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官场财经 > 全盘执行力:让良性改变在你的企业持续发生 > 第 3 章 整合产生优势叠加效应——全盘执行力的竞争优势
第2节 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战斗力

  “执行力”这个概念,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级有着不同的理解,“执行力”是一个概括性很强的概念,概括性强的概念往往模糊了很多本来具体的东西。
  
  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执行、什么又是执行力。
  
  关于执行《现代汉语词典》给出的解释是:
  
  【词目】执行
  
  【拼音】zhíxíng
  
  【基本解释】实施、实行
  
  在法律上,执行是指公安机关将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付诸实施的行为。在企业管理中,则是指员工执行任务。
  
  执行力的定义又是什么,让我们一起结合企业发展来进行一下深入的解读。所谓执行力,指的是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它是企业竞争力的核心,是把企业战略、规划转化为效益、成果的关键。
  
  在管理学的领域,对“执行力”概念的理解包括两个方面:第一种与“规划”相对应,指的是对规划的实施,其前提是已经有了规划;含义是指完成计划。可以说,此时的“执行力”是与“计划”、“目标”相对应的。第二种指的是完成某种困难的事情或变革,它不以已有的规划为前提。含义是指如何完成任务的学问和策略。这是一个更加宽泛的解释:凡是事情,都可以“执行”,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制定计划、规划战略等都是执行力的对象,制定计划、制定战略,如果没有按照要求的时间、程度完成,都是执行力不强的表现。
  
  学术界和实业界对“执行”的理解基本上也是如此,其差异只是在于侧重点和角度有所不同。
  
  执行是一个过程,执行力就是一个结果。执行力的强弱其实就是目标结果的强弱,是意愿层面的外在体现,它将直接决定执行的最终结果,执行力较弱的人哪怕是最简单的问题最终也会搞砸,执行力较强的人就算看似达不成的任务也能够做出想要的结果。
  
  在过去的几年中,越来越多企业领导者和管理者已经认识到执行的重要性,但是大家对真正的执行力关注度还是不够,尤其在一些政府部门和事业单位,大家口头上都非常重视方针和政策的执行,但最后我们看到的只是形式和过程,没有结果,没有真正体现执行力的本质。外在表现就是当接到任务是,他们通常的口头禅就是说:“好的,好的,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知道了并不代表会去做,做了并不代表会做好。企业中亦是如此,执行聚焦过程,执行力聚焦结果,这就是执行与执行力的差别。
  
  在既定时间内,提交有价值结果的能力。这是我们结合中外理论和实战经验给执行力所下的一个定义。一句话16个字很简单,但要做到并持续做好,并非易事。
  
  让我们来解析一下这简短的16个字所包含的体现执行力的三个重要的关键要素。


  
  (1)既定时间
  
  评判一个人、一个组织的执行力强弱,一定是有时间标准的。
  
  某领导交代下属做一个方案,时间是一天,可是下属三天之后才交给他,给他的时候还说:“领导你看,我的方案多完美,这次一定可以竞标成功。”领导看了看说:“方案再完美也没有价值了,因为竞标昨天已经结束了。”
  
  所以,不管是个人还是团队、组织,执行力的衡量标准前提条件一定是在既定的时间内。
  
  (2)有价值
  
  我们经常说做事情一定要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事情不要去做。举个例子:你让助理去购买一张明天从苏州到杭州的火车票,助理花了一个上午的时间,很辛苦地终于把票买回来了。可拿到票仔细一看,买的是后天的车票,请问你的助理执行力怎么样?一定是不怎样!因为她虽然辛苦在既定的时间内提交给你了结果,可是这样的结果没有价值,所以执行力评判标准的另一个要素就是,做的这件事情一定是有价值的。
  
  (3)    结果VS任务
  
  为什么我们在定义中不把执行力叫做“做任务”的能力,而是告诉大家是“提交结果”的能力,因为任务和结果是不一样的,做任务是对流程负责,至于后果怎样就不要怪我了,因为我已经做了,我已经尽力了;而对于提交结果,就是你要对做这件事情的目的负责任。这也是衡量执行力最重要的一个核心要素。

  
  既定时间、有价值、提交结果是衡量执行力强弱不可或缺的三个重要要素。所以要提升个人或者组织的执行力,就必须全面地认知和深刻地理解执行力的概念、构成要素、意义和价值等基础问题。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