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儿童教育 > 优秀父母都一样 > 第 4 章 成为与孩子情感互动的伙伴
第2节 爱,需要正确的表达上篇

  爱的残疾者
  
  爱是一种情感,爱也是一种能力。人与人之间,这种情感是要表达出来的。当我们爱一个人时,当我们被别人爱时,我们能否给予或者索取?
  
  案例
  
  我有一个朋友,从外地来北京打拼十几年,在北京买了第二套房,并将父母接来,还雇了保姆照顾他们。后来父母觉得与保姆住在一起不方便,又改雇小时工。每周六他只要没有出差,都会去看望父母,但往往是买来吃的、喝的放进冰箱,问问饮食起居,就借故走掉,不与父母一起吃饭。他说,他尽量避免与父母交谈。父母从不关心他是否累了,情绪是好是坏,只会问他工作如何?赚了多少钱?何时结婚?要不就说他们这不舒服、那不舒服,于是他就安排父母去最好的医院检查。他说:我对得起他们了,我做到孝顺了。可是他语气中的无奈、愤懑和哀怨告诉我,孝顺并没有让他和他的父母满意。
  
  中国传统的孝顺,讲的都是应该为父母做什么,让父母有什么,很少讲到与父母之间应有什么样的情感交流。而父母教育子女,也只是在要求孩子做什么、怎么做,很少提到父母应该做什么。于是,家长关注的只是孩子的外在状态、成就、表现,对孩子的拳拳之心都压在心底。最终,孩子对父母也只是做到该做的事,不愿、不敢、不会向父母表达情绪和情感。双方其实要的都不是、至少不只是这些外显的行为和结果,他们要的是对方的爱与亲情。可是看起来双方都没有给,于是互相抱怨对方冷漠、自私、无情。


  
  案例
  
  我有一个街坊,在最小的女儿11岁时她的丈夫去世了。她含辛茹苦,严格要求,独自将三个女儿抚养大。大女儿现在是某著名大学的博导,二女儿在新西兰,小女儿硕士毕业在一家科研机构做行政管理工作。在外人看来,她的三个女儿全都成就斐然、出类拔萃。提起这位街坊,知道的人都敬佩有加。可是老太太反倒越来越不精神、不快乐、不自豪。她有许多不开心的事:大女儿离婚自己带着孩子,过得并不如意;二女儿很少回国探亲,回来了也更喜欢去丈夫家;小女儿已年过35,还没有男朋友。她还有更不开心的事:当大女儿和小女儿回来看望她时,她希望她们能一起开开心心地唠唠家常;希望她们对自己这些年的付出说一两句感谢、报答的话,虽然她并不想要她们的任何感谢和报答;她希望她们对自己能够上心,能够知冷知热。可是不知为什么,女儿们回来了谈的大多是工作或者社会上的事情,或者吃什么、补什么、营养和保健。她知道她们是关心自己的,但是,她只觉得隔膜和冷淡。
  
  以上两个例子中,我们都感觉到有一个字呼之欲出,但那就是爱。可是因为爱的表达方式不同,他们全都没有得到爱。孝顺的儿子未必令父母满意,父母的做法也让儿子寒心;母亲的含辛茹苦表现在要求孩子的成就上,于是孩子用成就来回报母亲,孩子们以为做出成绩就是母亲所要的爱,于是她们向母亲显示的只有成绩。他们自己既然没有明白地感受过爱,于是他们也不会、不知道如何去爱别人。当别人给予他们爱的时候,他们甚至都不能辨别,也就无从接受。一代一代传下去,就都成了既不能、不会去爱,也不能、不会被爱的“爱的残疾者”。
  
  爱有量的差别
  
  世界上只有光明,没有黑暗。真的是这样吗?在一个房间中,如果你想得到光明,怎么做?开灯、点蜡烛、打开手电筒……总之,是带来“光”与“明”。那么,你能给一个房间带来黑暗吗?能,关灯、吹灭蜡烛、拉上窗帘。不过,你做的是“拿走光明”,并不是“带来黑暗”。这个世界只有光明,光明不在的时候,我们为了方便起见,称之为黑暗。
  
