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父母是孩子必然的权威下篇

  不磋商:孩子身心冲突的种子
  
  关于不磋商的问题,我想通过以下案例对比说明。
  
  案例
  
  我有一个外国朋友,他有一个10岁的儿子和一个8岁的女儿。他们家的餐厅在不吃饭的时候是孩子们写作业、做手工的地方。餐厅墙上贴着的四张A4纸分别 写着:爸爸应该、妈妈应该、Semi应该、Shayda应该。纸上写的是每个人应该做的一些事和规定。朋友告诉我,每个月他们会挑一个周日一起开家庭会 议,妈妈会准备好吃的点心,爸爸会给每个人准备一个小礼物。孩子们非常期待这个家庭会议。会上每个人都先说说自己这个月的高兴事儿和值得自豪的事儿,然后 说说家里的事儿。每个人都会说说对自己和对别人的要求和期待,比如:爸爸不要看那么长时间的电脑,要多和孩子说说话;妈妈说话的速度慢一点,态度温和一 点;Semi对妹妹要耐心,不能嘲笑妹妹;Shayda要自觉写作业,别只想着画小人儿;等等。这些都统一写在纸上,贴在餐厅的墙上,每个月评议修改一 次。因为这些规则是民主商量的,是孩子自己要求自己的,不是父母强加的,所以在他们家看不到父母吆喝孩子的现象,小兄妹俩也以懂事、有礼貌、行为端正而著 称。
  
  我有好几个朋友和来访者出身军人家庭,父亲或者父母都是军人,家里的规矩极严,诸如:晚上十点必须熄灯,即便高考时也是如此;爸爸对孩子说话时,孩子 要立正或坐正,认真倾听、回答;大人说话要听着,不许争辩;等等。这几个朋友和来访者的共同特点是:表面上温和、沉默、听话,内心充满不平、愤懑、自卑、 抱怨等情绪。这些情绪大多会发泄在他们自己的配偶身上,有时也会与父母发生冲突。他们的外在表现和行为看不出什么问题(只有一个人表现明显异常),内心却 极为矛盾,因此他们很容易冲动。爆发的时候,让人觉得他们很“怪”。


  
  稍加留心,你会发现他们好像被很多规矩和标准缠绕着,但又不时会故意去冲撞这些规矩。别人无心的话,甚至不相干的话,会被他们当做指责或命令,引起他们极大的反感。他们的精力很多都花在与自己设置和认定的条条框框的争斗中。
  
  其实看看反面例子中的这些规矩,不难看出父母的用意和苦心,大部分的确是为了孩子好。可是孩子为什么感觉只是被“管”得难受,而不觉得“应该”?一部 分原因在于父母的态度、语气、语调等与内容无关的因素,一部分原因是他们只照顾到了孩子的部分需求,没有考虑到甚至压抑了孩子其他的需要。
  
  伪磋商:孩子内心纠结的源头
  
  有很多家长是懂得“需要和孩子商量”这个道理的,因此,我们常听到家长说:“这事儿跟孩子商量过了,他同意了。”这里也有一个“商量”的真实案例。
  
  案例
  
  Y是一个有学识、性格温柔、工作业绩优秀、有好丈夫好女儿的受过高等教育的女性。她发现女儿表现出了良好的乐感和对钢琴的兴趣,就给女儿报了钢琴班。 女儿钢琴成绩很优秀,但是她并没有早早决定让女儿走艺术道路,而是尽量让她将钢琴作为一种爱好。女儿8岁时,有一次,她好不容易得到了3张非常难得的钢琴 独奏音乐会的门票。去听音乐会是一举两得的事,一来让女儿受到熏陶,二来全家一起外出,是为数很少的一家人在一起的活动。可是女儿就是不想去,从3天前安 排活动开始就支支吾吾,推三阻四。音乐会当天上午,正式跟妈妈说她不想去。Y是一个头脑清晰、性格温和的人,她既没责骂女儿,也没有强行命令女儿,而是给 她讲为什么要听音乐会以及听音乐会的好处,讲得女儿哑口无言。到吃晚饭时,女儿已经不再明确反对去音乐会了,只是慨叹:“我要是生病了就好了,要是生了病 就不用去听音乐会了。”
  
