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作者引言

  日常生活中,我常常遇到这样的问题:“您是搞心理的啊?正好我问您一下:怎样才能教育好孩子?”大约每遇到十几次这样的问题后,我会遇到一个不太一样的问题:“那您说,怎样才能当好家长啊?”
  
  “怎样教育孩子”与“怎么当好家长”这两个问题,猛一听似乎是相同的,但仔细分析起来,它们大不相同:
  
  前者的对象是孩子,言下之意是,我要学会一门功课或手艺,去教育孩子;后者的目标是自己,反躬自省,我自己要当好一名家长。
  
  前者我是施者,孩子是受者,双方地位的高下、立场的主动与被动,非常鲜明;后者是针对自己的学习和提升,我承担起责任,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后者是前者必然的结果——一个好家长一定能教育好孩子;而没有后者,前者则很难实现——一个不合格的家长怎么去好好地教育孩子?
  
  如果孩子没有被教育好(关于这一点各家有各家的衡量标准),前者会归因于教育方法不恰当或者孩子有问题,后者则会审视自身的言行,从自己开始找原因。
  
  前者的提问方式常令我感到提问者的迷茫、焦虑、被动、无助;后者的问题常令我感到欣喜,因为提问者的谦虚、自省和担当。
  
  问第一个问题的人,不见得能找到教育孩子的好办法;而问第二个问题的人,却往往能够修炼成一个好家长!
  
  中国自古缺少对第二个问题的答案。从早期的《礼记•内则》到后来的各种家训,从《孝经》到《弟子规》,都是讲如何教育好孩子、孩子应该有哪些行为规范。偶尔我们会看到有人说(例如清朝的张履祥),要想“齐家”,先要“修身”,即作为家长自己要先修行。有时也会有诸如“古者易子而教之,父子之间不善责”(《孟子》)这样比较笼统的指导,可是我们始终不清楚,作为父亲、母亲,我们怎样才能让孩子自觉自愿地做孝子,言行谨守《弟子规》?我们需要怎样做,才能把孩子教育成书上所说的君子?
  
  《弟子规》对孩子的行为有很多非常具体的规定,例如什么时候说什么话,语气、语调应该怎样,等等。我常想,为什么我们没有一本《父母规》?当孩子进步、当孩子失误、当孩子伤心或恐惧时……为什么没有人来指导我们如何应对?古代文献对孕妈妈的言行倒是有些规定,也有片段的孟母三迁、父慈子孝等记载,可是说教的意味强于具体的指导。反倒是读《二十四孝》的时候,对里面大部分父母的德行感到印象深刻,感慨当父母“真好”:可以愚笨坏恶,但孩子还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你!直到鲁迅先生写了《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我才看到一个家长的反思与自省。
  
  现在35岁以上的人,他们的父母,无论什么性格、什么原因,当年恐怕大多是严格型的家长。计划生育政策实施后,现在的父母,尤其是祖父母,大部分正在或已经“转型”。虽然这些父母、祖父母并没有“面南背北”,也不享有“太上皇”、“皇太后”的尊号,但着实培养出了一批“小皇帝”、“小公主”。两种对比强烈的教育方式,谁是谁非呢?
  
  有一段时期,美国由于受清教徒教规的影响,对子女的教育也是很严格的。20世纪70年代大热的小说以及后来由小说改编的电影《爱情故事》里,男主角就称爸爸为“石头脸”。
  
  20世纪80年代,美国有一本讲家教的畅销书,中文版译为《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书中的插图是连环画式的,我的女儿5岁左右的时候,以为这本书是她爱看的卡通书,就缠着让我给她讲。讲完之后,她似懂非懂,就放在了书架上。有一天,她的爸爸和她发生了一些争论,她扭头到书架上拿了这本书,递到爸爸面前,说:“你不会教育小孩儿,你好好看看这本书,学习学习吧!”为什么这本书会成为孩子的护身符,甚至是武器呢?这本书的理念确实是处处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为孩子着想:他们的认识水平、他们的情感反应、他们的理解力和表达力……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美国的孩子们是不是大都优秀起来了?美国的家长们是不是大都成功了?
  
