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综合其他 > 中国刻不容缓:拯救我们的道德 > 第 2 章 盛世忧思——我们的心灵怎么了
第6节 商德底线:食品安全的背后是人性良知导读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关于商业道德,有这么一个故事。
  
  古代发明杆秤的人,在秤杆上安了十六颗星,其中有三颗星的边上分别刻了三个汉字——福、禄、寿。用秤的商人卖东西给顾客时,如果短秤一两,则刚好少在刻了“福”字的那颗星上,意味着无“福”;缺二两,则无“福”失“禄”;少三两,则无“福”失“禄”且折“寿”。折寿被古人视为是最“恶毒”的诅咒,所以后来人们称不够分量的秤为“短命秤”。我们的传统文化,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醒商人要讲商德,要时刻不忘“商道”。
  
  中国有着悠久的商业与贸易的历史,几千年的中国传统社会,商业集市长期存在,自然,商业道德也是中国传统道德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上面这个故事中,其实也反映出了中国传统商业道德的一个最基本标杆:诚信无欺。
  
  “诚”是中国儒家道德文化中极其重要的内涵,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国商业伦理道德不可避免地受儒家文化思想的浸润。又比如“信”与“义”,也是中国儒家文化中的道德标准和为人处世的行为基础之一,因而中国传统商业道德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重义轻利”。“仁中取利真君子,义内求财大丈夫”,“财自道生,利缘义取”……这些中国人过去津津乐道的经商警句,反映了中国传统商业道德的基本价值观。但在今天,我们不能不直面的一个问题是:当代中国商人在商业道德与伦理方面,这种基本的价值观还有多少?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