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做好权威的关键:制定规则、监督实施、奖惩有度

  规则是通过磋商来制定的
  
  做好权威的关键有三点:一是制定规则;二是监督实施;三是奖惩有度。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一个人在他人眼里是否有教养就是看他是否行止有度。我们常常会觉得纪律和规则是限制、压迫我们的,实际上很多规则是保护我们的。Liberty,现在译为“自由”,是从日语转借过来的。严复最初在翻译它时,意译为“群己权界”,自己与他人权利的边界或界限。有了这个界限,人才有自由;在没有这个界限的情况下,若人人皆“由着自己的性子”来,只怕最终人人都失去了真正的自由。
  
  规则的制定应是以有利于父母和孩子为目的,而不是管理和限制。规则一起制定,每个人的感受和想法都能照顾到。因为是孩子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因此他会主动遵守。规则对全家每个人都有要求,每个人都要遵守各自的规则,非常公平。反之,如果父母制定规则时一言堂,靠“我是你老子”的天生地位和权势,而且只给孩子下命令,不给解释,没有例外,孩子只能被动地遵守,反抗就要受到惩罚,即便有充足的理由也不敢说、不能说。这样的规则与管束既不平等又不公正,孩子怎么能心服口服?


  
  规则的设定要有建设性
  
  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小时候在德国受教育,她在给友人的信中抱怨说:他们总在告诉我,作为一个可能继承王位的人,不应该这样,不允许那样。那么请问,有没有人告诉我,应该怎样做?我需要做些什么?
  
  案例
  
  有一次,我们全家去外地玩,住在一位朋友家。我们到朋友家时,他10岁的儿子不在家,到了晚上才回来。一进门,看见家里来了这么多人,孩子很兴奋。他首先走进我们住的房间,大约是好奇这个房间变成什么样了。刚进去,就听见爸爸喊:“不要进客人的房间,没礼貌。”于是他从房间出来,到了客厅,一眼就看见了我们带来的摆在桌上的东西,他走过去刚要翻看,妈妈说:“不要乱动客人的东西。”他转了转头,看了看我们三个客人,为了对我女儿表示友好,就去搬了一个大型玩具出来给她看。显然,这套玩具太大,与时间、地点都不适宜,这时奶奶说:“你现在弄这个干什么?放回去!不要玩。”这时孩子不知道如何是好,他站在客厅中央,无聊地把手伸向鼻子,此时,爸爸、妈妈和奶奶三个人同时说:“不要挖鼻孔!”
  
  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切都是他没经过、没见过的。带着一个小生命对世界的好奇,他积极地、勇敢地探索着、尝试着。此时,陪伴在他身边的,有经历、有见识的父母是应该扶持他、教导他,还是冷眼旁观,用一个个“不许”、“不要”来打击他、压制他?我认为,父母应该用建设性的语言扶持、教导孩子。

  
  其实做到“用建设性的语言”并不难,只需时时留意,把“不要”变成“要”,把“不许”变成“也许”,而且提供的建议和解决的方案越多越好,让孩子有选择的余地和分辨的机会。
  
  你可以对照着,把你平时常说的否定式语言都改成建设性语言。
  
  父母明确的要求和规定,是外界给孩子的,孩子可以考虑、可以听从,也可以反对。但是隐性和暗示的规定,却是孩子自己根据大人的脸色、语气等揣测出来的,是孩子自己给自己的,连反抗都无从反抗,因为反抗意味着对自我的否定。可怕的是,这类隐性的规则,往往事关异性交往、孩子的自我认同和自我认知等内容,伤害的已不仅仅是行为层面。
  
  案例
  
  我有一个朋友,大大咧咧,经常闯祸,也因此与父母有很多摩擦。然而,在清洁、学习、条理等其他人经常挨骂的方面未见她有任何创伤,反倒是父母的沉默造成了她很大的困扰。在她初一的时候,一次放学与几个男生一起回家,一路说说笑笑,爸爸在家远远地就看见了,等她进了家门,爸爸一句话都没说她,只是狠狠地瞪了她一眼。第二天,父母也没有说她,只是去学校找老师,要求老师将她的同桌换为女生,并要求她以后放学自己回家。父母自始至终都对她与男生的交往和关系没说一句话,建设的、否定的都没有,从此她在与男生的交往上就开始出现了障碍。

  
  包含隐性规则话,我们常常听见的有:“女孩子家,像点样儿!”“不许学××家孩子那疯样!”“你给我小心点儿!”“跟你爸(或你妈)一个德性!”“要有自知之明!要知道自己是老几!”等等。
  
