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节 第四章
-
廖主任有点明白她想说什么了。这真的说明眼下她想放弃生宝宝了。
他等着她说下去。
但显然她还没想明白。她在问:“廖主任,你说我怎么办才好?”
这让人家怎么帮她拿主意啊?
廖主任只有支吾,他说:“嗯,生,还是不生了?嗯,苏秀,这个,怎么说呢?各有理由,你看什么可以缓一缓?”
显然,从她这个年纪来说,什么都不可能缓一缓。于是她看着廖主任身后的那张世界地图发愣。
廖主任突然想到了另一层,就对目光迷离的苏秀说:“按理讲,就你这些年的努力程度,这一次该让你上,生不生孩子是另一回事,这也算是对你这几年业绩的一种评价嘛。升职本来就有这个意思在。但是,苏秀,这是我的观点,别人不会这样想,我的权限也无法帮你这个,我这么说,你应该懂。”
廖主任这么讲,显然是因为他突然想到,苏秀找他,可能是想让他帮助通融——也没说孕妇不能竞聘、不能升职啊,先上了,生完了小孩再回来尽这个职,不可以吗?
没人说不可以,但好像之前没这么可以过,也没人这么做——那么多人都眼巴巴地盯着空位,捋着袖子想上位贡献自己的才干呢。
苏秀其实也没明确表达这种“非常规照顾”的意思,她心里的纷乱是多向的、情绪化的。
所以,此刻她听廖主任这么一说,心里委屈翻涌,与此同时,一股气息强烈地从腹部升起,让她想吐。
她立即站起来,一边向主任点头,一边捂着嘴飞快地往门外走。她还没走到楼梯口,就“哇”的一声吐起来。
这一次是真正吐了。
她感觉五脏六腑都在倾吐,感觉有一个细微的动静在腹内一次次掠过,就像敲打。她想象到,是那个宝宝在敲打,在咿咿呀呀地说,要生要生。
她感到晕眩,但心里清晰,她扶住楼梯扶手,喃喃自语:宝宝,妈妈生的。
苏秀感觉到,隔了十年之后,这生孩子的心境、状况已大大地不同以往了。
如果说十年前的自己是无知无畏、轻快懵懂,那么这一次则是有了新问题、新常态,纷繁凌乱,有点明媚不起来。
苏秀是一个感性的人,但多年媒体工作已使她有了直面处境的习惯,所以当她感觉到了在这个人生阶段“再生一个”的不轻松后,接下的几天里,她干脆把后面可能会遇到的麻烦在脑子里过了几遍,提前直面,以作安排。
这也是所有她这个年纪的女人在生二胎过程中都会做的,因为毕竟不是不懂事的小女生了。
如今,苏秀需要面对的,除了上述职场麻烦,还包括时下人们说得比较多的“成本问题”,即多生一个孩子的养育成本,比如经济成本、人力成本,等等。
人力成本首先是:宝宝生下来后由谁带?请保姆呢,还是自家老人援手?
如果请保姆,那么去哪儿找保姆?如今保姆不好找,费用又持续上涨,都三四千块钱一个月了,怎么办?如果请自家老人,那么老人身体怎么样?毕竟跟上一次相比,爸妈也老了十岁了。
好在对这个问题苏秀不是太担心。当初女儿何小悠生下来后,是由自己妈妈陈招娣带的,当时何合爸妈还没退休,而如今他们已经退休了,所以这第二个,理所当然该请他们多出点力。何况,如今每天接何小悠放学回家的任务已由自己妈妈承担了,所以,即使何合妈马华是个相对精明的女人,恐怕这个活儿她也不好推。
星期二下班后,苏秀从“宝岛香饼屋”买了两盒比较高级的绿豆糕,去何合家。
“哎哟,这么客气。”何合妈妈马华一边推辞礼物,一边说,“不用在我这儿花这个钱,苏秀呀,生第二个以后,有的是要花钱的地方呢。”
老太太心情很好,蛮支持生这第二个的。她说:“苏秀,现在咬咬牙,以后总是好的,孩子是财富呢。”
苏秀高兴地说:“我是下了决心的,连升职都不要了。没办法,我这人就是喜欢小孩。”
马华格格笑道:“我也喜欢。我生何合的时候,开始好怕,但生下他的刹那间,发现原来生孩子是这么简单,就好想再生。我对他爸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还想生’,呵呵,可惜后来不能生了。”
苏秀笑。
婆婆站起来,打开衣橱门,说:“我已经买了一些宝宝的衣服了,你看看。”
如果人力成本不是问题,那么经济成本呢?
