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哈耶普的上位史(1)

这一切是如何演变到今天的呢?我们的大学招生录取标准支撑起了整 个教育系统,或者说教育围绕着招生而运转。学生从孩提时代到青春期, 从大学到进入职场,不论是教育方式还是教育结果,无不受制于大学招生这根指挥棒。你是否好奇,今日的招生标准从何而来?对于这一问题的解 答,我们不能仅看过去 10 年或者 15 年的情况,而应追溯历史。毋庸置疑, 今天的精英学生相较于 20 年或 40 年前的精英,两者之间的区别仅仅在于 程度。因为教育这个系统工程影响了几代人,当今的美国职场人、中产阶级、精英阶层,那些掌控我们政府、经济、文化的人都经历了教育的洗礼,追 溯教育系统的根源也就是研究这些人的根源。要做好这件事,就要回到起始。 追根溯源,我们要回到之前的那段时间——镀金时代,具体来讲就 是 19 世纪末。这里有一点不同于大家的认知,常春藤盟校并非一直以来就是富家子弟的专属。在南北战争之前,常春藤盟校是规模较小、区域性 较浓的学校。在校就读的学生中,有少部分人确实是绅士的后代或他们本 身就是新绅士,但更多的富家子弟并不会考虑选择这些学校。在当时那个年代,美国还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社会,整个国家的经济仅由几大块区域性经济构成,因此富家子弟的数量也是非常有限的。

在南北战争结束之后,E. 迪毕 • 波茨尔(E. Digby Baltzell)在他的著作《新教当权者》(The Protestant Establishment)中谈到了慢慢改变的格局。工业 经济的爆炸式发展,催生了新的财富以及财团控制的政府。铁路系统把原 来分散的区域连成了整体的网络,区域经济演变成国家经济。原有的地方性精英开始意识到,应该成为全国性的精英,并想方设法巩固自己的阶级 地位。新贵们需要通过交际让自己成为被众人接受的贵族;与此同时,面 对来自南欧和东欧汹涌的移民浪潮(这些移民大部分是天主教徒和犹太人),所有的新贵为了竭力保护自己的阶级地位,上层社会开始了强大的反犹太 教和反天主教的运动,其中最有名的一个阶层是新教徒的盎格鲁 - 撒克逊 裔美国人。

通过作家波茨尔的笔,这一教派不仅众所周知,其性质也慢慢清晰化。既讽刺又矛盾的现象是,当盎格鲁 - 撒克逊在美国成了新贵之后,他们重 蹈覆辙,充当了当年他们自己为了追求平等而反对的英国贵族阶级。 盎格鲁 - 撒克逊贵族为自己的阶层创建了形式丰富的学府和机构。到了 1880 年,私密会所开始出现,如巴港和纽波特已经建立起来。第一家乡村俱乐部于 1882 年成立。格罗顿学校于 1884 年成立,它虽然不是新英格 兰地区的第一所大学预备学校,但它却是第一所模仿英国贵族学校而建立 起来的学校。《社会登记》(The Social Register) 于 1887 年开始出版。美国 革命女儿会(Daughters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于 1890 年成立。在很 短的时间内,贵族们开始逃离大都市,向乡下搬迁,如费城的主线(Main Line)就是新的聚居地,全国性乡村学校的创建也拉开了序幕。盎格鲁 - 撒克逊贵族设立了不少机构,其中有一种机构虽然并非是他们建立的,但是他们对它却有绝对的影响。当时的哈佛、耶鲁和普林斯 顿各自都开始招兵买马,书写自己的历史:哈佛是“黄金海岸线”富家 子弟的聚集地;《耶鲁的斯托弗》(Stover at Yale)是当年相当有名的一本关于耶鲁本科生生活的小说 ;普林斯顿的 F. 斯科特 • 菲茨杰拉德(F.Scott Fitzgerald)是《了不起的盖茨比》的作者。这类精英学校为富裕家庭的年轻绅士们提供了极其重要的平台,方便了他们与来自全美各地的类似背景 的家庭搭建人脉,巩固自己的价值系统,并相互认可彼此在社会顶层的地位。 与此同时,大学为了吸引新贵,着手弱化自己给人的“书呆子”形象,大 力鼓励课外活动。而体育,特别是竞技类运动,比如能够充分彰显“男子汉” 形象的美式橄榄球,也就是在那段时间诞生并一直延续到现在的。

