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儿童教育 > 优秀父母都一样 > 第 7 章 平衡权威、伙伴、向导、榜样四角色实用技巧
第2节 父母角色的平衡技巧及运用下篇

  要卖冰棍儿的孩子
  
  情境
  
  孩子11岁的时候,暑假里想自己做些事挣钱。孩子最爱吃冰棍儿,就想卖冰棍儿。孩子是个天真活泼、好动的男孩,爱幻想、倔强。父母都不看好这个想法,因为以孩子的能力和当时的情况,肯定会失败。此时,父母应该怎样平衡好家长的角色呢?
  
  分析
  
  遇到这种情况,有的父母会这样做:坚决不同意孩子的想法,给他解释为什么不能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告诉孩子他还小,等以后长大了可以尝试。如果孩子继续争取,父母也许就要失去耐心,说孩子不懂事或者太任性。
  
  这样的父母,在权威方面非常坚持原则,说一不二,不容商量。在伙伴方面,并没有很好地体察孩子的情绪、了解孩子的需求。在向导方面,没有什么指引,但 看得出来,对未来是不那么开放的,不愿意有不好的后果产生。家长树立的榜样就是,做事要考虑后果,我决定了的事不容更改,无论是好好地解释,还是打压、责 备,我的决定是对的,必须照着我说的去做。如果条件、时机不成熟,例如年龄太小,那最好什么都不要尝试。在这样的“对待”下,孩子会变得更加固执;会感到 自己被蔑视,没有得到信任和接纳;会让孩子不服气,寻找其他机会去实现自己的想法,并且为了避免父母打压,新的尝试都不告诉父母了,变得更加倔强、主意 大。


  
  还有的父母会让孩子去尝试。因为他们认为,不让他摔个跟头,他就不知道事情有多难,让他得点教训也好。于是答应孩子的请求,给他批发一箱冰棍,让他去 试吧。事实最终证明,孩子的想法确实太天真了。这样的做法听起来很好,但父母在权威方面完全放权,没有要求,也没有指导。在伙伴方面有些纵容,没有接纳和 陪伴。在向导方面更谈不上了。这样做的榜样是:好吧,你既然不听我的,我就不合作了,由你去,让事实证明我是对的你是错的。在这样的“对待”下,孩子肯定 会体验挫败,会懊悔自己的鲁莽、不听话;会失去信心和自信。孩子不但不会感谢父母给予的自由,反倒有可能觉得父母袖手旁观、幸灾乐祸。孩子会变得孤傲、冷 漠、不合作;虽然心中并不服气,但又不再有勇气去冒险和尝试,内心极为冲突。
  
  其实,父母完全可以选择平衡的第三种做法。首先问孩子想卖冰棍儿的原因都有哪些。不要问“为什么想卖冰棍儿”,这样提问有质疑的意思,也往往会影响孩 子的思维,只去给出理性的答案。若换个问法,问“原因有哪些”,孩子会给出多个答案,而且不仅限于逻辑的和理性的考虑,也许除了“挣钱”外,你可能会得到 诸如“好玩儿”、“想试试”等不同的答案。这些答案听起来肯定都很幼稚,但是,我们要的并不是客观、冷静的回答,我们要的是这些答案后面的动机和需求。 “挣钱”不是真正的目的,真正的目的是想发挥自己的能力、好奇、尝试进入未知领域、得到回报、得到鼓励和夸奖、证明自己长大了、证明自己的能力。这些目的 和需求是最基本的,它们可以通过卖冰棍儿的方式表现出来,也可能通过发明创造表现出来。在比尔•盖茨创业的背后,我们能找到这些需求、动机和目的;在胡适 发起白话文运动的背后,也是这些需求和动机。

  
  当我们发现了孩子真正的动机和需求后,真正的伙伴是帮助和支持孩子去满足它们。成功了分享喜悦,失败了,安抚、鼓励。真正的权威是给出具体的方法、规 则等指导孩子。真正的向导会指出孩子的真实目的,无论成功还是失败,肯定他的自主和尝试的精神,与他分析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为未来更好地工作做准备。真正 的榜样是冷静、理智、客观地应对和处理这个难题,同时热情地关心、接纳和帮助孩子。既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又给孩子留有余地,让孩子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自由活动、承担责任。在这样的原则下,父母可以选择同意孩子去卖冰棍儿,但是可以商量,由一箱改为从10根开始。如果孩子愿意得到家长更多的帮助,还可以 与他一起商量、演习广告、叫卖等事宜,甚至可以陪着他到楼下,或者在胡同口等着他(如果孩子要求陪伴的话)。无论冰棍儿卖完了还是没卖完,都与孩子一起总 结、分享经验和教训,问问孩子在这个经历中感受如何?有哪些新体验和新发现?有哪些快乐的事和哪些沮丧、恐惧的时刻?是否还想继续卖冰棍儿?还是有了什么 新的想法和主意?如果孩子写日记或者家长给孩子写成长日记,把这件事完整地记录下来,这是孩子迈出人生新一步的开始,值得纪念。
  
  “7岁了还摔碗,白活了!”


