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6节 第六章

经济竞争

关于美国新保守主义主张采用的方法,上文早已指出,当今美国没有任何有影响的新保守主义势力主张与中国发生直接军事冲突,原因如前所示。但令人遗憾的是,大国之间各种小规模的“代理人冲突”事实上是不可避免的,并且确实发生了;而大国之间的直接关系则是和平的,尽管这种和平关系的保持有可能仅是出于纯粹的自我利益考虑。既然对中国持对抗态度的美国新保守主义势力不会选择直接的军事冲突,那么经济因素就必然成为其遏制中国的决定性手段。在经济方面,如果不是致力于互利“共赢”,而是着眼于美国的“首要”地位,这就必然意味着保持美国在全球中经济主导地位——只有这样才能保障美国的军事霸权。美国新保守主义势力目前面临的关键问题是怎样在相对短暂的时间内阻止中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因为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中国只需二三十年就会赶上美国。从这个角度看,对美国新保守主义派来说,经济和地缘政治考虑是不可分割地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明确的分析。

加快美国发展抑或阻滞中国发展?

要保持美国的领导地位并使其有政治说服力,就必须确保美国经济以尽可能快的速度持续发展。美国新保守主义者绝不会抱怨或阻挠任何旨在加快经济发展从而保持美国在世界经济中主导地位的计划。如美国采取这种方式,则既能提高本国居民的生活水准,也不妨碍其他国家实现繁荣,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但正如第18章所分析的那样,美国经济发展速度已没有大幅度提高的可能性,《修订美国对华大战略》也指出:“除了保持强劲的经济增长,再没有更好的方法促进美国的战略未来和对华大战略了”。〔11〕人们尽可以呼吁“重振美国经济,赋予美国相对于其他国家的超强经济优势”。〔12〕美国经济数十年来一直发展缓慢,其投资规模太小,以至限制了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美国仍旧坚持基于“个人”及其“认知活动”的过时经济理念(即个人企业家精神),这是难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的,因为这不符合经济现实。因此,美国经济只能长期陷入增长迟缓的泥潭;既然不能大幅度提高美国经济增长速度,那么对于那些以“零和游戏”心态考虑问题的人士,如美国新保守主义者,防止中国经济超过美国的唯一办法就是阻滞中国的发展。

正是在这方面,他们才有说得过去的反对理由,也正是在这方面,他们的行为会造成严重的全球紧张局势。中国有13亿人口,占人类总人口的近五分之一。尽管中国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中国的人均收入仍远远低于美国,还有将近1亿人口仍生活在贫困中。在道义上,每个中国公民都有权享有至少不低于美国的生活水准,因此,任何试图阻止中国首先成为世界上最大、继而成为世界上最强的经济体在道义上都是站不住脚的。

真正负责任的美国政治家,即试图为美国的未来发展奠定根基的人士,一定会向美国人民说明事实真相。美国拥有3.2亿人口,中国拥有13亿人口,中国人民希望拥有美国人民所拥有的一切——尽可能高的生活水准,安全、安定的生活环境,保持自身文化传统,同时吸收世界上一切有价值的东西。只要简单地计算一下就可以知道,中国要实现上述目标,就必须将其经济总量扩大到美国的四倍以上;基于同样的理由,印度也必须将其经济总量扩大到美国的若干倍。但美国人民不必为此惊慌,即便到那时,美国也仍是非常强大的国家,完全能够确保其国民的幸福生活,并确保他们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美国人口居世界第三位,即使在未来,也仍然拥有非常强大的经济力量,其军队完全有能力威慑任何进攻美国的企图。

与全人类的利益一样,美国人民的利益是无法靠试图保持“美国首要”地位实现的,因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是极端危险的,只能导致国际局势动荡不安;要实现美国人民的利益,就必须与中国保持最友好的关系。美国应该尊重对外政策民意调查中显示的多数美国人的意愿,在国际关系中与其他国家一道,各自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切忌视其他国家为仆从,试图担当“主导”角色或实行“孤立主义”。

