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聪明狐狸的大脑:不一定要吃到

第二组都是非常聪明的狐狸,有着发达的大脑,遇到问题习惯分析思考,所以叫思考者。不过,思考的结果不一定都是理性的。有七只聪明的狐狸在这个组里。

第一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它甚至没尝试跳一跳,仅凭借对葡萄架高度和自己的身高、弹跳力的综合估算,就得出一个非常精确的结论:以我的个头,这一辈子都无法吃到这葡萄了。它又想:这个葡萄如果是甜的,早就被别的动物吃完了,怎么留下这么多。哼,肯定是酸的。还好我够聪明,没浪费时间在这酸葡萄上。得出这一结论后,它心情愉快地离开了。

这只狐狸就是著名的酸葡萄效应故事的主角了。我把这类思考者称为“认知失调的批评家之一”。所谓认知失调,是指行为与自我认知不同产生的心理不适。明明想吃葡萄,却要采取放弃为吃到葡萄而做的任何努力,这就导致了认知失调。而“酸葡萄效应”,又被称为文饰作用,即以能够满足个人需要的合理理由来解释不能实现自我目标的现象。因此,这类批评家,是擅长用合理化解释来改变自我认知,以适应并接受现实的批评家。

第二只狐狸和第一只一样聪明,经过一番计算,它发现了自己不可能摘得到葡萄。不过,这之后它的想法与前者不同,它想:这是什么葡萄架,设计得这么高,不合理!设计师一定是个歧视狐狸的种族主义者!还有,这是什么葡萄藤,居然爬得那么高,稍微低一些也能获得足够的阳光和水分,也不合理!你们都得给我好好改革,下次我来之前一定要都改过来!

批判了一番之后,它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如果说第一只狐狸是学者型的批评家,这只狐狸就是政治家型的批评家了。我把这类思考者称为“认知失调的批评家之二”。它解决认知失调的方法,在心理学上称为“抵消作用”,即以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来抵消、抵制自己的真实感情,从而降低对不协调的认知事物的重要性。简单来说,就是你很重要,却不迎合我,我就把你批评得一文不值。

第三只狐狸来到了葡萄架下,同样,经过计算,发现了问题。它低头一看,地上居然有腐烂的葡萄和其他狐狸吃剩的葡萄皮。它说:“天哪,这葡萄掉下来之后的样子是多么恶心啊!居然还有别的狐狸吃这种恶心的东西?不行了,我要吐了。”

这只狐狸也是一个批评家,不过它是媒体型批评家。我把这类思考者称为“认知失调的批评家之三”。有些媒体擅长以极端视角表达事实以达到增强话题性的目的,也就是炒作。从心理学上来看,这种行动与动机完全相反的情况却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可以说是“抵消作用”的极端化,被称为“反向作用”。

第四只狐狸是一只非常年轻的狐狸。事实上,它一年前就远远地看到了这个葡萄架,是葡萄架的第一发现者。不过那时它还太年幼,父母不让它独自出门。经过了一年的成长,它终于获得许可独自行动。来到了葡萄架下,它却发现与高高的葡萄架一比,自己是如此的矮小,便伤心地哭起来了。它边哭边想:为什么葡萄架会这么高,不是说好了只要长大了就有机会吃到葡萄了吗?

这类思考者,我称为“儿童”。儿童型思考者身上会出现心理学上的“倒退”现象,即个体在遇到挫折时,从人格发展的较高阶段退到较低阶段。简单来说,就是身体长大了,心却没有跟着长大,一遇到问题,就会回到儿童阶段。

第五只狐狸的长相非常没有特点。它看了前面几只狐狸的表现后,来到了葡萄架下,望了望葡萄,就走开了。它想:我的身高和弹跳力都不出众,大家都吃不到葡萄,那我也别费劲了。反正别的狐狸肯定也吃不到,大家都一样,我也没什么可抱怨的了。

这类思考者,我称为“大众”。顾名思义,这就是多数人的从众心态的表现。进一步讲,这种狐狸的思考方式是认为他人也有与自己同样的动机,这在心理学上称为“投射”。

第六只狐狸和行动组那两只知识青年狐狸是同学。它来到了葡萄架下,很快也发现自己不可能吃到葡萄,心情非常不好。它想:我的命运怎么这么苦啊!想吃个葡萄都吃不到了。它愈想愈难受,最后郁郁而终。

这种思考者,我称为“抑郁症患者”。他们虽然情绪上和行动组的“愤怒的青年”相似,但没有采取任何主动行为的意志,长期处于心境低落状态,不可自拔。

第七只狐狸发现了问题之后嘴一撇,大喝道:“葡萄架虽高,也不是不可能达到的高度!别人说只有猴子才能吃到,我偏不信,我们狐狸中已经有成功者吃过了,这说明什么?这说明我们狐狸也一样行!”说完,它也摇摇尾巴离开了,准备下次再来进行一次演讲。

这种思考者,就是大家喜闻乐见的“励志大师”。无论他们实际上是如何面对困境的,仅从其演说内容来看,采取的是一种情绪取向的应对方式,在心理学中称之为“傍同作用”,即当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低于他人价值时,寻找与自己有关联的人来实现提升自我价值。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