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2节 哈佛笔记,解构经济

      大学是知识精英汇聚之地,哈佛更是学术骄子的殿堂,而哈佛经济学系则享有重中之重的美誉。所以当我偶尔结缘《哈佛经济学笔记》(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版)一书的作者陈晋女士并承蒙惠赐奇书,就不能不好奇地一睹为快。但是说句老实话,若是蓦然在书架上看到这本书,我就很有可能会错过机缘,不想去拜读,因为封面上的噱头赞语,极不合我的胃口:
  
  “弄清美国主流在思考什么,对中国非常重要!”
  
  “中美之间即将迎来甜美蜜月还是经济大战?”
  
  “中国学者对哈佛经济学精英的一次‘探营’”。
  
  好在我这人还有一个先阅读前言与后记的习惯,于是便开始喜欢作者的文字。原来作者还是记者出身,曾为国内财经媒体写过《哈佛笔记》专栏。她在前言里说,“还有一个偶然使《哈佛笔记》成为可能:我家正好住得离哈佛校园很近”。后来有缘进一步接触了解到作者的背景,我发现此言不仅不虚,而且还是刻意的轻描淡写。她嫁给的老公,居然就是哈佛经济系里德高望重的理查德•库珀老教授。她在后记中还曾提及希望学生们“不要‘随大流’、更不要‘曲线救国’、‘身在曹营,心在汉’,做一个纯粹的人,简单而充实”。这就更加凸显了封面用语上的唐突。“探营”二字,岂可戏言。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书里有哈佛经济系众多著名教授,不仅笔录了他们课堂上的真实教学内容和手段,更是在字里行间传神地透露出这批大师们的人物性格。集中泼墨刻画描写的是三位经济学界的巨子:格利高里•曼昆(N.GregoryMankiw),劳伦斯•萨默斯(LawrenceSummers),以及马丁•费尔德斯坦(MartinFeldstein)。
  
  曼昆的经济学基础课“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哈佛本科生追捧的热门课,有上千名学生注册听课,我大儿子前年也是其中的一员。这次读书留给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是他的理性与幽默并存。作为保守主义经济学家,他曾受雇于共和党执政时期的小布什总统。出于经济学家的理性思考,他于2004年担任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时,建议总统提高汽油税,被讥讽为是一个“古怪的想法”。而后来在竞选总统连任时,小布什恰恰是利用民主党候选人支持提高汽油税的主张,以“有些人的想法很古怪”为题,制作了大量的广告来攻击对手,收买民意。可见曼昆的理性是多么的可爱与不合时宜。而他幽默的一面,也可以充分体现在他居然邀请一位擅长喜剧表演的经济学家来客串,帮助自己结束这门课程的最后一次讲课。这位身穿便装的年轻人面对上千名曼昆的学生说:“经济学家喜欢考虑边际效应,所以他们一个一个地买橘子”。“微观经济学家经常对个别事情判断失误,宏观经济学家对所有事情都判断失误”。

  
  萨默斯年轻有为,才华出众。既担任过财政部长,又担任过哈佛大学的校长。也因其锋芒毕露、口无遮拦,引起很多非议,成为哈佛大学历史上(健康原因除外)任期最短的校长。重返哈佛讲堂以后,他开设了一门全新的课程,题目是“全球化的内容:问题、角色和决策”。饶有趣味的是,他在结束这门课程的总结时说过的话:“在这门课里,我要强调的是冷静、理智、客观地分析任何一个政策可能导致的各方面后果,而不是被冲动和激情所左右”。不知道这是他对自己人生总结之后有感而发、赠送给青年学子的箴言,还是更加凸显出,即使有这样理性头脑的他,在实际工作中依然会由于性格使然,无法掌控好自己的嘴巴,仍然有可能导致“祸从口出”。
  
  费尔德斯坦和库珀一样,是哈佛经济系里70岁上下德高望重的老教授。所不同的是,“库珀多次服务于民主党政府,费尔德斯坦则是坚定的共和党派”。“政见常常相左,但他们严谨的作风、求实的态度是一样的”。所以费尔德斯坦在担任里根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时,“他并没有因为服务于里根政府而赞同其大量的财政赤字”。正是因为对于美国政府赤字严重、债务累累的忧虑,使他“越来越担心美国的经济”,他说“他希望今后的事实证明他过分悲观了”。
  
  这次阅读《哈佛经济学笔记》我才知道,费尔德斯坦给本科生开的这门“美国经济政策”课程,以往是和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的杰弗瑞•里布曼教授联合主讲的,后来里布曼教授成了奥巴马总统管理和预算办公室的第二号人物。他到白宫上任不久,我还有幸在国会大厦里听他出场介绍过情况,当面攀谈寒暄了几句,以同在肯尼迪学院共过事为由,套了一番近乎。他和费尔德斯坦这种不同党派的学者一道来主讲哈佛经济课程的实例,更加展示了哈佛的学术兼容及其魅力。虽然我没有坐进哈佛经济系的讲堂听课,闲翻一下《哈佛经济学笔记》,也算领略了一番那里诱人的学子生活。
  
      我之所以称这部书为奇书,是出于以下的缘由。作者以其老道的记者笔墨,展示了哈佛经济学家们的集体风采,介绍了大师们各自的基本观点。随着诱人的文字,我急切地翻阅着每一个章节,以为困扰世界经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都可以在大师们手里迎刃而解。不料读到后来,竟是各派林立,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好端端把一个经济学科化解于无形。作者还在前言里总结道,“书中包括我对经济学的理解和反思。经济学不是万能的”,“经济学也有局限性,有些问题是其他学科对人们更有帮助”。“我希望带着批判性的眼光,‘进得去,出得来’”。于是乎,这一进一出,岂不是有了一点文学解构经济的味道。

  
  2011年2月21日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