  整个过程听起来很像是与女儿“商量”:从提前3天告诉女儿音乐会的安排到详细说明去音乐会的理由,非常细致、周到。可惜,这不是“商量”,这是温柔礼貌的“命令”或“告知”,并没有考虑女儿不愿意去听音乐会的理由。
  
  后来,Y了解到,女儿和院子里的几个孩子发现了一只流浪猫,他们约好了音乐会那天一起去看这只小猫。与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音乐会相比,女儿更想和小伙伴 们一起去关爱一只小猫,这是他们策划好的行动,每个人还分别准备了猫窝和猫粮。从这一点看,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女儿培养与同龄人集体行动(团队活动) 的能力,其重要性不亚于提升女儿的音乐修养。其实两者也未见得冲突。例如,如果让女儿去联络通知其他几个孩子改时间去看小猫,倒正好帮助女儿学会与他人的 沟通和协调。
  
  这件事值得我们注意的,除了区分“商量”和“温柔的命令”外,还有两点:一是为什么孩子没有直接把原因——与伙伴们约好了看小猫,告诉家长?家长的态 度不可谓不好,时间也够充足,但是孩子就是在事前没有说出直接的原因,这值得我们警醒。孩子是因为害怕什么而不敢说吗?那么孩子怕的是什么呢?是被误解? 被否定?还是被猜测?也许孩子是不愿说,因为根据以前的经验,说了也没有用,孩子已经不再有心情、有希望、有意愿去与父母沟通了,无奈又无力。如果是这 样,那做父母的可就要检查一下长期以来与孩子是怎么“商量”事情的。第二点,在知道了原因后,重启与孩子的磋商也不晚,为今后的顺畅交流做好铺垫和准备。 可以告诉孩子:如果当时你告诉了父母自己不去的理由,父母会考虑你的实际情况,也许能找到最好的办法。但是如果事先不说,那么父母无从知道你还安排了别的 事情,当然无法充分考虑你的需要。磋商中的坦诚和信任,是要求双方都要具备的。


  
  你有一个橘子,我有一个苹果,如果想既能吃到橘子,又能吃到苹果,就需要磋商了,通过磋商我们可以排出吃橘子和苹果的先后顺序,也可以将其做成水果沙拉或打成果汁、果泥一起吃。
  
  “温柔的命令”有时比“粗暴的命令”危害性更大。后者会引起孩子的“反抗之心”,会继续(即使只是在心里)去分辨和思考自己的需求,并努力想办法实现 它。而前者会令孩子无从反抗,承认父母的要求比他们自己的需求要正确,要有道理,是真正为了他好,因此他们自己是错的、自私的、不应该的。然而,孩子真的 能够认可这个结论吗?他的内心会不会纠结呢?
  
  有的时候,家长会错误判断孩子的状态和需求,把本来不该由孩子来思考和决定的事与孩子商量。例如,去不去幼儿园是没有商量的,但是我们可以商量是妈妈 送还是奶奶送;吃青菜是没有商量的,但是怎么做、吃哪种青菜可以商量;去听音乐会是没有商量的,但是可以商量如何既去听音乐会,又满足其他的愿望。
  
  如何找到和判断孩子的真正需求不是本书的内容,这里不多讲了。其实,只要家长肯用心、肯用脑、不自以为是,这本不是什么难事。只要多问一句话:“孩 子,你这么想或者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需要注意,不要问“你为什么会这么想”。“为什么”开头的句式常常让人听起来有质问的感觉和含义。而问是“什么原 因”就缓和多了。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问孩子“如果我们不去”、“如果这个时间由你来定”,或者“如果不做这件事”,但是又要得到一个预期的结果,你会怎么 办?千万不要小瞧或者笑话孩子的回答,他们的回答也许听起来幼稚、自私,但就是在他们的回答里你能发现真正的动机、原因和目的。家长一定要谦虚,要懂得 问;一定要会听,要听出孩子的心声。
  
  当我们发现孩子在我们认为的“大事”上都不告诉我们时,我们必须要反躬自问: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态?哪些是孩子的原因?哪些是自己的言行使孩子对自己不“信”不“服”?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