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节 褚橙的热销与互联网思维
-
又是一年秋天,褚橙再度热销。在褚橙的热销的背后,其实互联网思维的成功。在2014年的中国,“互联网思维”一词的热度出现在论坛和媒体的头版头条上,一时引起了观察家和企业经营者的热议。在热议“互联网思维”的背后,无疑是焦虑,因为对于传统企业来说,互联网化已经不是做不做的问题,而是如何做的问题,既然如此,恐惧和焦虑还有何用处。
对此,万通创始人冯仑在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闭幕式演讲中说道:“当互联网来袭时,不要抗拒,而是拥抱。拥抱的方法,就是逐步放弃原来基于信息不对称的既得利益,同时利用对行业的洞察,找到新的价值主张,重新树立自己的优势。”反观褚橙,褚时健不仅找到新的价值主张,同时也重新树立自己的产品优势。这是褚橙赢得用户认可的引爆点。
01“褚橙”背后的互联网+思维
在互联网+时代,对于中国传统企业而言,由于其产品没有互动的环节,所以就缺乏一些参与感,特别是在强调实时互动环节的今天,其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这就是为什么互联网企业总是在强调“尖叫产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事实证明,所有互联网产品和服务都会实时得到用户反馈。互动让互联网产品实实在在地接触到企业的用户,并且对用户进行直接服务。
雕爷牛腩创始人雕爷认为,“第一,依托互联网做传播,找到目标客群,也让目标客群认识你,进行参与、互动;第二,以用户为核心进行产品开发,根据找到的目标客群做精准型‘窄众产品’;第三,微小改进、快速迭代、以互联网手段收集反馈,迅速改进产品,进行再传播。随着功能、服务、及产品线的完善与扩充,逐步扩大目标人群。”
在很多组织中,一些年轻员工把专门购买的褚橙放到茶水间让同事们一起分享品尝,甚至在很多出租车的椅背后的杂志也都在介绍“褚橙”。客观地讲,褚橙的味道并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是,褚橙背后的互联网思维和“励志”故事,这才是与其他橙子与众不同的。
可能读者会好奇地问,同样是橙子,为什么褚橙却成了众人眼中的“励志橙”,它是怎么做到的?首先,它被人赋予了褚时健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其次,在对产品深入分析理解的同时,定义消费群体,满足个性化的要求,用“让用户参与进来”的方式,建立起自己的营销方案,通过这些过程褚橙走向成功。①
褚橙的成功离不开当下的互联网思维。在互联网时代,作为传统企业的经营者不得不接受一个事实,那就是互联网重构当下的商业模式和消费者需求结构。这样的案例并非个案,与“褚橙”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小米手机就是其中一个案例。
在家族企业传承论坛上,一个企业家谈到他们企业有几个年轻员工非常自豪地在同事面前炫耀自己是如何在互联网上抢到“小米4C”的,在炫耀此事时语调渐高,情绪激昂,全然一副胜利者的姿态,其满足感十分强烈。
事实上,一部1499元的小米4C手机的价格多寡已经不是多么重要,只是让参与购买的用户得到一份满足感。作为传统消费行业的传统企业,甚至是电子商务、生物、能源等新兴的传统企业也必须借助互联网的红利,才能赢得未来,即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应需而变。否则,将在新一轮的竞争中被淘汰出局。究其原因,互联网思维包括如下特性:平等、自由、互动、体验、颠覆……。
高和资本董事长苏鑫撰文指出,“在互联网面前要想吸引人,就要展示你人性一面,有意思的一面,大家关注你不是因为你的道德有多高尚,也不是因为你的权力有多大,这个不吸引人,只是让人感到一种敬畏感,敬畏感不符合互联网精神。互联网精神是人跟人之间的平等、自由。就像小米手机营销一样,强调客户的互动参与,强调以客户为中心,强调客户的极致体验,让产品设计达到“用户尖叫”效应。”
