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5节 引子

引子马嘎尔尼访华

1793年,大清国的乾隆爷已经执政58个年头了。这一年他83岁。他真是一个牙齿掉得没剩几颗、说话满嘴跑风的老皇帝了。这一年,发生了一件事儿,使得愤怒的老皇帝愤愤地关闭了大清国的国门。

乾隆皇帝为什么要关闭国门呢?事情得从英国特使马嘎尔尼访华,要求与中国贸易通商说起。马嘎尔尼为什么要求中英两国贸易通商呢?当时的英国随着近代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虽然生产出了很多先进的产品,可是产品却卖不出去。这使英王很苦恼,怎么办呢?他们就想打开国外市场,把产品卖到外国去。也正是因为这样,英国很希望借助外交手段改善贸易状况,并让产品进入人口众多的中国市场。英国的一些商人们曾经向国王乔治三世建议:“第一和最重要的目标,是不要损害或削弱对华关系。”[1]但是,英王又听说,中国对海外贸易是管制的,是不允许外国人随便到中国经商的。况且,中国的乾隆皇帝是一个很骄傲很自负的人,不太容易打交道。要实现与中国贸易通商,老实说,英王还真有点儿不自信,因为他听说大清帝国是一个很重视礼制的国家,凡是去中国的外国使节,要觐见皇上必须得行三跪九叩之礼。

这样的礼节,英王认为是对大不列颠帝国的侮辱,他不能接受。怎么办呢?英王思前想后,觉得要想不被拒绝,就得派出一个有能力的人。他想到了马嘎尔尼,马嘎尔尼出生在苏格兰的一个贵族世家,有着高贵的血统,此时他刚刚被英王敕封为伯爵,况且,他有着丰富的外交经验,所以,英王感觉让这么一个人前往中国,至少不会太离谱。

马嘎尔尼接到任命后,感到责任重大,也知道这是一件苦差事。出使中国,如果完成使命,那自然是皆大欢喜;如何完不成使命,不仅在中国会遭到冷遇,回到英国也一样会遭到非议。因此,他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乾隆皇帝祝寿。他为这个想法沾沾自喜,他知道,中国人对于送礼的人都是笑脸相迎的。马嘎尔尼认为,这样中国既不会反感,也不会感到意外。

要出使中国,达到英国的目的,引起中国皇帝对英国的重视,在礼品的安排上,就必须做精心的准备。马嘎尔尼向英国外交大臣建议说,向中国皇帝祝寿,此行表明,特使“代表国王参加向皇帝祝贺八十大寿的庆典,并附带谈一下两国以后的贸易互利问题。对付一个骄傲的朝廷,它对西方国家的力量与重要性无知,而坚持东方式的妄自尊大,就必须给予皇帝及其大臣以庄严华丽的印象”[2]。

虽然此时乾隆皇帝的八十大寿已过了三年,祝寿已失去了意义,但马嘎尔尼使团祝寿只不过是个噱头罢了,其目的是向中国炫耀实力,以此达到威慑的目的。中国的皇帝不是很骄傲吗?英国应该让中国看看什么是更值得骄傲的。带着这样的目的,英国特意为马嘎尔尼的中国之行安排了一艘军舰,舰上载有野战炮、步枪等先进的武器。这种架势,明眼人一看就明白玩的是黄鼠狼给鸡拜年的假把戏。既然是要做样子给大清看,“演戏”就不能太过,英国人也知道,此行的目的毕竟是希望与中国通商的。既然名义上是为乾隆皇帝祝寿,也就应该在炫耀武力的同时,有个祝寿的样子。

带着这样的用意,英国人也准备了一些祝寿的礼品。马嘎尔尼使团于1792年9月出发,经过长达九个月的海上航行,于1793年7月抵达中国。在马嘎尔尼使团出发之前,英国人早已通过英国商人向中国方面传达了英王派遣使团为中国皇帝祝寿的讯息,并告知了相关的礼单。

听说英国使团要来祝寿,老皇帝充满期待。但是,在此之前,大清国只接待过藩属国的使团,像英国这样的世界强国,中国还是第一次接待。乾隆皇帝仍然按照传统贡使上贡的礼仪来对待,但在规格上又高于缅甸、朝鲜等藩属国。使团抵达之时,乾隆皇帝正在承德避暑山庄避暑,他听说马嘎尔尼使团已经抵达天津,就迫不及待地让办事官员将英国人的祝寿礼品画出图样,送到承德供他御览。在北京负责接待的办事官员本来是想等礼品全部卸船安装完毕后再画出图样,给皇帝呈览,不想这却遭到皇帝的一通大骂:办事拖延。