  20世纪90年代,美国一位业余作者写了一本书名为SpoiledandRotten(可以译为《宠坏了的烂孩子》,此书尚无中文版)。作者在前言中写道:“我已经40岁了,我觉得我应该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了。我们的孩子这些年来让我受够了!”他在书中列举的主要内容有:
  
  不要给孩子买太多玩具;
  
  给孩子买什么衣服和鞋子主要由家长决定;
  
  收到礼物或玩具不向家长道谢的孩子不应该给他礼物或玩具;
  
  孩子必须做他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让孩子多走路,少乘车;
  
  晚餐时间不要开着电视;
  
  最贵、最好吃的食物不能只买给孩子或因为孩子要吃而买;
  
  如果自己所在的州还没有游览,先别去别的州甚至国外旅行;
  
  不要过多、过度夸奖孩子,尤其是他应该做到的事;
  
  生活不是完美的,要给孩子机会体验痛苦和挫折;
  
  要给孩子坦诚的反馈而不是虚伪的夸奖;
  
  过严的纪律胜过没有纪律;
  


  孩子们发生冲突时,同情应该给予受害者而不是犯错误者;
  
  孩子的家庭背景可以成为孩子不良行为的解释,但不能成为借口和原谅的原因;
  
  培养一个善良的孩子比培养一个学习好的孩子更不容易,也更有成就。
  
  此外,书中还列举了诸如在餐馆、超市、亲戚朋友家、学校等多种场合孩子应该有的行为规范,总结为一句话:纪律、规则、教养、惩罚。看来,完全站在孩子的立场,事事为孩子着想,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日常教育常识是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重新拾起的。
  
  美国是这样,中国现在的家庭教育状况如何呢?
  
  我们是否经常在严格要求与心疼孩子之间摇摆?我们是否一会儿说要孩子快乐,对孩子没要求,一会儿又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或人前表现感到失望?我们是否有时包容、原谅孩子,有时又被孩子的调皮反叛气得牙根痒痒?有时,我们读了很多现代的育儿书籍,看了很多成功父母的案例,可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孩子时,还是“无从下手”。有时我们反感说教、高压等教育方法,可是当我们自己面临难题的时候,我们又不自觉地使用着这些方法。
  
  上了驾校,考了交通规则,拿到驾驶证,才能开车上路;医学院毕业,通过注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才能行医。可是为人父母,我们一没有经过专业训练,二没有资格认证,凭的是自己小时候“被父母教育”的经验和影视、文学作品中的描述,外加自己的观察、想象与直觉,就担负起了教育孩子的重任。虽然我们也购买和阅读各类家教图书,可是,要么他人的经验不适用于自己家的实际情况,要么理论都懂了,就是实践起来时灵时不灵。各种家教理论和图书都有其可取之处,使用好了都能有所收获。但是就是没见着好效果。

  
  问题出在哪儿呢?出在家长自身!若不是孙悟空,金箍棒再好也耍不利落,家长若不能先自己修炼内功,而只求秘籍,恐怕事倍功半。我自己也是家长,深知与孩子互动不容易。无论理论水平多么高,若无法清楚地了解自己,常常不知自己为什么会说那样的话、做那样的事,于是带来意想不到的结果。只有认清自己,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反之,只有真正了解孩子,才知道孩子成长的真正需求和犯错误的原因,才会知道该做什么。
  
  2010年,我的《家长的角色》工作坊获得了世界积极心理治疗协会颁发的创新奖。这是我在积极心理治疗理论的启发下,结合我的治疗经验,在早期预防和心理教育领域创造的一个工具,为“家长”这一工作厘清了工作内容、工作流程、工作目标、具体工作技能等方面的信息,让家长在当家长时有了一个依据。我将这些经验和成果写成书,希望本书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曲韵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