  在隐性规则约束下长大的孩子,会对别人的评价极其敏感,自卑、自责和羞耻心会过度强烈。可想而知,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要么会过度自尊,因而容易防御过度,要么会过度自卑而压抑隐忍,最后总爆发。这样长大的孩子,很难靠自己的力量摆脱这看不见的束缚。这时关键要看孩子能否克服自卑和耻辱感,承认自己需要调整,敢于寻求外力的帮助,例如寻求专业心理咨询与治疗人士的帮助,解除自我强加的枷锁。
  
  规则是不断完善的
  
  赫拉克利特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他的这一名言,说明了客观事物是永恒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着的这样一个真理。所以,我们的认识地应遵循这个真理。
  
  孩子一天天地长大,环境一天天地变化,我们对孩子的要求和规范也应该与时俱进,适应孩子的变化。
  
  案例
  
  我有一个来访者,18岁,男孩,即将高考了,但心绪烦躁、不愿再上学。他对我谈起对周边人和事的反感和不屑,其中有一点是,家里来了客人,他刚要问候,妈妈就在一旁说:“快叫叔叔好,阿姨好。”听到妈妈的话,他的反应是“我扭头就走,恨不得使劲儿摔上门”。
  
  如果这是一个8岁的孩子,妈妈提醒他向客人问好,还可以理解。但是,对于一个18岁的孩子,如果还要这么提醒,无论怎么看都像是命令、控制,隐含的是对孩子的不信任、贬低和指责。难怪孩子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也有一种情况是由于变化太突然,孩子无法适应造成的。一直保护、管制得紧紧的,可怜孩子除了上学读书,没品尝过“生活”。突然有一天,父母告诉孩子说:“我养你到了18岁,现在你该独立生活了。”由原来的“全包”到突然的“全撒手”,孩子不适应可想而知,引发的矛盾和冲突也极其复杂。
  
  规则是全家都要遵守的,不可随意改变
  
  一旦制定了规则,每个人都要遵守。作为权威的父母固然要监督、审查孩子是否遵守了规则,孩子也时时刻刻“盯”着父母是否遵守了规则。能否使孩子“信”、“服”,父母做好这一点最关键。
  
  案例
  
  心理学中有一个实验。将猫放在铁笼里,铁笼的某些部分通了电,碰到会遭电击,铁笼内各处有食物和水。猫在笼内难免会碰到那些“机关”,时间长了,猫记住了“机关”的位置,就可以自由地在笼内玩耍和进食,无视“机关”的存在,也不会遭到电击。同时,将另一只猫也放在铁笼里。与前一个实验不同的是,铁笼里“机关”的位置经常无规律地变化,也就是说,有时这里不能碰,有时又可以触碰;有时那里很安全,有时又不安全。关在这只笼子里的猫有时表现为极度的不安、焦虑和暴躁,有时表现为抑郁和恐慌,对外面的一切事物都失去了兴趣。
  
  我们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例如父母规定在外面不许吃冰棍:第一次,在外面孩子看到了冰棍提出要吃,父母没有给;第二次,有同行的朋友,朋友主动给买了,父母同意孩子吃了;第三次,孩子要,父母不给买,孩子央求,有人说情,父母给买了;第四次,孩子要,没给买,孩子就开始闹,闹得声音有点大,父母为了面子,给买了;第五次,孩子闹了父母也没买,孩子闹得更厉害了……这里,规定是有的,可是规定的执行是不一致的。孩子当然会感觉混乱,摸不着头脑,于是他当然会去试探这个规定的边界和边界的强度。既然孩子哭闹之后父母就让步了,达到了目的,孩子就会认为要达到自己的目的,只有持续不断地哭闹!不要以为你让步之后孩子会感谢你,相反,他会更责怪父母,为什么不能立刻满足他的要求,反而要他费这么大的劲儿哭闹。遇到这种情况的父母,不要怪孩子不懂事,先要查一下自己是否言行不一致,甚至出尔反尔。
  
  奖惩措施要明确并严格执行
  
  想想我们自己小时候,违反了规则、不听话,惩罚一定是有的。挨顿骂、罚站、饿饭,被炉通条、鞋拔子、笤帚疙瘩、鞋底子等臭揍也是有可能的。那么我们听话了、表现好,有没有得到过奖励?笑脸?口头的夸奖?间接的夸奖(例如,对邻居或亲戚夸说自己的孩子好)?礼物?新衣或者玩具?最不济,胡噜头或拍拍肩、背?
  
  有些心理知识或教育知识的人,知道“正向强化”这个词。没有这些知识的人,也知道马戏团里驯兽师使用的方法:没做到,有惩罚;做到了,就应该有奖励!
  
