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第二章

“家国同构”——西周的宗法社会。在实行分封制的同时,西周王朝推行宗法制。在同一宗族内部,以嫡长子为大宗,其余诸子为小宗,大宗和小宗之间是等级从属关系,这样层层下推,一再分宗,形成了一系列大宗和小宗。

宗法制度下,周王是唯一的、绝对的大宗,各地的诸侯为小宗。而诸侯国内,诸侯为大宗,他们再次分封的子弟为小宗。这些子弟还可以再通过分封,分出大宗和小宗。每个小宗都有自己的宗子作为宗族长,而小宗又统于高一级的大宗。大宗和小宗之间,既是血缘宗法上的嫡庶大小关系,又是政治上的君臣上下关系。

西周金文中,女子以她的姓氏来称呼。金文中的“王姜”“王姞”,都是周王的王后,分别是姜姓和姞姓。西周王室姜姓的王后最多,从武王到厉王,每隔一代,就会娶一位姜姓的王后。此外,还有姞姓、姒姓的王后。但绝对没有和周人同姓的姬姓的王后。周人奉行“同姓不婚”的原则,禁止同姓之间通婚。周王室必须和异姓的诸侯国通婚。周王室和异姓诸侯国之间就建立起了姻亲关系。各级贵族也是如此,必须和异姓的贵族通婚。通过联姻,异姓贵族被纳入了周人的宗法体系。

周王称呼比自己年长的同姓贵族为“伯父”,比自己年轻的同姓贵族为“叔父”;称呼比自己年长的异姓贵族为“伯舅”,比自己年轻的异姓贵族为“叔舅”。他们之间并不一定就真正存在那样密切的亲属关系。通过宗法制,周王室和贵族之间,以及贵族和贵族之间,确立了宗法上下和君臣上下并存的等级关系。整个社会处于一个宗法的网络之中,而这个网络的中心点,是绝对的大宗——周天子。这个绝对的大宗同时又是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拥有王的称号。就这样,周人建立了一个以“尊尊”“亲亲”为原则的等级社会。

在西周金文中,西周的都城镐京,又被称为宗周。通过宗法制,血缘亲疏关系被成功地引入政治领域,西周王朝缔造出了一种“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

西周王朝的制度和夏商两朝的关系,自孔子以来就被认为是因袭和继承的关系。1917年,著名学者王国维发表了《殷周制度论》一文,打破了这种认识。

在这部著作中,王国维提出“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他认为周取代商,是“旧制度废而新制度兴、旧文化废而新文化兴”。王国维认为,周人制度和商最大的不同为:一是立子立嫡之制,由此产生了宗法和丧服制度,并由此产生了分封子弟的

制度;二是庙数之制;三是同姓不婚之制。他认为,西周之前天子和诸侯之间没有君臣之分,天子是诸侯之长。西周推行分封制和宗法制,确定了天子的尊贵地位,从此,天子成为诸侯之君。在西周的分封和宗法制度下,天下之国,都是王的兄弟、甥舅,而诸国之间也都有兄弟、甥舅之亲。王国维说这就是周人的“一统之策”。

分封和宗法制度,是氏族血缘关系仍然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时,周人创造性发明的一种有效的国家控制方式。通过分封制度,周人终于建立了一个拥有广袤领土的强大国家,他们不再是小邦周,而是“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大国。分封制度使西周王朝的统治触角伸向了遥远的地方。

周公庙制礼作乐坊

周公制礼作乐坊

周公制礼作乐。金文礼字,像玉放在祭祀器物上。学者认为,礼本来是原始社会的风俗习惯。进入阶级社会,贵族们将原来的风俗习惯加以改造和发展,逐渐形成了要求各等级成员遵守的礼仪。作为稳定统治的一种方式,夏、商两代都创设了属于自己的礼制。周公摄政时期,西周王朝参照夏商两代的礼仪,制定了自己的礼仪规范。大约在周穆王时期,周礼最后确定和完善下来。

西周王朝将贵族分成不同的等级,实行等级爵位制。自天子以下,王朝贵族分为公卿、大夫、士三级,诸侯分为公、侯、伯、子、男五级,诸侯之臣又有卿、大夫、士的划分,各自遵守不同的礼仪规定,不得逾越,以此来维护社会的安定和秩序。在指导思想上,周礼讲究尚德、尊尊、亲亲、敬老、慈幼,成为对后世颇有影响的道德规范。

《周礼》《仪礼》《礼记》是礼经的三部典籍,并称三礼,被认为是记载了西周王朝的制度礼仪规范的典籍。从汉代开始,国家立先秦时期的典籍《诗》《书》《礼》《乐》《春秋》为五经,作为最为重要的官方学术典籍。对后世封建王朝来说,三礼不仅是国家学术经典,也是他们制定国家礼仪的指导规范。

周公创造性地发明了周礼,通过一系列贯彻于每个社会成员的礼节,规范了人们的行为准则,使整个周王朝成为一个非常有序的礼仪文明之邦。这正是周公最希望实现的理想。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研究所副所长 王震中

周公应该是礼乐文明的代表。从出土的西周青铜器看,到了西周中期以后,王朝礼仪确实已经比较齐备。春秋时候的社会还是非常讲礼仪的,那是继承西周的文化传统,礼乐文明对中国政治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周礼被后人细分为吉、凶、宾、嘉、军五礼,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基本框架是政治制度、设官分职,是一整套维护君臣宗法和上下等级的典章制度。周礼的诞生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使整个社会从巫术走向礼治。

与礼相伴的是乐,礼讲稳定,乐讲和谐,周公制礼作乐,使中国社会不仅长期稳定,而且充满了和谐之美。华夏文明从此进入礼乐文明时代。

北京大学高等人文学院教授 杜维明

周公制礼作乐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商朝时,世人信奉鬼神,事事占卜;直到周公制礼作乐,中国人的视野才更多地由神转向人、转向伦理、转向礼仪……中国从此真正地成为礼仪之邦。

宅兹中国,何尊出土于陕西宝鸡,其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载,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

宅兹中国,何尊出土于陕西宝鸡,其铭文中有“宅兹中国”的记载,是“中国”最早的文字记录。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