  
  情境
  
  7岁的女孩儿,因父母工作忙,与父母的接触很少。只有起床、吃饭、谈学习时,父母才与之有交流。一天吃饭的时候,她不小心打碎了一个碗,妈妈说:“都这么大了,7岁了还摔碗,白活了!”
  
  分析
  
  这个例子听起来极端,其实却极为常见,不要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家长,就是八十年代独生子女的家长,也会说出这种因“恨铁不成钢”而极其狠毒的话来。
  
  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母亲对女儿是有信任和期望的,她认为这么大的孩子是可以拿好一个碗的,没想到现实让她失望。她对女儿是有要求的,但是没有耐心,不 能容忍任何错误。她的情绪反应无疑是过激了,也许她加上了自己从其他事情或其他人那里得来的愤怒、鄙视、痛恨;也许这只是她的表达方式,她自己从小就是被 狠话责备长大的。她的一句话,否定了女儿7年的成长,也暗示了孩子将来的出息。孩子心中的不服是如此强烈,有可能反而刺激孩子努力创造一个自己的未来给父 母看,也就是所谓的激将法。女儿也有可能从此变得自卑、懦弱、惶惶不安。即便是前者,女儿也不易摆脱这种责备,“白活了”这三个字会经常出现在她的脑海, 尤其是犯了错误的时候,自己会狠狠地否定自己。


  
  妈妈的榜样是暴躁、极端、控制他人。女儿可能会警告自己,千万不要像妈妈那样。而且,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在与外人接触时,意识比较清醒,能够做到。 但是在与亲密的人互动时,例如丈夫、孩子等,意识比较放松,一定会重复母亲的行为,之后,又伴之以后悔和自责,因此更加愤怒、鄙视和痛恨,形成恶性循环。
  
  唠叨的父亲
  
  情境
  
  女儿从小到大,父亲不断地给她灌输人要努力,一定要进好学校、找好工作,与正确的人交朋友,才能上档次,等等。父亲问女儿最多的也是学习成绩如何?在 班里有没有当班干部?父亲对女儿说的话常常是“别玩儿了,学学英语,干点儿正经的”,或者“这孩子哪儿哪儿不好,以后少跟她玩儿”。父亲常常提起,某同事 的孩子如何优秀,拿了什么奖,或者考上了什么学校;某表姐多么的能干,进了外企,等等。父亲的这些话都不是真的有感而发,欣赏、表扬某同事的孩子或某位表 姐,是说给女儿听的,暗含着影响和树榜样的意思。
  
  分析
  
  我们可以看出,父亲在努力地做着向导的工作,他为女儿解释着未来、指点着未来,还不断地把真实的榜样呈现给女儿,暗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在权威上,他做得明显不够。他过问了成绩和班级生活,催促着学习,批评了孩子的交往,但是孩子没有听到具体的指点、帮助和建设性的意见。
  
  在伙伴上,虽然他时常与女儿交流,但女儿视此为父亲单方面的唠叨,根本不是沟通。因为父亲并没有问女儿是怎么想的,没有关注女儿的情绪变化,她愿不愿 意听。为什么不愿意听?她想听什么?父亲一片好心、热心和爱心在帮助女儿,女儿是否需要这样的帮助?她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很显然,父亲并没有去想这些。
  
  父亲的榜样是这样的:关注未来,但是焦虑地关注未来。种种的向往、惧怕、顾虑和担忧影响到他现在的态度和行为:谨小慎微、目的性极强、不敢放松、随 意。他的生活公式是“只有……才能在将来……”;他羡慕别人的成就,看到别人的优点,却不能去体察他人的感受;他很热心、热切,但是表达的时候又非常主 观、不会互动、不会沟通。
  
