性论”和“温情主义”的地方删的删,改的改。尽管如此,对这部经过修改的电影作品引发的争论还是很多。
  
  电影拍成后,恰逢这次全国电影故事片创作会议召开,会上便放映了这部片子,并把小说发给与会者对照影片进行讨论。
  
  周恩来听大家说完,更感兴趣了。他伸手向陈荒煤:“能不能发给我一本?”
  
  正巧赵丹手头上有这本书,但上面画了许多道道,还有批注意见,他正要递过去,黄宗英轻声提醒道:“你别把画得乱七八糟的书给总理。”周恩来却笑着从赵丹手中接过书来看:“我倒很愿意研究研究阿丹的意见。”
  
  6月17日晚上,周恩来又来到新侨饭店,倾听艺术家们的意见。周恩来指着赵丹让他发言:“听说你不敢发言,今天我在这里,你可以放开讲话。”
  
  原来,赵丹在来京开会之前,上海市委某负责人曾告诫他们去北京开会不要发言,上海的工作没有什么要检查的。因此,赵丹在刚开会的几天一句话也不说。为此,主持会议的陈荒煤很纳闷,就问他:“阿丹,你为什么不发言?”赵丹心中有气,回了一句:“除非给我一块牌子,上面写着‘此人说话不算数’,我才敢言。”赵丹的话后来被周恩来知道了,所以亲自点名叫赵丹发言。
  
  周恩来参加会议的同时,他专门找了一些文艺部门的党政领导谈话,研究如何发扬民主、改进领导的问题。6月18日下午,他再次约陈荒煤等人到中南海西花厅座谈。当晚,周恩来特意调来电影《达吉和她的父亲》,与有关人员一起观看。
  
  6月19日下午三时半,周恩来来到大会会场,发表了影响深远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
  
  周恩来开门见山地说:“现在有一种不好的风气,就是民主作风不够。我们本来要求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敢想敢说敢做。现在却有好多人不敢想、不敢说、不敢做……只许一人言,不许众人言,岂不成了‘一言堂’么?我首先声明,今天我的讲话允许大家思考、讨论、批判、否定、肯定……”
  
  周恩来毫不犹豫地提出:“怎么改?首先要改变领导干部的作风。改变领导作风首先从我们几个人改起。”
  
  在这次讲话中,他提到了1959年的那次被文艺界忽视的讲话:“我在1959年关于文艺工作两条腿走路方针的谈话,从今天水平来看,也不一定都是对的,里面也会有过头或不足的地方。使我难过的是,讲了以后得不到反应,打入‘冷宫’,这就叫人不免有点情绪了。”
  
  周恩来在这特有的“情绪”下,一共讲了七大问题,也就是他“心有所感”中的七大感想。这些问题,在当时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最引起文艺界领导注意的是,周恩来专门讲了“领导问题”。
  
  周恩来严肃地说:“首先领导上要自我批评,要多负一些责任……光有自我批评还不行,还要深入群众。只有深入群众,才能知道自己的意见对不对。怎么办?要实行调查研究。”他还提醒大家:“毛主席说,十一年来忙于建设,对干部的教育注意不够。我今天讲这么多话,也为的是把这个问题讲清楚。要造成一种风气,使大家敢于讲话。只要对社会主义有利,即使思想不一致,也要说出来。”
  
  引人注意的是,周恩来在讲话中多次提到《达吉和她的父亲》,并谈了赵丹、黄宗英和他自己的感受:
  
  “感谢上海的同志,你们建议我看《达吉和她的父亲》,我看了,小说和电影都看了,这是一个好作品。可是有一个框子(指“温情主义”——引者注)定在那里,小说上写到汉族老人找到女儿要回女儿,有人便说这是‘人性论’。赵丹同志和黄宗英同志看电影时流了泪,我昨天看电影也几乎流泪,但没有流下来……导演在那个地方不敢放开手。这不是批评王家乙同志,而是说这里有框子,‘父女相会哭出来就是人性论’,于是导演的处理就不敢让他们哭,一切都套上‘人性论’,不好。”


  
  “小说比较粗犷,但粗糙些。电影加工较小说好,但到后来该哭时不敢哭,受了束缚,大概是怕‘温情主义’。我们无产阶级有无产阶级的人性,为什么有顾虑?是有一种压力。”赵丹坐在台下仔细地听了周恩来的讲话,备受鼓舞,感觉太过瘾了,尤其是国家总理讲到“民主作风必须从我们这些人做起,要允许批评,允许发表不同的意见”时,赵丹非常感动,他觉得自己是在听一位知音讲话。
  
  7月1日,周恩来邀请大家一起到西郊登香山休息一天。
  
  这天,周恩来兴致勃勃地来到香山,烈日炎炎翠柏青青,周恩来与大家拾级而上,谈笑风生。赵丹此时拽着周恩来讨论起《达吉和她的父亲》来。
  
  “总理,我对您作的报告有不同意见。”
  
  “你有什么意见?”周恩来感兴趣地问。
  
  赵丹直言:“您说电影比小说有所提高,可我看还是小说好。”
  
  周恩来也阐述自己的观点:“电影的时代感比较强,场景选择得更广阔……”
  
  赵丹毫不示弱:“那不过是电影这门综合艺术的表现手段比小说丰富罢了。”


  
  他俩就这样各抒己见,说个不停。最后赵丹坚持自己的观点说:“总理,我保留我的意见,觉得小说就是比电影好。”
  
  周恩来听完,略停脚步,偏过头来冲着赵丹用既亲切又不示弱的语气说:“你完全可以保留你的意见,我也可以坚持我的意见。你赵丹是一家之言,我周恩来也是一家之言嘛!”
  
  周围人被他俩的认真劲逗笑了。这一场景下,香山的游人早已认不出谁是国家领导人,谁是普通的艺术工作者,更让大家感到不一样的是,在山上照合影相时,周恩来几乎都是站在后排的角落上。
  
  一路上,周恩来与大家边探讨问题边游览,最后又说:“你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如果现在讲觉得不方便,以后可以写信给我。”他还指指身边的总理办公室副主任许明补充说道:“你们把信写给他,我就可以收到了。”
  
  游香山的第二天,新侨会议闭幕了。会后,中宣部和文化部根据讨论情况和周恩来讲话的精神制订了《文艺八条》和《加强电影生产领导三十三条》,以期促进“双百”方针的贯彻,使党的文艺工作和电影工作沿着更健康的道路发展。由于当时的历史条件,“左”的思想得不到根除,这两个文件也未能真正实施。但是周恩来身体力行,从我做起的民主作风,深远地影响着党的文艺工作。
  
  应该说,在20世纪60年代初,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毛泽东《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方针指导下,为促进文艺舞台的繁荣,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一批为人们所喜爱的反映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现实题材的戏剧涌现出来,满足了当时人们精神文化的需求。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