  这个世界上只有爱,没有恨。爱不在的时候,我们不能称之为恨。因为恨,也是一种情感、一种联系、一种期望、一种接纳。爱不在的时候,就是没有爱、没有联系、没有期望、没有任何接纳。
  
  如果用一个数轴来表示爱,也就是接纳,轴的一端是“断绝联系”,另一端是“狂热”,中间是不同量、不同级别的情感,它们都是爱,是爱在不同“数值”时的不同名称。
  
  人是不断变化的,我们与他人的交往也会在不同的处境下做着不同的事。因此,即使是对同一人,即使是对自己,我们也会有不同的接纳。这并不是矛盾,也没有什么对错之分,关键在我们自己是否能区分不同的处境和事情,是否能区分自己的各类情感。

  
  现在,请写下你生活中5个重要的人。对每一个人,写出自己对他(她)经常产生的情感。要求写出不少于5种情感,并且越多越好。每种情感后面列出相对应的他(她)的特点或行为,可以是外貌特征、品行、脾气、为人处世,等等。注意:这5个人中一定不要漏了你自己!做完以后,综合读一遍,思考一下自己与这5个人的关系是否有变化?是否厘清了这5个人的特点?是否厘清了自己对这5个人的不同特点所做的不同情感反应?接下来,针对这5个人的不同特点和自己的不同情感反应,写出自己其实可以如何去接纳对方的不同特点;如何换一种情绪表达的方式;对如何处理与这个人的关系,有什么新的想法。
  
  爱有类的区分
  
  常常有人说,我现在有了孩子,对丈夫(妻子)爱得少了。也有人说,在父母和丈夫之间,我还是爱父母更多一些。或者也有人说:“我的爱太少了,爱自己都不够呢。”其实,这些说法都不对!对孩子的爱、对父母的爱、对丈夫(妻子)的爱、对朋友的爱、对路人的爱、对草木万物的爱……都是不同种类的爱。若我们自己一定要让这些爱都一模一样,那么错在我们自己,不在孩子、不在丈夫(妻子)、不在父母,也不在朋友。
  
  案例
  
  我的一个朋友,在大女儿9岁的时候,她又怀孕了。自从她的身材发生明显变化以来,女儿经常表示不愿意要弟弟(妹妹),理由是:有了弟弟(妹妹),你们就不爱我了。她的妈妈向她保证还会爱她的。她说:“就算你们还爱我,也会爱得少了。你们会爱弟弟(妹妹)更多。”我的朋友就向她解释:“虽然弟弟(妹妹)会分去一些你的爱,但是……”显然她没能说服大女儿。因为不久她就来问我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可以帮助她说服大女儿。
  
  事实上,弟弟(妹妹)分走的是父母的时间,可能还有关注。但是,弟弟(妹妹)不但分不走爱,还能带来更多的爱。在家里,父母除了拥有对大女儿的爱以及大女儿给他们的爱,他们还将拥有对儿子(小女儿)的爱和儿子(小女儿)给他们的爱,原来的“家之爱”也因三个成员变为四个成员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大女儿呢,除了父母的爱和对父母的爱,还将拥有给弟弟(妹妹)的爱和弟弟(妹妹)对姐姐的爱。将来,大女儿还会拥有一般中国人很少拥有的侄儿、侄女的爱!她的现实世界和情感世界将变得多么富足!
  
  父母与孩子不是,也不应该是朋友
  
  很多人、很多书都在讲家长要和孩子做朋友。做父母的也会对孩子说:“爸爸妈妈是你的好朋友。”与这句话常常伴随出现的是:“有什么话、什么事要告诉爸爸妈妈。”既然是朋友,爸爸妈妈怎么有好多话、好多事不告诉孩子呢?既然是朋友,怎么大多数情况下孩子依了父母,而父母没有依过孩子呢?既然是朋友,怎么同样的话,父母可以说孩子,孩子却不能说父母,否则就被指为不礼貌呢?
  
  无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有多平等、多亲密、多和睦,你们仍然是两辈人,仍然是父子(女)、母子(女)关系。如果你们是朋友,让孩子如何理解真正的朋友关系呢?他怎么去区别友情与亲情?他将如何对待朋友?他会期望从朋友那里得到什么?他又会给予朋友什么?家长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孩子找到这些答案,而不是制造混乱。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