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曾国藩的奋斗序

  爱默生说过:“伟大人物最明显的标识,就是他具有坚忍不拔的精神,不管环境变化到何种程度,他的初衷和希望,仍然不会有丝毫的改变,而终至克服障碍,达到企图的目的。”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著《春秋》,屈原遭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乃修《兵法》,韩非囚秦后著《说难》、《孤愤》。磨难不是成功的必备条件,却是能让成功历久弥新的保鲜剂。它能让人性中畏惧、怯懦的一面统统去见上帝,留下令人敬服的坚忍、稳慎、宽厚、圆通、勤俭等品质馨香百世,遗泽万年。
  
  一部长篇巨制的历史小说《曾国藩》深得读者追捧,一版再版,弄得洛阳纸贵。各种版本的《曾国藩》雨后春笋般涌现,图书、录像、演讲及电视节目不一而足,无一不吸引眼球。“曾国藩热”的背后不单单是因为他的成功,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不乏成功的范例;也绝不是因为网络媒体的炒作,被炒作的成功人物成千上万,能持久不衰的凤毛麟
  
  角。曾国藩所具备的正是这个时代所稀缺的一种精神——坚韧,将他的成功突显得光芒四射。
  
  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时代主题在变,我们的精神诉求也在变。我们常感叹生存太艰难,成功遥不可及。我们企盼成功,可我们有太多难以克服的人性缺陷,也有太多的现实阻碍。当希望反复跟我们捉迷藏时,有人会知难而退,有人会彷徨迷茫。我们需要一壶心灵疗药,来拯救我们被现实挫得遍体麟伤的自尊心。曾国藩从草根到晚清重臣的奋斗史,希望能
  
  给正在向成功迈进的奋斗者们一些感动。
  
  人性有很多弱点,如贪婪、虚荣、刚愎、自以为是、好色等等,成功者与失败者的最大差别在于能否战胜这些弱点,并不断自我完善。拿破仑曾说过:“我是我自己最大的敌人,也是自己不幸命运的起因。”一心希望“补天有术”的曾国藩遭受了现实的重重撞击后,如果就此遁世,或庸碌一世,曾国藩就不会有比奔忙于职场的你我有更多值得称道的成功经
  
  验,一百年后的他想必不过是曾家牌位上的一个念想而已,但恰恰是他这个无背景、缺后台、少依靠的“草根王”,在历史的天空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享受了同辈人难以企及的崇高赞誉。
  
  任何时代都有它独特的机遇,和平时代有李白和朱熹这样的文人学者,乱世纷争造就了李世民、成吉思汗这样的千古帝王,经济改革时代迎来了比尔•盖茨、李嘉诚这些超级富豪。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对倔强而坚韧的曾国藩却是莫大的机遇。这种机遇对天下众生是平等的,共赴这场战役的战将不下千人,但这个毫不起眼的乡下小子,没有方外高人的指点,也没有任何值得称道的先天优势,凭着激情、勤奋和普通人的聪慧,通过不断完善自我,成就了羡煞旁人的“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事业,成为令人景仰的“大清圣哲”。


  
  曾国藩的一生可谓步步惊心,险象环生,但无论是官场上的惊涛骇浪,还是战场上的凶险难料,他都能使出处变不惊、处惊不乱、处乱善断的必杀技,逢凶化吉,化险为夷。其间没有神机妙算,没有天降奇缘,唯有坚韧才是这解危脱困的不二良方。
  
  古人为师,术业有专攻。军事家孙膑授弟子以行军对阵之法;学问家朱熹教弟子以典籍诗文之奥;政治家周公传弟子以得势安尊之秘。而曾国藩德为人先,行为世范,他的“政绩、道德、文章远胜同辈”,入室弟子人才济济,在政治、学问、军事各方面独领风骚近百年;私淑弟子更是名人辈出,散布各行各业,他不仅是一字之师,一室之师,一行之师,而是
  
  万世各业之师,因而一百年后仍然备受追捧。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曾国藩虽不曾坐馆授徒,却不拘时、不拘地、不拘形式,于言谈之间、书信之内,遍布为人处世之道,道德文章之法,攻袭应对之略。有志于学者,承了他桐城派学风;有志于军事者,习了他结硬寨、打呆仗的步步为营之法;有志于为官者,学了他知雄守雌的忍辱求荣之计;有志于修身者,有了他“一日三省吾身”的静坐慎独功夫;当
  
  然,但凡是人,都可学他进退自如的为人处事之道。贫者可知足常乐,富者可传承永久。弟子们各取所需,展其所长,在实践中历练,在历练中成长,因而高足数不胜数。
  
  斯人已去,遗泽仍在,曾国藩的智慧,既有乱世安身之道,亦有太平盛世处世之方,受其润泽者,延绵至今。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