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迎接光复下篇

  
  王金发组成新的军政府后,给了鲁迅二百元经费,任命他为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的监督。学生热烈欢迎这位身穿灰棉袍、头戴陆军帽的新校长,就如 同欢迎新的国家一样。越社的进步青年也到山会师范来找鲁迅,要求借用他的名字办一种报纸,监督这个新政府,并经常针对当时的时弊敲敲警钟——这就是 1912年1月3日在绍兴正式发行的《越铎日报》。鲁迅以“黄棘”为笔名撰写了《〈越铎〉出世辞》,声明创办此报是“纾自由之言议,尽个人之天权,促共和 之进行,尺政治之得失,发社会之蒙复,振勇毅之精神”。由于《越铎日报》“开首便骂都督,都督的亲戚,同乡,姨太太……”因此触怒了日渐蜕变的王金发。社 会上有一种传言,说王金发要派人用手枪打死《越铎日报》的同人。这使鲁迅的母亲很着急了一些时候,然而并没有人杀上门来。只是当鲁迅索取山会师范的经费 时,王金发怒气冲冲地说:“怎么又来拿钱?人家都把钱送到我这里来,你反而要拿去,好,再给你二百元。下不为例。”此后,学校的经费来源就断绝了。鲁迅愤 愤地说:“没有钱怎好办学校呢?我也不会变出钱来,更不会送去。”在这种情况下,鲁迅当然无法再在山会师范工作下去,只好亲自到都督府辞职。待到民事署学 务科派一个“拖鼻涕的接收员”前来办理交接手续时,学校经费只剩下了一角钱零两个铜板。
  
  辛亥革命之后绍兴“官威如故,民瘼未苏” 的现实,无情地戏谑着鲁迅的理想,使他陷入了深广的忧虑和严肃的思索。1911年冬天,鲁迅写成了他的第一篇创作小说《怀旧》。作品通过一个私塾儿童的观 察和感受,反映了刚刚发生不久的辛亥革命在乡间各阶层中引起的不同反响,描绘出一幅革命浪潮中的“人情世态图”:“不辨粳糯,不分鲂鲤”的金耀宗,是一个 深谙权术的土豪。当革命军行将到来之际,他准备装作“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的“顺民”,趁机攀摘革命的花果;一旦革命高潮过去,便仍旧作威作福。帮闲文人秃 先生,比他的主子更懂得处世应变的韬略。他告诫金耀宗,在政治形势尚未明朗时,要跟革命保持一定的距离,“固不可撄,然亦不可太与亲近”,最好先行躲避, 静观形势,再伺机反扑。另一方面,小说中的民众则对革命全然无知。在他们心目中,辛亥革命和“长毛”造反乃至跟强盗作乱不过是一回事。略有风吹草动,他们 便纷纷乱逃一气:何墟的居民直奔芜市,而芜市的居民却争走何墟。路上人群穿梭,多于蚁阵,都不知道究竟是什么来了。《怀旧》中的这些描写,形象地反映了辛 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当这篇小说以“周逴”的笔名投寄到《小说月报》之后,主编恽铁樵大为赏识。他在显著位置刊登了这位当时尚属无名之辈的佳作,在文中佳妙 处密加圈点,并且专门写了评语,热情向社会推荐。他还特意给鲁迅寄了几本小说,算是奖品。这篇写于五四运动前八年的小说,虽然运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文学语言 ——文言,但其思想内容和情节结构却清楚地表明,它是现代文学的先声,而绝不属于旧时代的文学。二十多年之后,鲁迅和茅盾共同为国外读者编选现代中国短篇 小说集《草鞋脚》,曾打算将《怀旧》收入,以此反映我国现代小说酝酿期的创作风貌。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