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官场财经 > 货币是个什么东西:钱无罪,但洗不干净 > 第 3 章 每一条“真理”都是权宜之计——货币掠夺说明书
第7节 启示录:钱注定越来越不值钱

  对于战争终结了金本位的说法,我始终持有怀疑的态度。
  
  一些人认为战争消耗了大量的金属资源,导致了金属货币时代的终结,但两次世界大战所使用的上千种军备中,没有哪一种是用铸币所使用的贵金属锻造的。
  
  另一个说法则是战争爆发,各国为了购买军备物资花费了大量的金钱,因此金属货币稀缺,导致各国封锁金银出口,限制金银流通,最终使金属货币消失。这种说法显然更靠谱些,但仔细一想,问题随之而来,1797年英国停止硬币支付,改用纸币及银行券,这样做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战争阻碍了货币改革,英国政府为了在战后迅速建立一套稳定的货币体系而不得不做出战时停止硬币支付最大限度储藏贵金属的决策;另一方面则是由于战争本身会导致国家金银向外流出,这对战后的经济调整非常不利,总之英国政府当时一定是把目光放在了战后事宜,而非慌不择路。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金本位一度得以恢复,这也与上述说法极不相符。纵观历史,战争无处不在,这绝非金属货币终结的真实原因。
  
  事实上,在金属货币何以终结的问题上,我们或多或少都被表象所欺骗。真正使金属货币消失的并不是什么战争,而是布雷顿森林体系①的建立,应当说这才是金属货币时代终结的标志性事件。


  
  在布雷顿体系建立以前,全世界主要国家相继停止硬币流通,改用纸币,并将纸币与贵金属挂钩。这种实验性做法实际上是非常正确的,因为贵金属铸币根本不足以维持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经济增长的需求。按照凯恩斯的说法,从19世纪80年代起,至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状况已经完全超出了任何人的预料。假如继续使用金属货币,那么必将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因此凯恩斯称之为“未开化的习俗”。
  
  当一些主要国家改用纸币之后,为了使其避免成为被政府所掌控的“管理型货币”,随之建立了国家金库,以黄金储备作为纸币发行基准,这就有效地避免了“管理型货币”可能出现的政府滥发纸币的现象。
  
  所以,在布雷顿体系建立前,世界上流通的主要纸币币种都是建立在黄金储备基础上的金券,这些货币的面值与价值基本上是等齐的,它可以代表它所能够代表的一定量的黄金。
  
  但布雷顿体系建立之后,大部分主要国家的货币与美元挂钩,美元承诺与黄金挂钩,这使世界货币系统部分恢复到了一战前国际金本位体系的状态,但这一体系本身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例如各国对美元外汇的需求与美国贸易发展之间的矛盾。之后,由于美国连续发动对朝鲜、越南的战争,国家财政面临巨大压力,在这一过程里,与黄金挂钩的美元逐渐成了稀缺品。当美国经济陷入滞胀后,美国政府不得不放弃美元与黄金继续挂钩,这样一来,各主要国家的货币与贵金属的联系就完全中断了,世界货币正式脱离了贵金属的束缚。
  
  注释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