这一手段果然奏效,大学普遍都成功扩招:哈佛从 19 世纪 60 年代每 年招收 100 名学生扩展到 1904 年每年招收 600 名学生。学术被抛到了窗 外,只有少数人会认真对待它。派对、恶作剧和高人一等的心态开始在学 校的主流生活和社交圈蔓延,同时来自大学预备高中的学生成了大学主力 军。借用杰罗姆 • 卡拉贝尔(Jerome Karabel)的话,“哈耶普”三驾马车, 正是在 19 世纪的 80 年代奠定了它们龙头老大的地位,为其他学校设立了风向标。没过多久,问题接踵而至。卡拉贝尔教授在她的著作《被选中的:哈 佛、耶鲁和普林斯顿的入学标准秘史》(The Chosen: The Hidden History of Admission and Exclusion at HYP)中揭露,虽然录取是根据入学考试成绩而定的,但是有些科目,如希腊语和拉丁语,公立学校根本就不提供,因此 美国大部分高中毕业生从一开始就没有机会被名校录取,但是来自“对口 学校”的学生,不管他们成绩有多糟糕,还是有机会被录取。比如说格罗顿学校在 1906 年到 1932 年期间,有 405 位高中毕业生申请哈佛,402 位被录取。

这种录取方式保证了学校与上层社会的关系,但是导致学术水平直线 下降。 面对这种变化,这三所高校开始有所行动,到了 1916 年,学校取消了古典语言作为大学入学的要求。随之而来的是公立高中申请人数的井 喷式增长,其中大城市的公立高中生很多是犹太人。随后,哥伦比亚大学 在两年内的时间,减少了近一半的犹太学生,但这还是不能阻止上层家庭抛弃哥伦比亚大学。

目睹哥伦比亚大学的经历,三驾马车有了前车之鉴,想尽办法不重蹈 覆辙。为了阻挡犹太申请者,一系列新的入学要求开始实施:教师推荐信, 校友面试,对运动员或者有“领导特质”学生的偏好,给校友的子女加分,更加强调家庭背景,减弱学术能力的比重等等。学校宁愿录取来自美国中 西部新教背景家庭的孩子,也不要录取来自纽约市布鲁克林区“勤奋的草根”,即便中西部的孩子不是最聪明的。

由于仅仅依赖于申请者的名字无法辨别学生的身份,因此普林斯顿大 学开始要求申请者提供照片。“气质”成了新的代名词,包括申请者的举止、 形象、语音语调,等等。“耶鲁人”的气质,之前只需从固定的几所高中录 取学生就会有所保证,但在这个新的时代,则由主观的审核来判断并维持。从此,大学的招生办公室应运而生。

这种“生态系统”一直完好无损地延续到 20 世纪 60 年代。三驾马车的生源主要还是来自大学预备高中,而这些学生往往都是富家子弟。学校 虽然没有官方说法,但是犹太学生常常被有意限制。原来的老男孩俱乐部 那一套文化还在继续发展,诸如闭门握手言事、对口学校输送学生等等。即便到了 20 世纪 50 年代,哈佛大学平均 10 个位置也只有 13 位申请者竞争,而耶鲁大学的录取率为 46%。一般而言,在申请之前,你就知道被录取的 概率,如果概率不大,那也就没必要申请了。

到了 20 世纪 30 年代,在表面平静之下的暗流,已经聚集了足够的力量来摧毁原来的“生态系统”。詹姆斯 •B. 柯南特(James B. Conant)时任哈佛校长,新官上任三把火,他开始逐步提高学术标准来为更多的学生打开哈佛 之门,以便吸引到更多优秀的学生。为了能够识别出那些聪慧的学生,弥补原 有固定渠道的生源,他把目光转向了刚出炉不久的心理测量学测试——SAT。 柯南特校长是一位改革者,但不是革命家。他所主张的改变是逐步进 行的,在接下来的 30 年循序渐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顶尖大学的 SAT 平均分为 500 分,是美国 SAT 的中间值,但是到了 20 世纪 60 年代初,顶尖大学的 SAT 平均分已经高达 625 分。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