苏秀这些天已在打听了,奶粉多少钱,尿不湿多少钱……
她对别人笑道:“哎呀,我生第一个的时候与现在隔得太久,记不得了。即使记得也没用,物价这十年涨成什么样啦。”
苏欢笑的闺密李燕妮是平面设计师,四个月前生了一个儿子。苏秀就让苏欢笑也帮着去打听一下。
苏欢笑就笑话小姨:“呵呵,让小姨夫赶紧赚钱吧,你家是两个小孩呢,人家燕妮只有一个。”
苏秀笑道:“呵,你小姨夫他哪赚得到钱呀。”
苏欢笑将燕妮的微信名片发给了苏秀,说:“小姨,你加她的微信吧,我跟她说过了,以后你们多交流。据说,现在生宝宝的人都有圈的,各种各样的圈,同年圈,同月圈,为了信息分享。”
苏秀就给李燕妮发了微信,说:“最好把你平日的育婴费用记录一下,也好给我一些参考。”
李燕妮回道:“方便,反正都在我脑子里。另外,我再给你收集一些别人家的情况,我们有一个群的。”
二十分钟后,李燕妮就用微信传过来了她的账单。
呵,真神速。这说明这些数字果真就在她的脑袋里。
李燕妮说:“文字混乱,错字多多,我家情况和朋友家情况,你将就看。”
育婴账单
奶粉:230元一罐,牌子“爱他美”,平时母乳为主,一个月吃一罐奶粉。
尿不湿:牌子“花王”,180元一袋,一个月至少2包。
看病:一次看感冒流鼻涕、一次看大便次数少,两次加起来药费花掉200多,B超66元。
买婴儿服:网上为主,一个月200元左右。
吃水果:阿克苏苹果,进口香蕉。100元左右。一只苹果七八块钱是常有的事。
杂七杂八加起来,一个月育婴费1000元,我们算省的。
另外,如果母乳不足,请参考我一位朋友的情况,她宝宝七八个月,全吃奶粉:
奶粉:230元一罐,4罐。
米粉:50元一盒,2盒。
尿不湿:180元,两袋。
洗澡四次,一共120元。
买婴儿装:实体店加网上要花掉一千多元,追求大品牌。
另外,从网上看来的育儿帖子,有这个信息:
要吃牛油果等各种高档水果,还有银鳕鱼等海鲜,只有这些食物里含有帮助宝宝智力发育的元素。杂七杂八加起来,一个月三四千,妈妈的工资正好花光。
还有,我的朋友圈里,关于带小孩,大家有很多同感和烦恼。
纠结奶粉:国内奶粉不敢吃,国外奶粉没有渠道买,只能找代购,又怕遇到黑心代购卖给自己假奶粉。经常是:到处打听哪里有正宗代购,谁谁的宝宝吃过这家店代购奶粉的很健康,马上加这家代购店的微信。
频繁更换尿不湿:小宝宝容易红屁屁,一开始不知道用哪种尿不湿好。于是,超市里各种牌子的尿不湿轮换着用,最终发现日本进口的“花王”尿不湿最好用,也最贵。更加令人心烦的是,日本人还搞尿不湿限购,抵制代购在日本采购。
使用吸奶器不方便:上班之后,喂奶成了大难题。我还好,公司离家近,公司里也有空余的会议室可以让我进去吸奶。但是吸奶器“嗒嗒嗒”的声音很响,从会议室传出来感觉怪怪的。有的人单位里没有条件使用吸奶器,她们只好到车子里躲起来吸奶,或者到厕所里吸奶。
工作好累:晚上喂奶很崩溃。白天工作一天看不到宝宝,晚上终于可以回家相聚。一般宝宝晚上至少醒来一次,比如八点睡着,凌晨两三点醒来要吃,从开始吃到睡着要一个小时左右。然后宝宝睡着了,大人睡不着,等到快睡着了天就亮了,上班没精打采。
宝宝大便次数少,这是蛮常见的,我那次经历是这样的:
连着一个月我家宝宝四五天才能大便一次,大部分时候都是学着使用开塞露才成功。问了很多同龄宝宝,大家情况都差不多。
一个周六,带着宝宝去全市最有名的专家门诊看病。医生先开了个B超单子,叫四个月大的宝宝做B超,说是安全的,让我们放心。
我们抱着小孩去B超室,天哪,就是大人做的B超仪器。B超耦合剂刚刚挤到宝宝肚子上,宝宝就哭了,冰冰凉,是冬天哪。医生用那个B超仪器在宝宝肚子上滚来滚去,大人还要用力按住小宝宝的头和脚,吓都吓死了。还好,做出来的结果是好的。最终,医生说是宝宝肠道功能弱,配点药吃一吃。为这个检查,楼上楼下跑了好几趟,大冬天出了一身汗。
“真能写!”苏秀对着这张飞快写就的账单感叹。
那些数字暂时还让她无感,但李燕妮的文字中,一种疲惫倾诉的气息扑到了她面前。
她立马把这条微信转发给了老公何合,让他看看。
在苏锦送女儿赴美留学的日子里,苏缨可没让自己逍遥于妹妹苏锦的家事之外。
连着几天下午,苏缨都借口去医院扎针灸,提前半小时离开学校,赶在5点15分之前来到商务厅的马路对面。
她戴着一顶灰色的阔边纱帽,坐在“北海道拉面馆”旁的紫藤花架下,隔着马路,注视着商务厅大门。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