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综合其他 > 史上最牛思想史 > 第 10 章 奥古斯丁——一代圣贤(上)浪子回头金不换
第5节 第五章

  五
  
  公元384年秋,奥古斯丁动身前往米兰。一到米兰,他就去拜访当时闻名于世的米兰主教安布罗斯。这位主教绝非一般人物,他也是基督教圣贤级人物之一,号称圣安布罗斯,作为一名宗教政治家,其最重要的贡献,是将教会的实力急速扩大,达到了和世俗政权分庭抗礼的地位,是基督教屹立于权力之巅的大功臣。
  
  奥古斯丁的这次拜访,倒不是求教,也不是去寻求真理,更不是奉承拍马,纯粹只是出于礼貌。在迦太基的时候,奥古斯丁满怀希望的去拜会摩尼教主福斯图斯,得到的却是彻底的失望,这次他没有抱任何希望,却给他带来了意想不到的收获。真乃有意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
  
  安布罗斯不仅形象好,而且谈吐典雅,学识渊博,待人热情,虽位高权重但十分谦虚,这一切给初来乍到的奥古斯丁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他心里甚至暗暗觉得,这不就是自己心目中的父亲应该有的形象吗?
  
  出于对安布罗斯的好感,奥古斯丁决定去教堂听他布道。
  
  刚开始,对于奥古斯丁来说,去教堂是形式大于内容,主要目的是去欣赏安布罗斯的风采,但在不久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这就像女人开始都知道男人的情书和鲜花不过是一种形式而已,但最后大多会被其打动,正所谓量变引起了质变。
  
  在安布罗斯的热情关怀之下,奥古斯丁从纯粹来打酱油变成了热心观众,他积极研究圣经内容,思考生命的意义。没过多久,奥古斯丁便宣布脱离摩尔教。照着常规剧情发展,奥古斯丁这就该投入基督的怀抱,成为上帝的忠实信徒了。但生活往往比电影更精彩,因为奥古斯丁什么决定也没做。
  
  那么这是为什么呢?你已经抛弃了摩尔教,已经相信了圣经的内容,而且还有一个亲如父亲的安布罗斯,你到底还在犹豫什么?
  
  这个原因说出来实在有点不好意思,因为我舍不得女人……
  
  基督教义不允许同居,更不允许滥交,可奥古斯丁是个情欲高涨的男人,生活中绝对不能缺少女人,按照他自己的话说,“担心没有一个女子的拥抱,生活太痛苦了!”
  
  所以奥古斯丁虽然已经无限接近于基督教,但就这么放弃伴随了他这么多年的爱好,实在是有点不忍心啊!
  
  所谓由俭入奢易,有奢入俭难,已经体会到了男欢女爱的妙处,已经品尝了新鲜刺激的快感,虽上帝在召唤我,真理的光辉在熠熠发光,但我怎么舍得就此放弃?
  
  向往真理和沉溺肉欲之间的矛盾在这一刻达到了巅峰,奥古斯丁发现自己的这个老冤家不但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反而愈老弥坚,越战越勇,越来越不把他放在眼里,轻蔑地冲着他冷笑“我就是要折磨你,你又能奈我何?”
  
  一方面他内心积极向往真理,一方面又摆脱不了肉体的诱惑,他的内心变成了两者的战场,这两个家伙势均力敌,丝毫不顾忌奥古斯丁这个做主人的感受,肆意大打出手,弄得他内心痛苦万分,内心浮躁,脾气极坏。这就像清末日俄战争的主场在中国境内一样,日本俄国打完了战,拍拍屁股走人,给中国留下的是满目苍痍,是老百姓的痛苦和血泪。
  
  女人?真理?女人?真理?到底是要女人,还是要真理?
  
  正当这个关键的时刻,还是安布罗斯的一句话让他醍醐灌顶,“如果你丧失了灵魂,那么纵使你得到了整个世界,对你又有何益处?!”
  
  “是啊,多经历几个女人又能怎样?赚的多又能怎样?吃的好住的好又能怎么样?如果我连灵魂都没有了,如果我沦落为了欲望的奴隶,如果我连自己的内心都无法掌控,那么我活在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意义?”
  
