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父亲清廉为宦对晁补之的影响

  英宗治平三年(公元1066年),晁端友在上虞的职任很快就已经到期,正在此时,家中又传来亲人故去的噩耗,晁端友因为家中亲丧而要回乡丁忧守制,因此不得不结束了在上虞的职任。平心而论,在上虞的这几年里,他对于县里的事务,一直是尽心尽责,以至于上虞四境宴然,百姓安居乐业。他无疑算得上一方贤宰、朝廷干吏。但家中遭遇变故,他也只好离开为政数年的上虞县。他想起自己游宦在外,不能在家中为父母尽孝,心中感到十分歉然,但此时离去,他也有些舍不得上虞这里善良的百姓。在离开县衙的那天晚上,徘徊于廊下和院中,他几乎一夜没能合眼。临行之际,晁端友不想惊扰上虞的县民,他匆忙收拾了一下自己的行装,一大早就来到江边,准备登舟启程。但上虞的百姓还是听说了晁端友将要离开的消息,他们扶老携幼,一起来到江畔。一时间,曹娥江两岸就像一个热闹的集市,人头攒动。百姓们望着站在船头的晁端友,有的大声呼喊,有的使劲挥舞着手臂,人们不舍得让这位勤政爱民的好知县离开。突然,人群中有人大声喊道:“拉住晁县令的船!拉住晁县令的船!”于是,几个年轻的后生跳到水中,使劲地拽住已经解开的缆绳,说什么也不愿放开。晁端友向两岸的百姓拱手连连致谢,但两岸的呼喊声此起彼伏,丝毫没有减弱。这样的情形竟一连持续了几天。然而,孝是人伦至重之事,最后,百姓们也只好依依不舍地看着晁端友离开了上虞。
  
  晁端友任新城令时的具体情形很少有文献记载,但当地百姓挽舟相留的情形早已是天下传遍。在后来曾做过其上司的苏轼眼中来看,他无疑是个好官。苏轼在任杭州通判的时候,曾经巡行新城县,他在途中作《新城道中二首》,这两首诗是这样的:
  
  其一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间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芹烧笋饷春耕。
  
  其二
  
  身世悠悠我此行,溪边委辔听溪声。
  
  散材畏见搜林斧,疲马思闻卷旆钲。
  
  细雨足时茶户喜,乱山深处长官清。
  
  人间岐路知多少,试向桑田问耦耕。
  
  苏轼在第一首诗中描写了新城道中朝日初升、野桃含笑的春天景色,其中由“溪柳自摇”以及“煮芹烧笋”的自然风光和农家生活中让我们体会到了新城百姓的安静、祥和。第二首诗便直接称赞了晁端友为官清正廉明。晁端友虽然在“乱山深处”做县宰,但他并不因为山高皇帝远便懈怠荒政,而是认认真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苏轼在后来为晁端友所作的墓志中也很深情地说,“杭之新城令晁君君成讳端友者,君子人也”,以至于“所至民安乐之,惟恐其去”,大概苏轼也听说过晁端友在离开上虞时“民挽其舟,至数日不得行”(黄庭坚《晁君成墓志铭》)的情形。
  
  这次丁忧期满之后,晁端友改官新城令。按理说,他已经做完一任知县,而且官声极佳,早应该磨勘升转了,但他依然是以原职务改官。不过,他也没有更多的不满和失望,因为他不是一个把官位看得太重的人。况且,他为官的时候也常常冒犯他的上级,“事有不便民,上书论列甚武”。而且,他“不挠于法,不欺其僚”(黄庭坚《晁君成墓志铭》),因为他公正无私,不做老好人。因此,便很难得到上司的照顾和提携了。
  
  晁端友这次任职的新城也是一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和昔日作宰的上虞一样。因此,这次新城的任命,对于“不乐为吏”的晁端友来说,不啻是又给他选择了一个山水清幽,可以娱情乐性的好地方。他想起前几年自己要在伊川寓居的念头,还有在上虞饱览曹娥江秀色的日子,心下不免多了几分“何处青山不巉岩”的淡然,此去新城,富春江畔的绮丽景色又在向他召唤,他甚至有些憧憬和向往了。
  
  新城的任命对于晁端友来说也许只是一次普通的改官,但是,对于随侍亲侧的晁补之来说,却意义非凡。因为正是在这个时候,他认识了苏轼——这个和他一生命运以及生前身后的声名都有着密切关系的人。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