  女儿长大以后,内心深处非常自卑,常常觉得谁都比自己好。她在学校里当学生干部,帮助很多人,给陷入困难的学弟学妹讲道理,鼓励他们,却常常觉得自己 孤独无助。她与男朋友最后分手,都是因为她有时太主观、任性,例如,不分时间、地点地发短信、缠人。她与父亲的关系常常陷入极端,有时特别体谅父亲的一片 苦心,第一次拿工资就给父亲买了瓶酒,但有时又特别反感他的唠叨和对自己的指挥,下定决心搬出去住,远离父亲的控制。女儿做事也是左思右想,生怕出错。一 出错就会自责,并对他人极其反感,试着将责任转移到他人身上。女儿在外人看来漂亮、有气质、有礼貌、工作也不错,但内心矛盾冲突极多,活得不轻松,也不愉 快。

  
  没有当上的班长
  
  情境
  
  一个刚上初一的女孩儿,小学时活泼、快乐,学习成绩也不错,老师也很喜欢她。初中因为搬家,换了新的学校,一切都是陌生的,孩子表现得不太高兴、不适应。一天放学回家后,她告诉妈妈,自己当班长了。妈妈不太相信,与老师私下沟通后,发现孩子确实没当班长。
  
  分析
  
  此时,妈妈应该怎么办?为了女儿的自尊心,为了女儿的面子,有的妈妈会选择沉默,不去揭穿女儿说谎这个事实。选择这种办法,一般的母亲只能做到“装不 知道”,不能够做到像真的不知道一样。因此,虽然不说,妈妈会时常流露出担忧,会窥探或试探女儿,会话里话外地敲打女儿。这些反常的行为和态度是躲不过孩 子的“探测器”的。孩子的心极其纯洁,孩子的眼睛非常干净,她看得到、体验得到、感受得到这些反常。女儿会相应变得疑惑、好奇,但又不能直接问妈妈,因为 妈妈并没有明确表示,于是女儿会猜测。而由于母亲的暗示和敲打,她会感觉到一定是自己做错了什么,母亲才会怀疑和责备自己。于是女儿会慌乱、会自责、会委 屈、会愤怒、会抱怨、会失去自信和对他人的信任。显然,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很多家长会选择与女儿挑明了谈谈,教育孩子“勿以恶小而为之”,告诉女儿,不要撒谎:“虽然你可能是无心的,你很想当班长,但是要面对事实。诚实是非 常重要的品德。”这种办法会让女儿对诚实与撒谎产生深刻的印象,会明白父母对诚实的要求,会学会坦白地直面问题,但是同时,女儿的内心很可能会产生羞耻 感,她会后悔不应该对父母说这些话,放弃对父母的信任而增加对他们的戒备。她的向往和梦想会小心地不再向父母透露。这里,最重要的是羞耻感,因为女儿感受 到的耻辱是双倍的:没有当上班长以及撒谎。孩子的自责有可能进入潜意识,陪伴她很久,甚至一生。
  
  有些看过儿童教育方面书籍的家长可能也会选择与孩子谈谈,但他们不会批评孩子撒谎,而是与孩子探讨当班长意味着什么。不是每个人都能当班长的,不当班 长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父母也不强求你要当班长。你当了班长我们固然为你感到高兴,你不当班长我们也不会因此批评你或看低你。如果你真的很想当班长,那么 要努力在各方面都争取做到优秀,要增长很多能力,例如,组织领导力、带头吃苦的能力、承受压力和处理同学关系的能力,等等。他们会避而不谈女儿是否当班长 这个事实,不去指出女儿的对错,当然更不会责备她撒谎,但是确实让女儿明白他们并不在意这个事实以及他们对女儿当不当班长的态度。这个办法几乎很完美了。 我之所以说“几乎”,是因为这里就差一点点:他们想当然地认为女儿是非常想当班长的,以为女儿认为他们很在乎女儿是否当了班长。虽然表面看来,他们的推测 可能是对的,但是好的伙伴从来不会越俎代庖,替别人做结论。所以,家长找到女儿撒谎的真实原因才是第一步。

  
  女儿的谎言可能意味着不同的目的和需求。当了班长,也许能得到老师的关注和亲近;也许能够得到同学的重视和认可;也许能够实现自己对班集体的建议和期 望;也许能够因此不再惧怕某个或某几个同学,甚至能利用小小的权力进行小小的复仇;也许能够重获自信和快乐……当班长真的不是目的,这些才是。父母要找女 儿谈话,首先应该从这里入手,问的问题可以很简单:“当了班长,你最想做的是什么?”“当了班长,你注意到哪些新变化?”“当了班长你感觉如何?”等等。 女儿的谎言未必是道德品质上的不诚实,也许只是她的白日梦的现实版。所以,家长不妨陪伴她,把梦做完。这样父母就能看清楚女儿梦中的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 有着什么样的内容、布景和人物。接下来,如果有一些是现实中不用通过当班长就能实现的,那么父母可以引导女儿通过别的途径和努力去实现。如果有一些是不能 实现的,父母可以理解和同情女儿的情感和想法,帮助女儿正确表达,并引导女儿将精力放到其他事情上。如果家长能够这样做,女儿会得到最好的帮助、最善的陪 伴、最真的指引、最佳的榜样。
  