  奥古斯丁突然之间醒悟了。他终于开始深刻反省自己的前半生,为自己曾经纵情声色、放浪形骸的生活感到羞愧,并决意改过自新。既然已经真正觉悟,那马上采取行动也就是理所当然了,奥古斯丁马上做了三件事:
  
  加入基督教,告别情妇,辞职。


  
  这一年,奥古斯丁三十三岁。
  
  内心得到宁静的奥古斯丁爆发出了惊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他首先借用新柏拉图派普多提诺的理论,解决了困扰他自己,也是当时困扰基督教最大的难题:恶从何而来。
  
  按照普罗提诺的理论,这个世界分为两端,一端是光明,那儿全是真善美,另外一端是黑暗,是光明照不到的地方,所有恶的玩意都在那儿。要在黑暗这端寻找真理,那就好比在沙漠里面寻找美人鱼,在海洋里寻找东北虎,在演艺圈寻找真情,在北京、上海寻找廉价房……
  
  而黑暗与光明,正来源于创造世界的过程,这个过程由三个阶段组成,第一阶段是创造理性世界,第二阶段是创造了灵魂,第三阶段是创造了感官世界。理性最光明,感官最黑暗。
  
  按照这个理论,我们就明白了,世界上之所以会有恶的种种现象,那是因为我们的灵魂还没有感受到理性的光辉,依然在肉体的感官世界里沉睡。如果有一天灵魂觉醒了,开始向往理性的光明,那么这个恶就会渐渐消失。正如被阳光照到的角落,黑暗将无处遁形一样。
  
  到这里似乎善恶来源的问题已经接近解决了,之所以说是接近,是因为还存在最后一个也是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恶到底是不是上帝创造的?这个问题不解决,对于基督教来说,前面一切的理论推理都是白搭。上帝要是会杀人放火,基督教还有存在的价值吗?

  
  六
  
  奥古斯丁解决了这个问题,他提出了融合新柏拉图和基督教圣经的全新三位一体理论:上帝、真理、万物。
  
  这部分内容属于宗教哲学,原文读起来是枯燥无比,晦涩难懂,但可以归纳成相当简单易懂的一句话:宇宙间存在的各种真理皆为上帝所创造,与上帝同在,而上帝他老人家又通过这些真理创造了世间万物。
  
  恶?对不起,这是什么玩意?根本就不存在!恶从来就没有被上帝创造出来过!之所以有种种杀人放火的坏人存在,那是因为他们还没有掌握到真理!恶只不过是善的缺乏而已!
  
  奥古斯丁进一步解释了圣经的内容,使之变得合理和容易让人理解。上帝创造了人类的祖先,亚当。亚当因为吃了伊甸园中的苹果,导致意识中恶的一面产生,然后这个恶遗传到了后世的子子孙孙,因此每一个人一出生,意识里就带有恶的成分(原罪),这个恶可不是上帝创造的哦,完全是因为亚当馋嘴酿成的恶果!
  
  因此作为世间万物中的一分子,人类,只有通过信奉上帝,才能消除罪恶,追求到真理,得到真善美。
  
  那么信奉上帝有什么好处呢?上帝总不会给我们吃,供我们穿,再出钱给我们买房吧?


  
  这个当然是不会,但活着的时候没什么实际好处(精神好处还是很多的),死后好处可是大大的有!
  
  只要你信奉上帝,死了之后,就可以顺利步入天国!天国是什么?那是一个充满了幸福快乐,自由自在的好地方啊!跟天国比起来,什么北京上海的私家别墅,什么马尔代夫黄金海岸,什么玛莎拉蒂郭美美,全都是浮云!彻底的浮云!
  
  至于这个天国是真的有,还是可以有,我就不做回答了。
  
  但奥古斯丁对此一定是坚信不疑的,相比较天国的无尽幸福来说,区区几个或者几十个甚至几百个世俗女人的牵绊,算得了什么!
  
  追求真理,追求真善美,信奉上帝,最终步入天国,这才叫人生的意义!
  
  接着,奥古斯丁再接再厉,又解决了困扰基督教的另外一大难题:世界的起源。
  
  按照《圣经•创世纪》的说法,上帝创造了宇宙万物,这就是世界的起源。单从字面上看,这种说法似乎找不到什么破绽,但其实这里隐含着一个非常大的问题。
  
  那就是,上帝在创造万物之前,他在干什么?
  
  这其实也是科学上非常高深的一个问题,在宇宙万物出现之前,时间是否存在?