乾隆皇帝训斥道,朕听说贡使到达已经六七天了,可为什么没有关于使团的事情上奏?“朕以金简等必将如何装饰,及西洋人并首领太监在旁观看,是否得其安装方法,大概情形分析附本报具奏,乃竟无一言奏及,殊为不解!”[3]

乾隆皇帝是让工部尚书金简、工部右侍郎伊龄阿、盐政使徵瑞负责接待使节团的。现在却没有上奏报告使节团的动向,乾隆皇帝认为他们办事不力,因而对他们大加斥责。乾隆皇帝为使节团的事情大发雷霆,消息很快便传到了英国人的耳朵里,他们很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认为这是乾隆皇帝对英国的重视。的确,乾隆皇帝起初对马嘎尔尼使团来华也确实表现出了足够的重视。使团还在途中的时候,他就下达了多项指示,要求军机处制订了详细的接待方案。在朝觐、赏赐、宴请、观戏、游览等方面都作了认真安排。

乾隆皇帝之所以对马嘎尔尼使团如此重视,是因为他心里自有一本账。这毕竟是大清国第一次接待如此大规模的西方使团。中国人好面子,在骄傲的乾隆皇帝看来,接待好英国使团,既表示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又是一次向西方传播中华文化、宣传他执政以来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政治任务”。乾隆盛世嘛,不能只算经济账而不算政治账。

马嘎尔尼刚到中国的时候,大清官员热情接待。但是,在马嘎尔尼到承德避暑山庄觐见乾隆皇帝时,双方因为礼仪之争发生了不愉快。为什么会这样呢?按照中国的礼制传统,马嘎尔尼使团的到来,也被皇帝和朝中的文武官员视为藩属国向中央王朝称臣纳贡。基于这样的理解,马嘎尔尼拜见乾隆皇帝时,朝中的官员都要求他给皇上行跪拜之礼。但是这个要求,却被马嘎尔尼断然拒绝。

马嘎尔尼的理由很简单:中英两国是两个平等的国家。在马嘎尔尼看来,通过为乾隆皇帝祝寿达到贸易通商的目的,虽然有伪装的成分,但这至少是英国政府对中国的一次平等友好的访问。英国人的这种想法无可避免地与大清国的传统礼制撞车了。

在当时的大清国,国际关系上根本没有“平等”二字。凡是到中国来的,一概要求称臣纳贡。而在马嘎尔尼的观念里,英国是一个伟大的帝国,他虽然对中国这个古老帝国怀有敬意,但他更对自己的国家充满自信。中国官员要求他向乾隆皇帝行三跪九叩之礼,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他认为,一个经济、军事、技术发达的帝国到中国来如果只是给老皇帝磕头的,那实在是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马嘎尔尼拒绝磕头,这让乾隆皇帝和朝廷的官员们难以接受,这样,从朝廷到接待官员,他们都对马嘎尔尼使团的态度变得不再那么热情了。

有关乾隆皇帝与朝廷官员态度的变化,马嘎尔尼使团的一位随行成员有一段记述,描述了权臣和珅冷待他们的情形:“和中堂接见公使的时候坐在正中一个铺着绸缎的高椅上,两旁有四个大臣……他们见了我们也不起立,态度冷漠,语气傲慢专横。”英国人认为这是中国军机大臣在摆架子,“为了表示国家的尊严,他们似乎决心避免以平等的精神回应特使的敬意”。[4]

这还只是情绪的变化,而在对马嘎尔尼使团的招待上,自使团到承德后也在发生变化。原来餐桌上丰盛的菜肴不再那么可口,有点儿“芝麻秆儿喂驴——爱吃不吃”的感觉。菜量也大为减少,供给英国人居住的宾馆档次也降低了标准。英国人不明白拒绝给乾隆皇帝磕头,竟然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

中英双方在磕头问题上发生了不愉快,虽然此后大清国朝野上下对待马嘎尔尼使团态度转冷,但彼此都试图通过某种渠道树立自己的高大形象。马嘎尔尼把希望寄托在祝寿的礼单上,他希望乾隆皇帝看了礼品后会改变对英国的态度。

在送往承德的小件礼品中,主要有两支气枪、两支猎枪和两支来复枪,另外还有爱尔兰产的波纹绢和两箱英国人手制的华贵地毯以及200匹呢料、两只望远镜和一些英国贵族与名人的肖像。这些物品,乾隆皇帝丝毫不感兴趣。老皇帝希望看到的是英国人的自行人、机器狗之类的玩具,在他看来,那些东西还算有些技巧。而地毯、呢料,乾隆皇帝认为这些东西和中国的绸缎相比,实在是毫无用处。至于气枪、猎枪、望远镜之类,在康熙爷的时候,就已从西方传入,实在无法引起他的重视。