  缠人的孩子
  
  情境


  
  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周末最黏妈妈。可是有一个周六妈妈要去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必须得走,孩子哭闹着,说什么也不让妈妈走,姥姥姥爷怎么劝都没有用。 于是姥姥说“妈妈不走了”,妈妈也跟着撒谎。然后带孩子玩他最喜欢的积木游戏。等孩子玩得高兴,趁孩子不注意的时候,妈妈偷偷地溜走了。
  
  分析
  
  这个妈妈在权威方面做得很不好。向导也做得不好,既没有对孩子行为的要求,也没有对这些行为要求的解释,反而是说过的话不算数,一次次退让。作为伙 伴,虽然表面看起来家长对孩子是宽容的、耐心的、接纳的,但实际上,只有孩子哭了、怒了家长才让步,满足孩子的要求,但之后偷偷地溜走,带来更大的伤害, 这意味着欺骗和背叛。类似的情况几乎在每个家庭都发生过,例如,孩子不想去上幼儿园、孩子哭闹要某一个玩具等。面临这样的处境时,家长要明确一点:说过的 话是算数的,必须去完成。妈妈必须要离开家去开会、孩子必须去上幼儿园、这个玩具说不买就不买,至于原因,家长要耐心解释,尽量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去说。 讲故事、比喻等方式最好,纯粹讲道理的话孩子未必能懂。同时,要关注孩子的情感,“你是喜欢妈妈,想和妈妈多待一会儿吗?可以用别的方式来喜欢妈妈。” “你是担心妈妈不跟你在一起是不爱你吗?不是的,妈妈爱你,也想你。”“你是害怕吗?”“你是伤心吗?”“你是生气了吗?”等等。不要担心孩子把情绪表达 出来了会一发不可收拾。恰恰相反,只有让孩子把情绪表达出来,在家长的帮助下去处理好这些情绪,孩子才能真正学会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别人着想,懂事明理, 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这样的榜样是既讲理也讲情的,是真诚对待他人的,是自律自觉的,是爱别人的,也是有自己的行为准则的。

  
  家有留学生,如何做优秀的父母
  
  留学还是不留学,对很多家庭来说,这是一个大问题和大决定。如果你选择了留学,那么之后的“什么时候”和“去哪里留学”等更多问题就会扑面而来。
  
  我接待过形形色色的留学生来访者。其中来自澳大利亚和加拿大的留学生最多;有来自强大的美国,经济发达的日本;也有来自城市国家新加坡和较少有人提起 的俄罗斯。总之,从北欧到南洋、从富国到穷国都有。孩子们有的是高中就出国的,有的是本科、研究生才去的。早的有20世纪80年代出去的,晚的才刚出去两 个月就抑郁了。这些孩子(也有成人)的家庭背景多种多样,出国途径也不同,有公费的、自费的,也有交换学生。他们的求助方式也各不相同,有回国面对面求助 的,也有通过skype(网络即时语音沟通工具)远程咨询的。但大多数是家长陪同来的,而且几乎所有家长都会说同一句话:“没想到。”他们从没想到孩子会 变成这样,而留学生们呢,却恰恰相反,大多数都“想到了可能会……”。他们自己最了解自己所谓的“失败”的原因,而那些原因都是在出国前,甚至很小的时候 就开始形成了。
  
  家长和孩子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
  
  当然,这是些极端的例子。大多数留学生都成功地度过了这段时间,或者留在异国他乡,成为新一代移民,或者回国成为“海归”,重新适应祖国与父母。然 而,那少数的“极端者”给我们一个警示,就像很多人是从疾病痛苦中认识健康,从离婚挣扎中了解婚姻一样,他们的失败带给我们一些启发。
  
