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预习不是走形式

在我开始预习的一个月之后,我能感受到预习给我带来的变化,但我也很疲惫,时常感觉要坚持不下去了。每科都是翻翻课本,做个标记就算完成了,有时候第二天根本回想不起来看了哪些内容。而且预习的时间不固定,有时候是闲暇时间,心情很放松,有时候是睡觉前,心浮气躁的草草看过。预习帮我节省了大量的时间,但这已经不能满足我了,我又开始思考新的问题,就是如何让预习的时间更高效,如何在有限的预习时间里做更多的事情。

每门课程都只是翻翻课本,时间久了,还会有兴趣吗?很累的时候真的不会睡着吗?我的答案是一定会。这样走马观花的预习只是浪费时间,对学习根本没有效果。我回想起状态超级好的几次预习,发现都是对内容很感兴趣,会用笔写写画画,不会看几页书就昏昏欲睡。可是我不会对所有的内容都感兴趣啊,因此我要针对每门课程的特点,用不同的方法预习,才能找兴趣。实践证明,做到这些很简单,那就是拿起笔,跟着书本一起来。

如果这节课是讲概念或者是定理,那么我会先通读一遍教材,然后合上课本,仔细回想一下,这一节中有几个概念,几个定理,分别是什么,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当然,有时候看一遍未必记得住,我会看第二遍,直到把每条概念、定理都大概弄清楚了为止。之后,我会拿起笔,跟着书本上的例题一起推导,加深理解。也试着去做一做课后的习题,考察下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如果这节课是做实验,我看的重点内容就是实验的目的和准备的器材,我会在脑子里想象整个实验的过程,想想会发生哪些现象,用什么理论来解释?合上书本后,我还一边画实验流程图,一边在脑子里做实验,这样下来第二天上课实验的成功率会很高,对实验也有更深的印象。

如果只是看看书,而不动笔,状态不好的时候,你和书本之间就会看着亲密,却形同陌路,预习的效果可想而知了。如果时间允许,我的预习内容也不仅仅局限于课本,我会查找相关的课外资料,文科就阅读些美文,理科可以看下最新研究领域的动态发展,拓展学习。

为什么我每次预习都很难紧张起来,心情都那么松散呢?根本原因是我没有给他安排固定的时间。上课、复习像每天吃饭一样自然而然,而预习,因为没有固定的时间变得和零食一样,有胃口就吃一点,没胃口不吃也可以。

于是,我开始在我的计划表里安排固定的预习时间,每天都预习二十到三十分钟,时间并不拘泥,完全根据当天的预习内容而定。内容有难度,而且时间相对宽松,那么我多预习一会儿也没有关系;内容简单,看一遍就差不多,也不用非要看到二十分钟。一般,一节课的内容我会预习两遍,中间间隔一天。例如,物理机械运动这一个单元,周一的时候我用三十分钟预习一遍,周三的时候我再看一遍,到了周五老师讲到这一个单元的时候,我就会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对重点和难点的把握也更精准。对预习做了固定的安排之后,每天到了预习的时间,我都有一种仪式感,我会提前整理好其他的事情,调整好心态,然后才开始预习。

学习是一件持之以恒的事情,预习也是。不要预习过粗,成为形式,达不到预习的学习目的,也不要预习过于细致,以至于上课也没有什么可听的,浪费课堂时间,甚至打乱了整体的计划。预习只是学习的前半部分,不要指望开始预习之后成绩就突飞猛进了,要把学习的各个环节都调整好,你的努力才会反应在成绩上。

我在预习了一个月、两个月之后,都没有看到明显的成绩提高,但在预习的时候,我能自己不断的发现问题,然后试着自己想办法去解决问题,这种学习方式让我不再被动,我对学习新知识也更加有兴趣了,这对我来说已经是最大的收获了,因为这些售后,我开始从内心深处认同预习,重视预习。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我都鼓励自己说:跑在前面的人永远会比较累,但是也是他们第一个冲破终点线!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