在苏鑫看来,“作为基金公司要提醒大家的是,第一,要判断趋势;第二,还要不断完善商业模式。在市场这个大潮中要站在桥头,但要时刻保持自己不被淹死,这是不容易的。所以即使保持创新又不能太过度,而且还要有脚踏实地的精神。正如雷军做的与“米粉”的微博、微信互动,那是一帮懂自己产品的人在做微博、微信营销,并且能把客户真正的需求提炼出来,传递到下一代产品的更新中去,而绝不是一些公司仅仅外包一个团队,浮在表面地做了一些新媒体营销而已。” ①
02褚橙其实是一种互联网+思维
在中国企业界,用互联网思维经营管理,而且做成功的企业两家:一个是雷军经营的小米;另外一个就是褚时健经营的褚橙。
当褚橙爆红后,资深社交网络与自媒体研究者信海光撰文写道:“五年刚刚在圈内听说褚时健居然在种橙子的时候,我还撰文在专栏加以褒扬,称淡定心态,值得钦佩。褚时健开始种橙子时候已经74了,橙子挂果要6年,那时候褚时健都八十了!可当时我万万没想到,又一个六年过去,八十六岁的褚时健居然立在了‘互联网思维’的潮头。”
在信海光看来,褚时健当初创业种植褚橙时,断然没有想到通过互联网渠道来销售褚橙。由于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褚橙通过互联网渠道成为爆款,自然离不开当下的互联网环境和幕后的推手。因此,信海光研究发现,“褚时健的互联网橙子之所以成功,关键有三点:其一,橙子要好,要甜,这构成其用户体验的第一步;其二,褚橙被赋予了正面的,向上的,切合年轻人精神需求的故事与内涵,甚至被赋予了一种励志精神,这是其增值部分,除了口感之外,使吃褚橙增加了一层精神上的体验;其三,被王石、潘石屹、韩寒等大力赞扬追捧,引爆传播,育成时尚,点石成金,京沪橙贵。此三步缺一不可。”
由此可见,对于传统企业而言,在互联网化的今天,商业机会与挑战并存,即使在传统行业的快递也也不例外,但是如果不顺应互联网化的潮流,必然会遭致败局。
众所周知,在互联网冲击下,作为传统企业的诺基亚手机部门被微软并购了,温州八大王之一的庄吉倒下了,湘鄂情败退了。在这样的背景下,褚时健不得不积极地拥抱互联网,不管是互联网选择了褚时健,还是褚时健选择了互联网,足以说明褚时健的经营能力,在褚时健效力红塔的18年中,为国家创造的利税高达991亿元,加上红塔山的品牌价值400多亿元(其他品牌价值没有评估),他为国家贡献的利税至少有1400亿元。
这样的数据说明,褚橙成功借力于互联网思维,但却也并非偶然。由于很多人没有搞清楚互联网思维,以为拓展互联网渠道就是互联网思维,这是不客观的。其实,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用户体验,即产品为王。
在搞冰糖橙这个创业项目时,褚时健开始和弟弟褚时佐一起搞的。由于兄弟两个的经营理念不一致,跟四川希望集团的刘氏兄弟一样就分家了,褚时健和弟弟褚时佐各分700多亩果林。后来的故事大家都知晓了,褚时健的橙子叫“云冠”冰糖橙,即大家熟知的褚橙。而褚时佐种植的橙子叫高原王子。在撰写本书之前,我几乎没听说过高原王子这个橙子品牌。褚时健和弟弟褚时佐兄弟做同样一个产品,差距为什么如此之大呢?
究其原因,褚时健始终重视产品的研发,是一个典型的产品经理思维。这在当下的互联网+时代,互联网思维的核心就是产品思维。这也是引爆褚橙产品火爆的重要因素。当然,这与褚时健的经历有关,与褚时健认真和用心打造褚橙爆款产品。褚时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做事情的原则,认真用心就做得好。要下功夫去做,要专注,坚持这件事做下去,有很多不少20多岁的年轻人跑来问我:‘为啥事总做不成?’我说你们想简单了,没有坚持心态,总想找现成、找关系运气、靠背山,没有那么简单的事。我80多岁,还在摸爬滚打,但分枝、挂果的时候我都要去果园呀,坐在边上,让人扒开树叶露出果子给我看。”
在媒体的报道中,用心做好产品始终都有。一媒体记者在采访褚时健时,让其点评 “互联网思维”,褚时健的回答很简单:“网络销售现在挺火,但我晓得,如果这时候头脑发热,质量很快就会下去了,到时就会出现问题。”
①张家界日报:《褚时健“励志橙”背后的营销方法大揭秘》,载《张家界日报》2015年3月24日。
①苏鑫:《“米三”、“褚橙”所代表的互联网思维》,载《山西日报》2014年1月8。
-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
-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