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自序

寻找父亲2015年11月,某日,一位北京工作的高中同学神秘地说寄给我一本书,并以肯定的语气称:你一定会来神。能寄什么书呢?他怎么知道我的阅读兴趣?毕竟高中别后,彼此人生有了巨大的分野。但,书收到了,我看得泪眼迷离。

这是一本外交部编辑的有关坦赞铁路的书。高中同学早已知道,我的父亲曾作为援建的职工,建设过这条铁路。不曾动了哪条神经,我快速地翻看这本书的资料照片,我知道自己在寻找着什么。令人大为意外的是,一张合影中有个男子的长相和父亲太靠近了。我只能用靠近来形容。我小时见过父亲在非洲双手叉腰、器宇轩昂的照片,但毕竟时间久了,毕竟父亲只是几万援建职工之一,被拍到的可能性如同买中彩票。我不敢肯定。那时,父亲离开我们刚两年。哥哥曾笑着让我写篇关于父亲的文章。哥哥和姐姐都有一笔关于父亲的痛苦记忆。哥哥高中时跟随父亲在外读书。过年了,父亲留下一点钱,未征询儿子意见,就只身回家,其时哥哥并不会做饭;大姐顶替父亲到铁路上班,父亲带着大姐办完入职手续,就悄然回家,也未做过多交代,其时大姐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火车,对外面的世界她尚有惊惧;二姐出嫁那天,父亲无缘发火;三姐冬天专程跑回娘家替父亲劈柴,碎木飞起,蹦伤三姐的额头,鲜血直流,父亲居然没有安抚,反是责怪,冷冷旁观……

父亲的冷酷,一直是我们兄弟姐妹共同的心伤。我不能动笔。我怕笔下的父亲太过真实,会伤了父亲;太过曲笔,会对不住兄长和姐姐。我讨厌文字的虚浮与指东道西。但我是记者出身,求真,是我向来守护的命门,所以搁笔。直至父亲离开我们一年多,突然看到了一本记者走访坦赞铁路的书。电光石火,我突然起了要了解父亲的热情,于是到处追问和寻访。我指着照片里的男人,问母亲,和父亲像不?76 岁的母亲仔细端详。那个一生大男子主义的男人,生下五个孩子,却不曾疼爱地抱抱的男人,是不是纸上这个充满朝气的男子?但毕竟时光隔离太久,她没否认,也没肯定。父亲20世纪70年代的形象,于是就这样暧昧地存在。如同他的一生。我至今没有写出一篇完整的关于父亲的文章。他的历史,已经无法被家人完整地讲述。作为子女,我们曾经长长地记得他的倔强与暴躁,记得他的铁血与饶舌,不了解他的任劳任怨,不了解作为长子15岁出门求生的磨难与委屈。

偏见滋生暧昧。为了对抗偏见,我居然发现,自己在回忆故土的文字里,或多或少地写到了父亲,但只是浮光掠影。如同身上的烫伤,虽不轻易地碰触,但揪心地疼痛。如今,自己为人父,不可避免地遗传了他的坏脾气,而他的好,似乎并未继承,明了这点,我有点恐惧,如同被突然提升到悬崖的边际,心虚而胆寒。

这些林林总总的文字,是我近20年记者职业生涯中最没有职业性的文字。第一批文字的诞生,是在10多年前。那时精力旺盛的自己在上完日报夜班后,精神继续亢奋,史铁生的《病隙碎笔》吸引了我,于是在日记本上断续写下了自己的读后随想。那些有关天地洪荒、宇宙信仰的文字,居然一泻而出。至今看来连我也惊惧。我分明清楚,那时因工作而离开专制的父亲,物质与精神获得双重自由。而关于故土的回忆,则是毕业后近20年进出故乡时的观察。对乡土中国的感叹,是时下的热门话题,我既开不出救济的药方,也无力返回故乡,肩负它的沉沦。我记叙故土,只是挽回自己的童年,打捞属于自己的快乐与幸福。人到中年,容易念念不忘,絮絮叨叨,难免把一把浮尘,嗅出万千滋味。童年,父亲是缺席的。而自己的格外敏感,更能记忆灿烂的烟火,青草茵茵的坟头,孤独的大姨,早逝的少年,暴躁的河流,骄傲的花猫……

从某些角度上而言,如今的自己,是父亲赐予的——太想脱离“暴政”,寻得自己,于是背井离乡;太不想成为父亲那样的人,所以总能设身处地,与人为善;尽量理解他人,可以对自己狠一点……如此想来,居然坦然了。父亲如参照物,他映照着我,让我看出自己的小,不时提醒自己凡事不可妄动。没有了偏见,目力所见,皆是温柔。我试着懂他,我试着懂这个世界。这里的懂,是个持续的动作,不表示结果。我未必真懂,但我致力于懂,想懂,努力弄懂。世间的事,就是少了一味“懂”药,彼此在伤害与误会中跌跌撞撞,持续制造伤害与误会。近20年的记者生涯,我试图读懂采访对象,读懂日夜流逝的尘世时光,尽管事后看来,言不及义和矫情的地方触目皆是。

人世的隔膜永恒存在。譬如父亲永远不会理解我对于写字的热情,譬如我永远不会理解父亲对专制的执着。我尝试着理解他人的兴趣与热情,尝试找到与他人沟通的途径,但总是权宜,因为永远无法抵达彼此心田。父子如此,夫妻如此,亲友如此,但明白了,并非让自己冷漠和懒惰,而是懂得保持合适的距离,如刺猬间的关系,不抱怨隔膜,不排斥靠近。

想念已离我远去的父亲,这个小学只读过三年级的父亲,热心肠与冷心肠不按理出牌的父亲,你的对与不对,都让我对这个世界多份理解,多些坦然。感谢我的母亲,兄长和嫂子,姐姐们,你们总是保护我,承受着家庭的种种负累;感谢妻子和孩子,你们情不情愿,都要面对我现在和未来的坏脾气和不成功。

我还要感谢给我寄书的同学,你的细心,更令我怀念昔年同窗的情谊与轻狂。所有这一切,是因为我在成长中逐渐读懂这个世界。懂,才是对这个世界的温情告白。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