虽然乾隆皇帝对送往承德的小件礼品感到失望,但他还是对留在北京圆明园的那些大件物品充满期待,应该说乾隆皇帝有点儿迫不及待地希望看到那些大件礼品。他从承德回到北京后,没有回到皇宫,而是直接来到了圆明园,观看英使团送来的大件礼品。

大件礼品主要有天体运行仪和战列舰模型等。天体运行仪没有引起乾隆皇帝的兴趣,因为在他的概念里,整个宇宙是一个天圆地方的东西。英国人是想通过这个仪器告诉乾隆皇帝地球是围绕着太阳转的,但是,自认为博览群书的乾隆皇帝不理会这些。他的想法相当幼稚,他关心的是这个物件里边的机关与他以前见过的钟表有什么不同,但是乾隆皇帝没有发现什么特别的地方,所以他对这个物件没有产生丝毫兴趣。他的观感是,这个东西只配给小孩子玩。

马嘎尔尼对“君主”号战列舰模型寄予很大希望,这种战列舰可以装备110门大炮,是新式海军的利器。但是,由于马嘎尔尼不愿磕头,乾隆皇帝没有让他陪同讲解,而是临时找了一名在华传教士帮助讲解。这个门外汉仅仅懂得钟表方面的知识,对军事、航海方面的知识一窍不通,他的讲解自然也无法引起乾隆皇帝的兴趣。

有些失望的乾隆皇帝虽然观看了火炮演练,但是演练没有使用英国人,负责军机处的和珅大包大揽地说,中国人完全有能力自行操作演练。演练的结果相当糟糕,这使乾隆皇帝很扫兴,他回到皇宫后,给出了这样的结论:英国人说话实在不靠谱,马嘎尔尼使团运到中国的所谓“极大”“极好”的贡物,不过是“哗众取宠”“奇技淫巧”罢了。

对马嘎尔尼使团祝寿礼品的观看,加重了乾隆皇帝对其不肯下跪的反感情绪,但是,马嘎尔尼使团没有陪同乾隆皇帝观看礼品并陪同讲解,所以他们不知道乾隆皇帝的真实观感。他们认为中国皇帝看了他们的礼品,特别是观看了战列舰与火炮后,必然会对大英帝国产生敬畏,答应两国间贸易通商的要求。这个错误判断使得马嘎尔尼迫不及待地向和珅提出了四项要求:

一是在中国设立一个代表处,与中国建立外交与商贸关系;二是要求中国开放宁波、天津等为新的口岸,允许英国人在北京、广州等地开设贸易货栈;三是在广州附近给英国人一个小岛,作为英国船舶、商人的居留地;四是改革广州、澳门的海关税,准许中英商人自由通商。

和珅这个马屁精当然知道,英国人的要求皇帝不可能答应。特别是要求中国给英国人一个小岛,涉及主权问题,乾隆皇帝甚至会发雷霆之怒。因而,他阴沉着脸表示为难。但在马嘎尔尼的重金贿赂之下,和珅答应向乾隆皇帝奏明此事。乾隆皇帝看了奏折后,立即明白了马嘎尔尼使华的真实目的,本来就因为马嘎尔尼不肯下跪而心生反感的乾隆皇帝,此刻对英国人的反感情绪更加强烈。

事实上,即使乾隆皇帝的心情很好,英国人愿意按照三跪九叩之礼拜见他,他也不会答应他们的要求。且不说给英国岛屿,有损主权。更重要的原因是,乾隆皇帝自即位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认为自己苦心经营的太平盛世,各种商品应有尽有,不需要与外国人互通有无。于是他下达了一道谕旨,言语婉转地拒绝了英国的要求。

乾隆皇帝的谕旨,首先说明他治下的大清礼仪仁爱。他说,他对那些诚心入贡向化的属邦,“无不加之体恤,用示怀柔。如有恳求之事,若于体制无妨,无不曲从所请”。但是,与外国通商不符合中国定例,况且,中国作为中央之国,应有尽有,不需要互通有无,因此“晓谕尔国王,当仰体朕心,永远遵奉共享太平之福”。“朕此次降谕忠告尔邦,今后如果仍然任从夷商将货船驶至浙江、天津地方欲求上岸交易,天朝法制森严,各处守土文武恪遵功令。尔国船只到彼,该处文武必不肯令其停留,定当立时驱逐出洋,未免尔国夷商徒劳往返。勿谓言之不豫也。”[5]

乾隆皇帝的这道谕旨,实际上是向外界宣告了中国不可能与外夷开展外交、商贸往来、互通有无。乾隆皇帝的这个决定,使得中国错失了学习世界先进文明、赶上世界潮流的机会,也使得后来的大清帝国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

