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儿童教育 > 优秀父母都一样 > 第 4 章 成为与孩子情感互动的伙伴
第1节 生命需要乳汁,更需要温暖

  少年夫妻老来伴、多年父子成兄弟等,说的都是长期的共同生活,双方的互相了解是其他人无可比拟的。因此,彼此的关系达到了不可分割的状态,彼此的互动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即便父母远在天边或已辞世多年,他们仍是孩子精神上的陪伴。只不过,这种陪伴的质量、关系的好坏,因人而异。
  
  父母和孩子都是“建设家园”这一工作的合作伙伴。无论孩子的成就如何,无论孩子与父母是否同居一地,这种情感的交流与互动、关系的建设与演变,是伙伴间永不停止、无法切断的联系。
  
  两只玩具母猴的启示
  
  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的依恋理论认为,人具有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且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
  
  案例
  
  1958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动物心理学家哈洛(H•Harlow)做了一系列的幼猴实验,旨在调查成长的需要是否只是由生存等所谓的基本驱力来满足的。把刚出生的小猴子与母猴分离,并在室内放两只玩具母猴。一只玩具母猴是由铁丝网编成的,虽然触感冰冷坚硬,但是能提供奶水;另一只玩具母猴是由毛绒布和泡沫橡胶等柔软温暖的材质做的,但是没有奶水。实验证明,幼猴更愿意与绒布母猴待在一起。与绒布猴子待在一起的幼猴表现得更安静、更好奇、更安心。


  
  这个实验打破了“有奶便是娘”的结论,验证了约翰•鲍比尔的依恋理论。从很小很小的时候起,我们活着就不只是为了吃饭,我们吃饭是为了活着、为了有安全感、为了快乐、为了得到爱。
  
  依恋的发展
  
  多年前我读过一个美国驯马师写的一篇文章。这位驯马师说再烈的野马都会被他驯得俯首帖耳。他在文中写道:“我会在草地上驱赶着一群马嬉戏、玩耍。此时被驯的那匹野马会站得远远的。我不去理它,装作没有看见它,继续指挥着马群游戏。渐渐地,这匹野马开始被吸引,它慢慢地靠近了一些,但仍然心存犹疑,我还是不理它。慢慢地,野马越靠越近,它想加入到马群中来。而我却要阻止它靠近,把它驱赶出去。它显得越来越烦躁,越来越焦虑,被赶走时显得悲哀、恼怒和恐惧。这时我要把握好分寸,如果太快接纳它进入马群,它不会对我心存感激而尊重我的权威,顺从我;如果一直拒绝,它又会放弃加入马群的尝试,彻底走开。”
  
  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我脑中出现的是一些现实生活中、古代以及文学作品中的那些孤独的、离群索居的、隐身遁世的人。无论他们表现得多么倔强、多么骄傲、多么孤芳自赏,他们内心的落寞与孤寂、悲伤与渴望、矛盾与扰动……是我们都能感受到的。
  
  如何在社会、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处理好人际间的情感与互动,既能去爱,也能被爱,依赖于从小与父母的互动中打下的基础。而在与父母的互动中,开始孩子是被动的,主动权掌握在父母手中,尤其是母亲的手里。这就开始了依恋的发展。
  
  在0~3岁时,孩子的依恋对象(主要是母亲,也可以是固定的孩子的看护者,如保姆、祖母或外祖母等)是否足够靠近?是否给予了足够的关注?给予的反馈是否及时?根据心理学著名的依恋理论,儿童在0~3岁时与父母,尤其是与母亲的关系,影响到其成人后一生的人际关系模式。
  
  足够的靠近
  
  足够的靠近是指真实的身体的靠近。对于婴儿来说,就是是否有足够的抱持和抚摸等身体的接触;对于会走路的幼儿来说,就是母亲是否在视线范围内。在母腹中时,胎儿泡在羊水里,被胎盘紧紧地包裹着,听着母亲的心跳。突然降生到这个世界,一切全都极大地改变了,尤其是环境的巨变。为了让婴儿有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我们最好能尽量模拟其原来的环境。最好的办法就是裹好,保证一定的温度,紧紧地抱着他。英国米里亚姆•斯托帕德(MiriamStoppard)博士的《新编孕产指南》里介绍,最新的研究成果证明,暖箱未必是最好的对早产儿的保护,医生建议,最好为早产儿准备一间不那么明亮的房间,母亲只穿宽松的浴衣或睡袍坐在躺椅上,脱去早产儿的衣服,面对面地将他搂抱着放在母亲胸前,然后再裹紧母亲的浴衣或睡袍。这样护理下的早产儿,之后的存活率、神经发育程度与健康程度,都比在暖箱中长大的早产儿要好很多!
  