  奖励的技巧
  
  奖励有奖励的技巧,前面提到了笑脸、搂一搂、亲一亲,都是奖励。这里有两个常见的错误的奖励做法,提出来让大家引以为戒。
  
  不要滥夸奖
  
  孩子学会了一个新词,就夸聪明;孩子学会了系鞋带,就说能干、好孩子、乖孩子、真听话、真孝顺……这些概括、总结、定义式的话一定要小心。往小了说,孩子真正的好行为并没有得到正向强化,他会以为自己一好百好;往大了说,孩子的自我认知会极为混乱,对好、乖、聪明等定义会摸不着边际。正确的夸奖是夸孩子的具体行为和带来的结果,例如夸孩子又会了一个新词、会系鞋带了、学会了一样新本领,或者夸他穿鞋不用大人帮忙,自立了,都可以。
  
  不要害怕物质奖励
  
  常有人担心孩子将来会变成物质主义者或只为了“东西”而学习或表现。其实,当一个孩子对奖励的理解力只有“糖豆豆”和“小饼干”的程度时,那些大道理是没有用的。我们也要相信孩子会成长,他会在某一天要求“精神上”的奖励和“自我实现”。至于是否为了“东西”而学习,责任不在孩子而在父母。若是当父母的将“东西”作为引诱孩子学习和表现的唯一或者最终法宝,那就不要责备孩子为实现这一目标而做的努力。
  
  惩罚的技巧
  
  与奖励相对应,惩罚也是有方法、有分寸、有窍门的。
  
  不能“贴标签”式地责备
  
  与奖励一样,对孩子的责备也不能是“贴标签”式的。要指出孩子的具体行为哪里不对,而不是指责孩子不听话、笨、懒、坏,等等。如果在批评错误行为的同时能够加上对孩子的动机、良好用心与愿望的肯定,孩子就能够感受到你对他的理解,因此也容易接受你的批评,这样孩子的“自我”是没有问题的,是完整、未受伤害的,是这个“自我”的一些行为不当或不对。这样的孩子将来能够有很好的自我接纳,同时也愿意接受别人的批评,而不会“老虎屁股摸不得”似的对不同意见和批评过度敏感,更不会心里充满自卑、自责和羞耻感。


  
  可以有条件地体罚孩子
  
  常有家长问我:“是否可以体罚孩子?”我的答案是:“当然可以!”只要事先告诉孩子,如果不能如何就可能得到体罚的后果(若能得到他的同意或认可更好,即孩子认可的规定)。体罚是为了让孩子明白“自食其果”的道理,让他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孩子小时候可能最先懂得的就是体罚。因此,适当的体罚不是问题。但要注意的是体罚时不能借题发挥,不能把对领导的恨和对孩子妈妈(爸爸)的怨一并发泄出来。与刻意的沉默和冷静相比,这种震怒反倒更能让孩子体会出父母的苦心、父母的在乎、父母与孩子的互动与参与,反而有可能增进互相间的理解和同情。
  
  不能羞辱孩子
  
  惩罚孩子时,有一点是家长一定要注意和避免的:不能羞辱孩子、威胁抛弃孩子!
  
  羞辱的话会造成孩子永久的心灵创伤,会造成孩子人格上的缺陷。这些话包括羞辱人格、评定品行以及判断孩子的人生和未来。这种羞耻感会伴随孩子一辈子,会使他在与他人接触和交往时有莫名的恐惧和焦虑,有时会极其自卑,又常常容易恼羞成怒。他会终其一生(除非后来有修复的机会)生活在自尊与自卑的摇摆中,有时乞求他人的赞赏和怜爱,有时又会攻击他人;他对自己有时充满同情,勉励自己、支持自己,与命运对抗着;有时又会自暴自弃,承认父母的论断,萎靡下去、沉沦下去,甚至做出不可思议的事情。


  
  不能威胁抛弃孩子
  
  威胁抛弃孩子,除了明确说“不要你了”、“扔出去”、“送回医院”或“送到孤儿院”,等等,也有暗示的“你不像(或不是)我们家的人”、“以后我不管你了”、“你对得起我给你做的饭(或其他东西)吗?”孩子对父母,百分之百地依赖,百分之百地信任,他期待着父母无条件地接纳和无条件地宽容与原谅,更期待着父母给予正确的指示和教导。当父母以抛弃相威胁时,孩子一开始会信以为真,即使后来看清了父母只是说说而已,孩子所受的伤害仍是巨大的。他将体验到深深的恐惧和无边的孤独,他会束手无策或者抓狂,他会放弃自己的一切向父母认错、乞求。因此无法再建立自我,而是认为我的一切都是承他人之恩惠才有的!当父母说出抛弃孩子的话,意味着父母放弃责任。如果父母都放弃了责任,让孩子如何去学会担当?而当孩子看穿父母的威胁只是吓唬吓唬,实际上不敢也不能抛弃他(她)时,父母又如何能使孩子“信”与“服”?
  
  很多父母会说,这些道理我都懂,应该说什么、做什么,我全知道。可孩子就是不听、不配合,和孩子的关系就是不好。这涉及到情感与关系、交流与互动。虽然我们知道了应该说什么,但更重要的是怎么去说,怎么去教导。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