虽然乾隆皇帝不愿与西方互通有无,但是,英国人既然来到了中国,他也不忘以自己的方式向马嘎尔尼使团展示大清帝国的光辉形象。

在中国的礼制中,按照旧有的惯例,对于前来朝贡的外邦,皇帝只对外邦的国王和正使、副使进行赏赐。但是马嘎尔尼使团的这次访华,从正使到黑人仆从,乾隆皇帝都进行了赏赐。即便是留在船上的士兵和水手也人人有份,都有赏赐。乾隆皇帝这样做,目的是让大洋彼岸的蛮夷对天朝上国留下良好的印象。这可谓做了一篇不大不小的锦绣文章。既然是政治秀,乾隆皇帝自然不忘让英国人了解,在他的治下,大清帝国所呈现出来的繁荣富足的盛世景象。

怎样能让英国人了解大清国的盛世局面呢?那就是看戏。不是说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吗?朝廷为了使外界了解中国,专门为前来朝贡的外藩使者编排了戏剧。这种形式的戏剧毕竟有着很强的功利目的,所以内容贫乏,戏曲唱词基本上千篇一律。不同戏目的唱词常常相互拼凑在一起。乾隆时代,供前来朝贡的外藩观看的戏目主要有《海不扬波》《年年康泰》和《太平王会》等。

好大喜功的乾隆皇帝对马嘎尔尼使团的到来,又增加了几出戏码。虽然马嘎尔尼不肯下跪,但英国毕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朝贡国。英使的到来,大大满足了乾隆皇帝骄傲和自以为是的心理。所以,在对英使团一行赏赐之余,出于歌功颂德的需要,他在朝贡戏的基础上,又让办事官员安排了一出昆剧,剧名《四海升平》。这是一出按照明代传奇形式演绎的剧目,南北调轮换唱,主角唱北调,配角唱南调,整个戏目的开场与谢幕都是北调。戏中以古圣贤君来比喻乾隆皇帝的文治武功,以四海龙王的朝拜来比喻英国的来朝。戏中的台词更是直白地说明:英国的来朝,是天朝的盛事。台词中说:“故有英吉利国,仰慕皇仁,专心朝贡。其国较之越裳(指越南),远隔数倍。或行数载,难抵中华。此番朝贡,自新正月启舶登程,六月已抵京畿矣。此皆圣天子,仁德格天,所以万灵效顺,非有神灵护送而行,安能如此迅速。载之史册,诚为亘古未有之盛事也。”[6]

马嘎尔尼虽然看了戏,但他不明白剧情所要表达的政治目的。他一门心思希望看完戏后,能够与大清国就商贸往来事宜展开谈判。在观戏期间,他甚至向和珅表示,使团留在北京,愿意自掏腰包,承担逗留在京期间的全部费用。但是,朝贡戏结束后,和珅却向马嘎尔尼说明了朝廷不会同意英国的要求,并通知他们即日离开中国。骄傲的乾隆爷意思很明确:朝贡戏你们这些外夷也看了,中国的富足、繁荣你们也感受到了。我们大清国什么都有,不会同你们开展贸易的。请你们还是识趣地离开吧。

这个决定对于马嘎尔尼来说,无疑是一个噩耗。不用说,马嘎尔尼的出使彻底失败了。

马嘎尔尼碰了一鼻子灰,心情大为不快地离开了中国,回到了英国伦敦。在中国的碰壁,也使他对大清帝国存有偏见。因而,他对于清朝的立国,予以全盘否定。他在其《纪事》中写到,清朝自立国以来,中国“至少在过去一百五十年里没有进步,或者更确切地说反而倒退了”。为什么退步了呢?马嘎尔尼说,这是因为清政府的故步自封,当欧洲人开始使用来复枪打仗时,中国人却还在为自己军队马上骑射的潇洒而飘飘然。他还说:“清政府好比一艘破烂不堪的头等战舰,它之所以在过去一百五十年中没有沉没,仅仅是由于一班幸运、能干而警觉的军官们的支撑,而它胜过邻船的地方,只在它的体积和外表。但是,一旦一个没有才干的人在甲板上指挥,那就不会再有纪律和安全了。”[7]

[1] [美]何伟亚:《怀柔远人:马嘎尔尼使华的中英礼仪冲突》,邓常春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58页。

[2] [美]马士:《东印度公司对华贸易编年史》第一、二卷,区宗华译,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533页。

[3]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乾隆朝上谕档》第十七册,影印本,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4] 张宏杰:《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16页。

[5] 张宏杰:《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湖南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325页。

[6] 庄秋水:《三百年来伤国乱:晚清至民国的中国记忆》,湖南文艺出版社2011年版。

[7] [英]阿兰·佩雷菲特:《停滞的帝国:两个世界的撞击》,王国卿等译,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3年版,第567页。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