一些美国人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个基本事实。正如彼得·哈里斯2015年在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发表的《美国人没有为中国做好准备》一文中指出的:

上一次世界支配权的转移发生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当时新崛起的美国超越了大英帝国。但⋯⋯伦敦的官员强烈意识到至少从19世纪90年代开始,美国实力开始相对增强。最初,英国不仅默许美国的崛起,而且还在某些领域积极促进美国的崛起。这种绥靖政策在伦敦的几次外交行动中很明显——例如,英国尊重美国在1895年的委内瑞拉争端,而且在三年后的美国和西班牙战争期间为美国提供外交支持。

几年后,在《海-庞斯福特条约》谈判中,英国政府同意将拟开凿的巴拿马运河控制权交予美国,费尽力气确保即使在美国领导的巴拿马地峡当局管辖下,现有的国际法也足以保护英国商船在该地航行的权益。随着美国的工业和出口已开始超越英国,站在本国立场上赞同自由贸易而不是英帝国特惠制的政界人士也不乏其人,尽管也有人认为为保护英国利益,有必要采取贸易保护主义。

在美国崛起的大背景下,英国政府采取这些旨在妥善应对国内舆论举措是为了与美国保持真诚友好的关系,是所谓“大和解”的一部分。

哈里斯恰当地将上述政策与美国重要势力集团目前倡导的政策做了一番比较:

而且更糟的是,就中国崛起问题向公众灌输的都是对中国的敌意。政客、经济界人士、媒体机构和普通公众均害怕中国的崛起,他们将其与美国海外实力的削弱和国内生活标准的恶化联系在一起。政客和意见领袖,无论立场是左是右,都在拿“中国威胁”做文章,认为中国崛起威胁到美国的国家安全和经济,但很少有人提出改善与中国关系的意见。总之,美国本应改善国内政治氛围,悦纳中国和平崛起,将中国作为真正的大国看待,但令人遗憾的是,美国在这方面几乎无所作为⋯⋯

美国对外政策的失败,可能在某种程度上是由于美国公众和政界仍将美国在全球的优势地位视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这是美国战略策划亟待填补的空白。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世界和平和美国的国家安全或许都系于此了。

哈里斯断言:

美国领导人未能让公众对中国崛起做好准备。历史表明,他们应该明智地做到这一点。

令人高兴的是,尽管美国人对中国崛起存在着一些误解,但这已经是他们在社会/心理变化方面的最终结果,情况再也不会进一步恶化了;但令人遗憾的是,美国新保守主义者转向另一种传统,即美国在不能加快自身经济发展的情形下,千方百计阻挠别国的发展。

美国怎样阻滞别国的经济发展

为了解美国为阻滞竞争对手的经济发展并取得成功而采用的方法,有必要首先了解一下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所面临的经济形势。美国在1914年前超越了当时的全球超级经济大国——英国,这得益于美国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除大萧条时期外,美国的经济发展速度也超过了试图取代英国的另一个强国——德国。只是在1929年以后,苏联才后来居上,其经济发展速度超过美国很多,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苏联只能从战争造成的破坏中恢复经济,还谈不上发展。

然而到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美国发现自身处于新的国际经济形势之下。主要的资本主义经济体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首次超过美国,首先是西德,其次是日本,它们的经济增长速度也开始远超美国。到1955年,西德的固定资产投资占本国GDP的23.4%;而美国仅为20.5%;到1965年,西德的固定资产投资已达到本国GDP的26.1%;同年,日本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本国GDP的31.7%;而美国仅为20.1%。〔13〕到1955年,西德的经济年均增长率已达到9.5%,而美国仅为4.5%;到1965年,日本的经济年均增长率已达到9.4%,而美国仅为 5.0%。〔14〕这是历史上美国首次被实行市场经济的竞争对手超过。

