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综合其他 > 官德 > 第 3 章 第二讲 一心为民
第3节 二、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上面对于官民关系的分析,是从其本质上而言的,但在其现实表现性上,官员一旦成其为官,就在客观上实现了一种转化,有了不同的身份地位和社会认同,而不成为一般普通的民众。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官和民之间产生了界限区别,在官和民之间有了一定的对立关系。在这种对立关系的作用下,官员和民众之间,就处于一种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平衡过程中。决定平衡性的最根本的力量还是来自民众,民众如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在我国历史上,孟子曾提出一种“仁政”思想,主张“政在得民”。这种思想是对官员如何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力,如何处理与民之间关系的一种很有见地的观点,影响很大,成为几千年中国政治思想的一种主流观点。这等于给官员为政设置了一个根本目标,即在于“得民”,得到老百姓的认可、支持。这一思想,与现代政权运作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官员如何在其日常的言行思想中,不为浮云遮目,能够细察分毫,把官民之间的这种关系通过恰当的方式体现出来,能够通过自己掌握的权力的正确行使,顺应民意,辨清航向,获得老百姓的支持、拥护,实现民与官之间、民与民之间,以至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而要做到这些,就需要重点处理好两个问题,一个是物质的、利益的主与次的问题,一个是精神的、社会位置的主与次的问题。
  
  1.要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
  
  《论语》中的《尧曰》篇说:尧曰:“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舜亦以命禹。
  
  意思是说,尧对舜说:“啧!你这个舜,上天安排的帝王次序,帝位要落在你的身上了,你要好好地坚持正确的治国方略。如果天下的百姓都陷入穷困之中,上天赐给你的禄位也就永远地终结了。”舜也用这些话告诫禹。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关于官员与民众利益的一种论述,“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官员的禄位,是以百姓的安居乐业为前提的。
  
  马克思说,“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使自己出丑。”官员要做到一心为民,就应该完全地从人民的角度去思考问题,真真正正为老百姓的利益着想。
  
  在中国古代,传统上对官员好坏的评价中,“忠臣”、“能吏”、“循吏”是一种主导的正面评价思想。一般理解,忠臣之忠是忠于君,因为君即是国。但其实“君”和“国”毕竟不同,真正的忠臣,是为民不为君。以人民的利益为重,而不是以君王个人的利益为重。
  
  现代社会中,关于国君与人民的利益已不存在混淆争论,但由此带来的新问题是,人民是一个群体,人民的利益在具体的表现上常常会有模糊性、间接性,也就容易使坚持人民的利益在实际工作中变形、走样。所以,要在日常工作中坚持做好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不仅是一个价值观的问题,还存在方式方法的问题。要求官员不仅要能树立正确的思想,还要锻炼提高自己的行政能力。
  
  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也是中国共产党所一贯坚持和倡导的。中国共产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为了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始终是党和政府制定政策、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在这方面,历史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反面的案例和教训。暴秦在统一六国之后,不是想着如何让人民休养生息,而是自以为从此天下无敌手,无所顾忌地重役横征,结果使秦不过二世。隋炀帝贪图个人享受,而不顾天下百姓疾苦,很快便断送了大隋朝的国祚。北洋军阀混战时期,各地的大小军阀,对辖区的百姓乱征税、强摊派,虽然都在竭力抢占地盘,但没有一个能长久占得住的。解放前,国统区物价飞涨、税赋沉重,有的地方征税竟然已经征到了几十年以后,完全不顾老百姓的利益,甚至有人被迫卖儿卖女,这样的政府如何能长久。不以人民利益为重,终会使人民怨情积郁,以致成汹汹之势,就会覆舟摧楫,显示出人民力量的伟大。
  
  2.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做人民的公仆
  
  除了在利益上以人民为重外,官员要真正处理好与人民之间的关系,还要在日常工作中给人民以精神上满足和尊重,摆正官员和人民之间的关系。
  
  近代以来,对于官员与人民之间的位置关系,已经同封建时代有了完全不同的理解,人民群众成为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人则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明确将干部官员确定为人民的勤务员和公仆的角色。
  
  在《一九四五年的任务》中,毛泽东曾明确说“我们一切工作干部,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人民的勤务员”。此外,他还多次强调,要防止党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由勤务员变为“社会主人”,由领导者变为“统治者”,骑在人民头上当官做老爷,剥削压迫老百姓。
  
  刘少奇也曾说:“我们所有的领导人都是为人民服务的,是人民的公仆,是人民的勤务员,没有权利当老爷。”
  
  周恩来常说,自己是人民的儿子,倡导“要诚诚恳恳、老老实实为人民服务。”“人民的世纪到了,所以应该象条牛一样努力奋斗,团结一致,为人民服务而死”。建国后,作为总理,他一直真诚地把自己看成人民的“总服务员”,反复强调“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人民的”,“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要“永远做人民忠实的勤务员”。。


  
  在实际工作中,官员在做好人民的勤务员和公仆的同时,还要注意扫除自己身上的“官气”,自觉地向人民学习。
  
  1958年,毛泽东在八届二中全会上讲过这样一段话:“官气是一种低级趣味。靠做大官吃饭,靠资格吃饭,妨碍了创造性的发挥。因此,要破除官气,要扫掉官气,要在干部当中扫掉这种官气。”
  
  张闻天曾说:“任何共产党员,即使他过去既接触实际,又联系群众,只要他一旦脱离实际,脱离群众,他就会硬化起来,走进老布尔什维克的博物馆,做历史的陈列品。”向人民群众学习,甘当群众的小学生,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传统。从第一代领导人开始,他们就经常深入实际,深入群众,调查了解中国的国情,研究广大群众的要求。他把群众当作自己的先生,虚心向群众学习,汲取群众的经验。正如邓小平常说的一句话:“我个人做了一点事,但不能说都是我发明的。其实很多事是别人发明的,群众发明的,我只不过把它们概括起来,提出了方针政策”。
  
  只有将人民当做主人,才能使历史的航船顺流而下,风劲帆正,浩浩荡荡。否则,人民就会以其不可阻挡的力量,汹涌而起,浪埋覆舟。历史已经无数次地证明每当人民被压迫、被奴役而无法忍受时,就会揭竿而起,一呼百应,开辟新的历史时代。无论是中国历史上无数次的王朝覆灭,还是当代苏联、东欧的跨台,中东卡扎菲、穆巴拉克那些曾经的民族英雄一夜间的失败莫不如是。
  
  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党也多次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公仆意识,自觉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这在当前,已经成为各级干部必须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