  
  曾经有人试图解释这个问题,说上帝在创造万物之前,在为那些怀疑他的人造地狱。这个解释就实在是太无聊,太阴暗了。
  
  奥古斯丁给出了令人信服的解释:“上帝是永恒存在的,他根本不存在于时间的范畴之内,时间对人而言,是天地形成之后才开始的,可是上帝就一直存在着,无所谓过去和未来,永远都是现在。”
  
  如果我们拿今天的科学观点去解释,奥古斯丁的这个说法也有些道理。现在我们知道,宇宙起源于大爆炸,将死于最后的萎缩,这中间的过程,便是时间。那么在大爆炸之前,和萎缩之后,时间其实是不存在的。
  
  所以,天长地久真的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而已。
  
  一千多年以后,一个性格腼腆、特爱琢磨的年轻宅男读到了奥古斯丁的时间理论,大为叹服,据此提出了一系列独到的观点,一举成名。谁知日后这小子不但不懂知恩图报,反而与人联手,推翻了屹立千年不倒的基督教理论大厦,奥古斯丁多年的心血就此毁于一旦,活生生上演了一出“农夫与蛇”的故事。这个没良心的白眼狼便是一代宗师笛卡尔,而与他联手的那位,是另外一位宗师,名叫培根。
  
  奥古斯丁虽然之前也号称教授,但他根本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作品,大把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到泡妞上去了。反倒是在辞职之后,内心被压抑许久的天赋倾泻而出,短短几年时间,他就完成了一系列名垂千古的著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他的自传体回忆录《忏悔录》和基督教的历史巨著《上帝之城》。
  
  《忏悔录》写的是奥古斯丁年少时种种上不了台面的勾当,和各种各样阴暗的想法。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不就是把年少时那些偷鸡摸狗的事写出来吗?实际上这事还真没那么简单。
  
  大凡一个人成名之前,难免会做些上不得台面的勾当,没办法,为了向上爬,不动用一些非常手段是不行的,所谓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嘛。这其实也无可厚非,但关键是看成名之后的表现。
  
  八代贫农出身的朱八八在当了皇帝之后,曾考虑认理学大师朱熹当祖宗。他的儿子朱棣也不甘落后,亲娘都不要了,非说自己的亲妈是马皇后。
  
  一个名人敢于坦白自己的丑恶,是一件极具勇气的事(恶意炒作除外),对于一个名人来说,好与不好都会被放大无数倍,他会被放在大众的聚光灯下,每根毫毛看起来都像大腿那么粗。
  
  其实不光是名人,普通人同样会掩饰自己,目的可能是怕别人不喜欢自己,也可能是为了让别人喜欢自己。总之,为了在这个社会里生存,带着面具几乎是不可缺少的,面具下的丑恶,只能让自己知道,也只敢让自己知道。
  
  因此敢于写《忏悔录》的人实在是不算多,数来数去,也就只有法国的卢梭和俄国的托尔斯泰寥寥数人。而且还全是西方外籍人士,枉我泱泱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史,敢于剖析自己丑恶一面的,数目似乎是个零,粉饰太平,颠倒是非,把黑说成白的倒是数不胜数。
  
  而奥古斯丁,是人类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作为第一个有此勇气敢吃螃蟹的人,我敬佩他,敬佩他的原因是我自己也做不到。
  
  如果说《忏悔录》主要体现的只是奥古斯丁个人的魅力,那《上帝之城》的对于社会的影响可就大得多了,日后教会势力能在西方大大超过世俗政权,这本书绝对是功不可没。
  
  在《上帝之城》这本书里,奥古斯丁为我们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自从人类降生以后,上帝接着创造了两座不同的城:上帝之城和人间之城。这两座城在最后的审判日之前是重合在一起的,待到审判日之后就会分开。到那个时候,凡是被上帝选中的,那些虔诚善良的人们,会重新复活,进入上帝之城,这是一个充满了幸福、快乐、自由的极乐天国,这些人会和上帝一起,过着永恒不变的幸福生活。
  
  而那些被上帝抛弃的邪恶奸佞之徒呢,倒也会复活。但他们很快就会发现,这个活着还不如死了好!因为他们会被发配到人间之城这个罪恶王国,和魔鬼一起遭受万劫不复的惩罚!
  
  基督教会作为上帝之城在人世间的代表,拥有发放进入天国通行证的特权,因此,人们必须绝对服从教会!
  
  国王的话不服从,最多也就是被砍头吧?砍头算个鸟啊!只要我听从教会的号召,到时候我照样可以复活,照样进天堂,照样长生不老,永享幸福安康!倒是你国王,哼哼,别看你今天闹得欢,小心将来拉清单!
  
  今天的我们,特别是生活在社会主义无神论下的我们看这个故事似乎会觉得很荒谬可笑。但事实上,中世纪的教会正是依靠这个作为武器,一步一步打败世俗政权,最终攫取了权力的最高宝座。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公元430年,奥古斯丁带着满足的微笑,安然离开了这个世界。除了把自己的图书赠给教会之外,没有立任何遗嘱,因为早已功成名就的他既没有留下一男半女,也没有给自己积攒一分钱的财产。
  
  这一年,奥古斯丁七十六岁。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一生应该是这样度过的: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