  案例
  
  我的三姨来自黑龙江农村,她来帮我带女儿时告诉我,在农村,有经验的接生婆和一些上了年纪的妇女对早产儿或生下来明显虚弱的婴儿有个办法——装裤兜子里。农村的缅裆裤裤腰肥大,提得也靠上。她们会把早产儿脱光,肉贴肉抱在自己的怀里,再挽上裤腰扎紧,披上外衣或棉袄,坐在热炕头上抱上一天一夜,这样早产儿基本上都能存活下来,并健康成长。她们的方法与英国的最新理论竟如出一辙!可见,贴身的拥抱与抚摸对我们的心理和生理产生的作用太大了!即便长大成人,我们也仍然会怀念、渴望并重复拥抱与抚摸。
  
  给予足够的关注
  
  “给予足够的关注”是指情感上的关照。妈妈的注意力是否在孩子身上?妈妈的眼睛是否总在看着孩子?妈妈是否不等婴儿发出信号就去检查他是否饿了?是否渴了?是否困了?是否该换尿布了?是否想从别的角度看看周围的世界了?有的妈妈虽然大部分时间与婴儿在一起,但是她忙着自己的事,也许是家务、也许是工作、也许是上网或者与他人聊天等。虽然与孩子在一起,但是没有给予孩子关注。在北京的公园里,天气好的时候,常有几个角落是小推车聚集的地方。只要你留心观察,看那个大人的“心”和“眼”是否在孩子身上,在孩子身上的时候有多少,就能看出带着孩子的是母亲、姥姥、奶奶,还是保姆。这就是关注。
  
  及时的反馈
  
  及时的反馈是母亲与孩子在想法和行动上的互动。孩子一来到这个世界,就已经开始寻求与母亲、与这个世界交流了,例如哭、蹬腿、摇头和十几天后会的微笑。可惜,他的这些信号太简单,要让母亲明白他的意思,有一定的难度。不过此时的交流也未必需要那么准确,只要满足两个条件即可:一是及时,二是反应。孩子发出的信号无论多么简单、多么模糊,母亲是否接收到了这些信号并做出了反应?还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仍然按照自己的想法继续进行?在孩子还不能顺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时,最忌讳母亲自以为是地代替孩子决定他的想法和意愿。好的母亲会猜:宝宝哭了,是不喜欢这个奶的味道?是不饿不想吃?是奶的温度不合适?还是宝宝的肚子不舒服?逐渐地,孩子学会区分这些不同的感觉,也学会了对这些不同的感觉有不同的表达。在这种反馈和互动中,孩子感受到了被理解与被尊重,感受到了“我”的存在和“我”的不同,学会了与他人交流和交往。
  
  如果孩子能够持续得到足够的靠近、足够的关注和及时的反馈,孩子与母亲之间就会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孩子会感到安全、爱和自信,也会尊重和信任他人。打下了这样的基础后,孩子终其一生会不断建立新的不同的依恋,即因人而异的新的不同的人际关系。
  
  建立安全依恋的表现
  
  建立安全依恋的孩子有以下几个特征:爱玩耍;不那么宅;爱笑,尤其是常常微笑;有好奇心,喜欢探索未知的世界,爱问问题;社会交往好,不特别认生,也不会毫无戒备,与小伙伴、与认识的大人有良好的互动。
  
  这样的孩子假如与妈妈一起处在陌生人中间,他一开始会靠近妈妈,观察陌生人,慢慢发现妈妈和陌生人熟识后,他会对陌生人的问话给予回应,渐渐地会同陌生人一起玩耍,但时不时地会用眼睛寻找妈妈,或回到妈妈身边。
  
  建立起安全的依恋,并不意味着孩子永远拴在了妈妈身边,反而是使孩子在母子关系中变得更主动或自主,他将来会真正的“反哺”而不是形式上的孝顺。而且,在母子依恋关系之外他能学会建立新的依恋关系,例如:知心朋友以及最重要的配偶关系和亲子关系。
  