其他经济体超过美国导致的后果是美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对其唯一重要的非美元外汇储备黄金持有量造成重大流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规定外国中央银行可按每盎司35美元的价格从美国购买黄金。因美国竞争力下降导致的美元汇率下行压力,致使外国中央银行竞相从美国购买黄金。从1950年到1971年,美国的黄金储备下降了一半以上,从20000吨下降到9000吨。德国购得3600吨,法国2500吨,意大利2300吨。〔15〕

美国采用其屡试不爽的手段解除了竞争威胁,这种手段不是加快自身的经济增长,而是综合利用政治和经济手段极力阻滞其竞争对手的经济增长。美国是德国和日本的军事保护者,因此对其经济政策有强大影响力。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与西德达成协议,重新确定了西德马克的价值,并规定西德不得再以其持有的美元购买黄金。美国为实现该目标而对西德的威胁以及美国对西德的军事保护对双方关系的影响在1967年3月的《布莱辛信件》中暴露无遗。该函是西德中央银行行长写给美联储主席的,他在该函中明确指出:

偶然有些担忧⋯⋯这种⋯⋯美军在德国驻扎发生的支出[有可能] 导致美国黄金损失。

您当然会注意到德国联邦银行最近几年没有将⋯⋯美元⋯⋯转换为黄金⋯⋯

您可以放心,德国联邦银行将继续执行这一政策。〔16〕

美国发现上述手段还不足以解决问题,遂于1971 年8月对其竞争对手(特别是西德和日本)采取单方面措施。巴里·艾肯格林是美国一流的国际货币体系专家,他直率地概括道;

8月13日,时值周末,尼克松政府关闭了黄金兑换窗口,终止了允许外国官方以其持有的美元按每盎司35美元或其他价格从美国购买黄金的承诺;同时美国对进口货物征收10%的附加费,以迫使其他国家重新确定其货币价值,从而避免了美元贬值的窘境。美国在采取这些措施时并没有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商议,只是作为既成事实通知了该基金组织的诸位执行董事。

采取上述单方面措施后,美国财政部长康纳利通知其他国家:只有提高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美国才可对他们取消上述10%的关税。美国通过这种方式削弱了其他国家相对于美国的竞争力。1971年9月底,美国以类似方式单方面通知由当时10个最富裕国家组成的10国集团:美国需要改善其贸易平衡,从亏损50亿美元提高到盈余80亿美元,共需130亿美元。该通知为最后决定,没有任何商量余地。〔17〕在美国的压力下,1971年12月,各国签署了《史密森协定》,将包括西德马克和日元在内的其他主要交易货币相对于美元的汇率提高了11%—17%,但美国没有恢复美元可兑换为黄金的做法。

上述措施旨在迫使其他国家重新确定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日元受到的压力尤为严重,但这些措施并没有加速美国的经济增长。美国长期以来的经济衰退仍在继续。但如图19-1 所示,上述措施非常成功地阻滞了西德和日本的经济增长,实现这一目的的具体机制将在第21章予以探讨。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德和日本经济增长速度下降到再也不能快于美国的程度。美国内部那些主张采取对抗方式的人士正是从这一事例中发现,通过阻滞别国经济增长,而不是加快本国经济增长,也能保持美国的竞争优势。这种手段是可以重复使用的。于是美国新保守主义在无法加快美国经济增长的情形下,决定用这种手段阻滞中国经济的增长。

鉴于美国新保守派的目标,现依照对经济增长的可量化重要性从高到低的次序,对可用来阻滞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进行分析,它们分别是:

●削弱中国得益于劳动分工包括国际劳动分工的能力。

●减少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

●减少中国的劳动力供给。

●降低中国的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

很明显,外界力量对上述过程的影响程度有显著差异。没有任何值得考虑的外界力量可影响中国的出生率和劳动年龄人口,也不会显著影响中国对劳动力的教育能力。因此,外界力量对中国劳动力供给的影响是微不足道的。其他可用来阻滞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手段将在以后几章加以分析。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