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8节 对战后灾难的极度震撼

孙云锦到淮安查勘渔滨河积压讼案,这一次他带上张謇这个年轻人随同前往。

这里是贫穷落后的农村,与江宁城市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城市人对农村人往往有着他们的傲慢与偏见,这或许与欧洲人对亚洲人、非洲人的傲慢与偏见类似,就不说一般的城市人,即使是城里那些高深的名师,对农村的现实,也了解得不多。从名师那里,张謇没有听到过关于农村情况的真实描述。

张謇出生于农家,但是,毕竟家乡没有经受过战火的侵袭,对于战火之后的淮扬地区,特别是遭受战争蹂躏的农村,那里种种极端贫困的状况,那里的人过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饥寒生活,他还是从来没有看见过,而这一次,他所看到的一切,可以用得上“触目惊心”这样一个震撼度极高的程度词了。

现实的刺激是强烈的,然而,此时的他,除了用笔做些记录,抒发一些自己的感叹,还能做些什么呢?或许这些见识,正是日后他一心救国、强国、富国的思想基础。他用中国最古典的文学形式—诗词,记录了当时的惨状:

谁云江南好,但觉农妇苦,

头蓬胫赤足籍苴,少者露臂长者乳,

乱后田荒莽且庑,瘠人腴田田有主。

从他那时的诗歌等作品里可以看出,他非常渴望这样的时代能出一些人物,就像历史上的名人一样,就如南宋名将刘光世、韩世忠一样,正是他们这些人曾经经略江淮,建立了丰功伟业。举一首诗为例,从这里,读者也能看出他那时的想法来:建炎时事重江淮,故垒萧萧说将才;欲问中兴宣抚使,悉云无际海潮来。

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果,这个时间段上,这位年轻的小伙子,已经从单纯追求功名的烂泥里脱颖而出,而他的雄心已经发生某些重大的转变,他有了为国家建功立业的一些想法。事实上,那个时代的很多人,当官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谋升迁,做生意的商人的目的,也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发大财。只有那些有着为国家建功立业想法的人,才有可能成为那个时代的英雄。而此时的张謇,在有着满腹经纶垫底的基础上,在看到了国家破败现实的情况下,生出了一种为国家真正做点什么的想法来。

1875年1月,张謇回乡探亲。此时,虽然还谈不上衣锦荣归,但是,与先前的惨象相比,也算得上否极泰来。接过儿子捧上的100两俸银,张彭年非常高兴。100两俸银虽不算多,在老爸的眼里,却代表着一种伟大的意义。张彭年将儿子送来的白银供奉在祖宗神位前,就像神物一样顶礼膜拜。为什么那个时代的小地主,会如此这般高度重视家里唯一的一位读书人呢?往高处说,是古代、近代中国人对学而优则仕思想高度崇拜的缘故;往最低处说,张爸爸也的确需要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培养出一个通过读书而考试当官的人来支撑面门,用这样的办法,来建立起自己在当地的势力,从此不再受有钱有势者的欺负。

张爸爸一边拜一边对在场的所有家庭成员们说:“看看咱们这里那些名望很高的老师,收了许多学生,一年忙到头,也不过这个样子。你一出门,竟然就能得到这么多。”

张爸爸的这句话,不只是一点点感慨,而在于增强全家人的信心。张家世代为农,在那时,有点田地,最多也就是个小财主,这样的小财主就是任人欺压的对象,地痞流氓、官员豪绅谁都可以欺负他们,原因简单,张家人不识字,在官府那里打起官司来,一定是吃亏受气的对象。所以类似于张家的人家想方设法要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从农业家庭一变而成为绅士家庭,进入士大夫的层次。哪怕不能当官,只要家里有个读过书的人,家庭身份也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一般的人再也不敢找张家的麻烦了。因为通过张謇这样的读过书的人,就能跟所有读书人联系上,至少在出手时,在官府那里能拼成平手。因此张爸爸看到儿子送过来的100两纹银,立即有了“长长地出了一口气”的感觉。在那个社会上,张家终于可以和绅士们和士大夫们平起平坐了。

接近年末的时候,张彭年决定办一件大事,为儿子张罗了一门婚事。是的,现在儿子必须结婚,而结婚的对象一定必定是人家的“小姐”,而不是下地干活的粗脚丫头;通过门当户对的联姻,又能大大地提升一下张家的名望、身世、社会地位。通过媒人的大力活动之后,张家成功地与海门徐氏接上了联系。

海门徐氏,以前是当地的有钱有势的人家,只是眼下家道中落,但是那个“势力”还牢牢地矗立在那里。而且,媒人还说,那徐家的姑娘是一位俭朴贤淑的女子,这更是符合了张爸爸的想法。

对于这个新娶来的媳妇,张謇是什么感觉呢?他合意吗?我找到了一首新婚之时,他的一篇诗作。可以看出,一股欣喜之情,真个是溢于言表了。

我家有新妇,归及岁再阳。一室颇无问,颀颀如我长,欢喜治酒食,奉之上高堂。长跪颂大人:“百岁恒安康”。大人向六十,鬓发玄且苍:“期几得一第,期儿生男祥。一第差救贫,生男慰榆桑”。新妇祈吉语,钗帕迎“三娘”。卜云:“具如愿”,大人进一觞。

就在他享受新婚的喜悦时,京城里传来了消息:当朝皇帝同治驾崩,新皇帝登基,改元光绪。紧跟着这一消息的是另一条消息:新皇帝年幼,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

京城里的故事发生在遥远的地方,此时,对他来说,对时局的这些变化没有什么感觉。3月,婚假后的张謇回江宁发审局上班。

这位职场菜鸟,加上性格太直,这样的人,往往喜欢当愤青,在同事之间,弄得摩擦越来越多,关系也越来越紧张。渐渐地,张謇发现,自己在发审局待不下去了。4个月之后,他离开了自己心爱的工作岗位,到惜阴书院借住。

工作没了,那就安心学习吧,毕竟后面还有科举考试,后半生还指望着考试做官发财呢;还有那份理想,不当官如何能实现呢?对于读书人来说,有一个人生的游戏规则,叫“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要想有兼济天下的本领,首先得让自己达起来。

从9月份应恩科乡试,到次年5月,一共考了数场,张謇场场考为第一名,他被取为补廪膳生,从而有了参加更高一级考试的资格。他的应试能力,这样看来,在当时当地已经无人能敌。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