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职场励志 > 风雨北大 水木清华 > 第 3 章 清华:这里从工字厅说起
第8节 在民族危亡之中下篇

  钱钟书毕业时,清华有意挽留他读硕士,被他谢绝。当时,学潮屡屡,清华几乎无法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实际上,钱钟书不属于以身纾难的斗士,但无数家破 人亡的故事,不可能不郁结在他惆怅的心里。在他和杨绛的婚礼上,人们见到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杨荫榆,她是杨绛的三姑,因为反对学生抗日示威, 被鲁迅痛骂,直指为汉奸,具有荼毒心肠。全面抗战爆发后,杨荫榆拒绝与日本合作,时常去日军司令部抗议日本暴行,杨荫榆用日语怒斥他们,最终被推入河中射 杀。
  
  “一•二九”学潮前夕,钱钟书带着从清华肄业伴读的杨绛,告别动荡不安的祖国,去英国牛津深造。他们乘船离国的一段,化作《围城》开篇的一章。但同样是出国留学,乔冠华和钱钟书截然不同,乔冠华洋溢着革命激情。
  
  1935年,清华哲学系毕业生乔冠华,经金岳霖教授推荐,远赴德国。两年后,乔冠华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到灾难深重的祖国。金岳霖写信请他来西南联大教书,但乔冠华已决定作别学者生涯,以笔为枪,鞭挞法西斯。为此,他与清华哲学系同学胡乔木,并称“南北二乔”。
  
  中学时代的韦君宜,在日本度暑假,两年后,她也汇入了清华哲学系。
  
  在同学们的催促下,这位见了男生连话都不敢讲的女孩子,稀里糊涂地加入了“清华现代座谈会”,与老气横秋的中文系学生蒋南翔一起,编入哲学组。那时 候,韦君宜还不知道,蒋南翔是共产党。他告诉女同学,中国红军已经渡过黄河,如果跟日本人打起来,苏联红军可以把拖拉机统统改成坦克,来支援中国。
  
  1933年早春,日军攻打古北口长城。清华工学院院长顾毓秀教授,先是为张学良赶制出8000个防毒面具,随后又为傅作义赶制出10000个。 1935年,清华航空工程教授王士倬设计的实验风洞,秘密竣工,这是中国人自己建造的第一个飞机风洞,也是蒋介石厉兵秣马的一个组成部分。为赢得秘密军工 建设的时间,蒋介石决计委曲求全,放弃华北的部分驻防。
  
  那个时候,清华是唯一一个对中日战事表现出远见卓识的学校。它果断停建了规模庞大的文学院大楼和法学院大楼,节省下来的40万元基建款,转投长沙,在 岳麓山秘密购买土地,筹建清华分校,作为华北战事爆发后的退路。可以这么说,没有清华这一步,两年后清华、北大、南开合组“长沙临时大学”,不会有落脚之 地。
  
  1935年冬天,日本人策动汉奸,提出“华北自治”。国民革命军第29军军长宋哲元,召集谈话会,命令教育界免开尊口。与会者惶惑不安,惟北大文学院 院长胡适挺身而出,措辞激烈地反对自治。胡适还不知道,蒋介石已指令宋哲元、章士钊、曹汝霖,满足日本人的要求,组建自治机关。于是,“一二•九"学潮爆 发了。


  
  12月16日,学生们举行规模更大的“一二•一六大游行”,宋哲元要大刀队去阻止学生,士兵们哪里忍心用砍日本人的刀去伤害徒手的学生,他们只好用大 刀背儿,推搡学生,以减轻伤害。即便如此,胡适还是发表了《再论学生运动》,强调开明的政府应该努力做到让青年人心悦诚服,不应该摧残任何监督政府的势 力。他谴责第29军伤害学生,是绝对不可饶恕的野蛮行为,是军队的耻辱。
  
  12月24日早晨6点,清华大礼堂门前,梅贻琦校长和叶企荪教授目送着南下宣传救亡的学生们远行。这些学生在南京散发反蒋传单,被捕后逐返北京。他们后来才知道,叶教授密派体育教师沿途打前站,他们被捕后,又是叶教授托朋友斡旋,才使大家返回清华。
  
  此时,清华学生看到范长江写的《成兰纪行》,得知红军已结束“长征”,完成了从南向北的撤退转移。但他们不知道,不久后,清华也将有一次长征,路线刚好与红军相反。他们将穿越广大的国土,从北京绕道湖南,然后再次南撤,在云南度过八年时光。
  
  1936年年初,顾毓秀院长未雨绸缪,他动用20列火车,向武汉转移清华财产。与此同时,宋哲元派500名宪兵闯进清华,抓走蒋南翔和姚依林,随后他们又被清华学生抢了回来。

  
  当晚,宋哲元指挥3000将士,把清华园包围得水泄不通,一部分士兵抱着机关枪,跳墙而入。但蒋南翔已躲进锅炉房,由工友掩护;姚依林藏在清华文学院 院长冯友兰教授家;韦君宜躲在清华中文系主任朱自清教授家。此时此刻,幅员辽阔的华北,真的像蒋南翔说的那样,再也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于是,更多的 人投入救亡,以图强国济世。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兵谏,扣留蒋介石,全国一片惊慌。大批大批的群众走上街头,强烈要求处决张杨,还权于蒋。朱自清愤怒以极,怒斥张、杨胡乱动作,帮了日本人的大忙。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