  我建议准备送孩子出国留学的家长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因为一旦孩子出国,你们的处境,尤其是孩子的生活环境会发生极大的变化。虽然在此之前有很多知识 的学习、语言的训练和当地文化习俗的了解,但是沙场演兵毕竟还是不同于身临其境的现实生活,仍然会有很多现实问题让孩子难以应对,因为一切毕竟都是全新 的、从未经历过的。这时家长的支持至关重要,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至关重要。而此时偏偏沟通的方式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面对面沟通变成纯语音(电话) 或纯文字(信或者电子邮件)形式的沟通。即便是有skype或其他的语音聊天工具,也仍然是虚拟的,不是现实的。这个挑战是家长和孩子都需要去耐心地面对 的。
  
  鼓励孩子自己作决定
  
  当孩子留学在外时,作为权威角色的父母此时可能帮不上什么具体的忙,尤其父母不了解孩子留学所在地的具体情况、国情时,千万不要给太具体的建议。父母 的建议是基于国内的文化背景、人际交往的公允规则和定义以及经济、社会的条件,可能与孩子的处境大相径庭。所以与其给一些风马牛不相及的建议,造成误导或 让孩子不满,还不如承认自己也是无能为力,鼓励孩子自己作决定。

  
  在精神上鼓励孩子、在价值观上引导孩子
  
  此时向导的作用不能丢,因为无论是哪国人,人类还是有一些共同的准则和理念的,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坦诚是一切沟通的基础”,等等。父母应在精神上鼓励孩子,在价值观上引导孩子。
  
  给孩子更多的耐心、谅解和宽容
  
  作为伙伴,此时家长需要给孩子更多的耐心、谅解和宽容。当孩子畏难、退缩,想回来的时候不要断然拒绝,更不要以“已经花了那么多钱”、“已经耽误了那么多时间”、“你回来就哪儿也去不了了”等为由拒绝,而是要拉开距离看问题。
  
  首先与孩子一起分析畏的是什么“难”。是真的没有应对办法了,还是只是情绪不好。其次要告诉孩子,在实在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一定要告诉家长,家长是理解 的,也愿意让他回来。父母不要担心做了这样的承诺会让孩子很轻易地就真的回家了。如果父母对孩子连这样的信心都没有,当初就不该让孩子去留学。有的时候你 拿出破釜沉舟的勇气,反而能背水一战,绝处逢生。但也有很多时候,内外交困,没有出路,也没有退路,往往更容易让人崩溃。父母所能做的就是让孩子体会到, 无论他遇到多难的事,你与他在一起。此时,父母与孩子的交流不应该聚焦在“回来还是不回来”、“放弃还是不放弃”上,而是放在“你遇到了什么困难?”“你 需要什么样的支持?”“我们能做些什么?”“会有些什么新的办法?”等建设性的提议上。而且父母与孩子都应意识到,即使在国内,每个人的生活也会遇到一些 问题的。遇到问题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斩断了孩子的心理后路。
  
  适应孩子不在身边的日子
  
  孩子留学在外,对家长、对孩子都是前所未有的变化,都会遇到从未经历过的挑战。作为榜样,家长更应该首先冷静、审慎地去应对问题,而不是焦虑、担忧或 被动、失望。此时家长首先要平衡自己的生活,适应孩子不在身边的日子,寻找新的活动或乐趣,而不是沉浸在思念中,纠结于对往昔孩子在家时的回忆中。否则孩 子也学不会向前看,不能坚定地去面对新生活。有时父母希望孩子回来不是因为孩子受不了了,而是自己受不了了。
  
  小心你的想法,因为它会变为语言。
  
  小心你的语言,因为它会变为行动。
  
  小心你的行动,因为它会变为习惯。
  
  小心你的习惯,因为它会变为性格。
  
  小心你的性格,因为它会成为你的命运。
  
  教育孩子之前先后退一步,检视自己
  
  过去有一句话很流行,就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可是我们往往发现父母的“心”固然可怜,但有些父母的言行却也非常可厌,甚至可恨。现在也有一句话很流 行:“孩子的问题大都是父母造成的。”请你仔细想想,其实也并非全然如此,因为“孩子的成就也大多是父母造成的”。把一切责任都推给父母固然不可取,但是 忽略父母在孩子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孩子童年时期的重要作用,那也是要犯重大错误的。
  
  希望本书能让父母们在教育孩子之前先后退一步,检视自己。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多多检查一下自己的“四个角色”是否用得综合、平衡、恰当。至于在扮演每 个角色时如何做得更好,可以学习其他专家的方法,也可以参考其他“成功”家长的经验,也可以根据自家的情况自创自己的方法。重要的是,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首 先想清楚:我们是谁?我们能做什么?我们应该并喜欢做什么?其次,才是我们怎么才能做到?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