  未建立安全依恋的表现
  
  未建立安全依恋的孩子会有两种极端表现:一种是对陌生人极为恐惧、回避、抗拒,甚至不敢看陌生人,对陌生人的问话听而不闻、对陌生人递过来的玩具视而不见;另一种是对陌生人并无防范和抗拒,很快就和陌生人玩在一起,甚至忘记了妈妈的存在。
  
  不安全的依恋因母亲的行为不同又有两种可能性。当母亲不在身边,没有给予关注和反馈的时候,孩子会变得焦虑和恐惧。为了获得母亲的关注和反馈,孩子会做出种种依恋行为,如哭闹、叫喊、乞求、生气、发脾气、拒绝吃喝,等等。在孩子做出这些努力后,有可能得到两种结果:一种是母亲被吸引来了,给予了(虽然未必是高质量的)关注和反馈;另一种是没有任何结果,即便母亲来了也不会给予关注和反馈,有可能得到的反而是责骂和惩罚。
  
  如果持续发生第一种情况,孩子会变得“独占”母亲,他极为缠人,一听说要与母亲分开就极为暴躁和焦虑。他不愿意出去玩,不愿意与其他人玩。长大后,在与他人的关系中,他会极为关心他人,奉承讨好或帮助他人。一旦建立起恋爱关系,他又会患得患失,常常询问“你是否爱我”,稍有不顺心,他会威胁分手、大哭大闹,不过结果往往仍是复合。分手是不可能的,他太害怕分离了,因此会不惜一切去避免这个结局。可是他的伙伴却要被他缠死或折腾死了。在几次分手又复合之后,关系大多终是破裂,无法保持。
  
  如果持续发生第二种情况,孩子会防御性回避各种接触和关系,会对分离和重聚表现得极为冷漠。为什么说是防御性的呢?因为“关系”带给他的都是痛苦的经验:母亲不在身边带来孤独和被抛弃感,没有关注和反馈带来的是疏离感和自卑。无论自己多么的热切和渴望,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却仿佛越争取越失去,越追求越受伤!经验告诉他:小心!对“关系”要保持距离,亲密往往意味着危险和伤害,不如早早逃跑、放弃,或者更早防御——根本不进入亲密关系!这样长大的孩子,在将来的关系中,会显得玩世不恭或不近人情。他们或者孤身一人,与他人的关系不冷不热、表现自私;或者与他人的关系若即若离,稍有不顺就决然分手,找出一堆理由,尤其是别人的不是和环境的限制,告诉自己是“慧剑斩情丝”。不仅对人,对动物他们也会冷漠无情。虐待动物的人,如果追溯他们小时候的依恋关系,一定能找到这方面的原因。
  
  建立安全依恋的方法
  
  0~3岁的孩子的父母或重要联系人(如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定要尽量保证与孩子常常在一起。无论是抱着他、放在背篓里,还是放在摇篮中,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孩子,对他笑,跟他说话(虽然他好像听不懂),对他的眨眼、哼唧和哭叫做出回应。
  
  如果孩子0~3岁时你没有做到这一点,那么现在你要多去观察他的行为举止是否异常地缠人或冷漠。如果是,从现在起补课也不迟。而且因为孩子大了,一些道理能听懂了,反而更容易交流和解释。只要你耐心、真诚、专注,给孩子时间,他会因你的转变而转变的。
  
  如果你已经成人,或者已为人父母,你发现自己的依恋有问题,怎么办呢?回去和父母吵一架?或者“既已如此,听天由命”?当然都不对。你要做的,是告诉自己,已经世异时移,人事皆非,那些莫名的恐惧、焦虑、绝望和愤怒是属于过去的,甚至有很多是自己“创造”出来的。当初母亲的不在、不关注与不反馈是有原因的。即使你不能原谅母亲,但你至少要释放自己,要信赖和珍惜眼前人——你的伙伴、配偶或者孩子。如果以你一己之力还是不能改变自己的依恋行为,那么考虑借助他人的帮助和支持。转变不是不可能的。
  
  根据心理学著名的依恋理论,儿童在0~3岁时与父母,尤其是与母亲的关系,影响到其成人后一生的人际关系模式。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