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何物酬斯赠,清诗要一囊——晁补之兄弟间的手足深情

  这一段艰苦的日子让晁补之和弟弟将之的感情变得更加笃深。晁将之,字无斁。元祐三年(公元1088年)进士及第,曾为瀛洲防御推官知莱州、胶水县事,又作曹州州学教授,后为宝应知县,终官朝奉大夫。由于晁将之的生卒年不详,所以,我们很难确知他小晁补之多少岁。假定他中进士的时候有二十五岁左右,那么,晁补之的年龄约和弟弟差十岁上下。父亲去世,作为长兄的晁补之实际上担起了亦父亦兄的角色,同时,他还成了弟弟的老师,要经常地帮助弟弟读诗书、课经义。他们一块耕读,一起孝敬母亲,一同走过了人生最为困难的一段时光。晁补之和弟弟的性情有很大不同。晁补之比较疏狂,将之则比较沉静。他在《郊居与八弟无斁读书》中说,自己因为狂狷往往遭世人遗弃,所以,做官也常常马马虎虎,最后只能归隐山水田园之间种稻、锄瓜。而弟弟则不同,“之子怀世资,行修名誉好。避人本愉恬,坐我亦枯槁。”晁将之既有世人羡慕的资质,又有好的口碑,为人十分恬静,甚至和哥哥对坐都往往很久不发一言。
  
  好在兄弟二人也是“同气靡间言,它人阙忠告”。由于两人声气相同,十分默契,所以,也用不着别人任何规劝和忠告。晁补之说,自己家居的日子虽然清贫,但也是逍遥快乐的:


  
  贫居无酒肉,穷巷有探讨。
  
  葵作饱蓬蓬,茗浇忧悄悄。
  
  长闲味更永,竞进念已剿。
  
  目鸿天苍苍,梦蝶日杲杲。
  
  蘅皋美新雨,藜杖邈高蹈。
  
  营斋直新径,创槛俯幽沼。
  
  架以我园檀,茨之子官草。
  
  优游聊卒岁,邂逅可同调。
  
  一日三餐的粗茶淡饭,虽没有羊羔美酒,但野葵作羹,也能免于饥馁。况且,穷巷之中,还有朝夕可以促膝相谈的朋友,闲暇之时一起品品清茗,一起吟诗论文,也有无穷乐趣。晁补之说,这样的日子显得更加意蕴悠长,自己的进取之念早已消磨殆尽。新雨之后,拄着藜杖,漫步池塘水畔,踏着青青芳草,俯视深深的渊潭,田园风光,细细体味,一辈子就这样打发掉算了。可老弟你却不同,“佩玉子终翔,菟裘我方老。囊中餐玉法,枥上追风骠。”要像古代佩玉的君子和槽头上追风的骏马,你应该志在高空和沃野啊。这是晁补之的自嘲,也是对弟弟的激励。
  
  兄弟的深厚情谊也体现在日后的生活里。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的夏天,酷热难当,此时的晁补之还被贬谪在信州监酒税。因为害怕暑热,他一连十几天都不愿出门,常常是一个人独坐在长满苔藓的小窗前发呆。七月,命晁补之北归的诏令终于下达,升他为著作佐郎。他仿佛感到了酷暑尽去,凉爽的秋意随风而来。于是他想起了在曹州作州学教授的“瘦弟”,此时的他也许正在思念还在南迁中的兄长吧。晁补之于是写下了《蠖轩孤坐寄曹南教授八弟》这首诗:

  
  畏暑经旬不涉街,蠖轩孤坐壁生苔。
  
  出檐碧笋犹争长,映户丹榴故后开。
  
  双蝶风前愁夜去,一蝉雨外送秋来。
  
  曹南瘦弟应相忆,白首迁兄未放回。
  
  晁将之闻听哥哥遇赦北还,赶忙前往迎接,并且在虹县见到了已经华发满头的晁补之。兄弟相逢,恍然如梦。虽说只有年余不见,可是将之看到哥哥已经明显苍老了许多。此时,京城里哲宗刚刚升遐,徽宗即位不久,朝中又经历了一番震荡。但两人都不关心如棋一般的朝局,还是忍不住先话起了家常:
  
  清河掺执汴河逢,万里悲欢一梦中。
  
  不作常情问京雒,鱼山好在故园松。
  
  ——《虹县逢无斁二首》之一
  
  兄弟重逢让晁补之一直激动不已,有一天,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了自己和弟弟脚蹬谢公屐一起游山的情形:
  
  万里归来兄弟乐,百年多病井庐思。
  
  如何骑马穿靴地,只梦登山着屐时。
  
  ——《省曹梦游山示无斁》
  
  在晚年归隐时,晁补之更是经常牵挂远在他乡的晁将之,并遥寄诗词尽书相思之意,希望有朝一日兄弟二人能够重返故里。崇宁年间,晁将之知宝应县。他就寄诗给自己的弟弟说:“君好做官容我隐,我专筑室待君归”。(《寄怀八弟三首》之一)意思是说:你在外好好做官吧,让我先行归隐,我会修造好居室等你回来。兄弟之间共享天伦的期盼溢于字里行间。元祐年间,晁补之曾经通判扬州,这里距晁将之宰县的地方不远。他告诉弟弟扬州的富庶繁华,但他当年并不留恋这些东西,只希望淮浦归隐,渔歌唱晚,如今真的在故乡实现了自己的意愿。在《寄怀八弟三首》的第三首诗中,他写道:

  
  扬州全盛吾能说,鸭脚琼花五百年。
  
  忽见山光好诗轴,却思淮浦旧渔船。
  
  柴荆故俗真虚老,松菊幽斋已重迁。
  
  便作扶藜望衡霍,清秋随分有风烟。
  
  晁补之希望弟弟以父亲和姑丈杜纯为榜样,尽心办好职差,友爱兄弟姐妹。“杜舅高情笃兄弟,先君至性厚闺门。两公与尔同师法,相待归来老此园。”(《寄怀八弟三首》)并且告诫弟弟莫忘文学传家的家风,闲暇时别忘记作诗,“官忙尚偷闲,文字要嶪岌”(《送八弟无斁宰宝应》),“清秋淮上多诗句,白首篱边近酒樽”(《寄怀八弟三首》)。
  
  晁补之写给弟弟将之的诗超过二十首,由此可以看出晁氏两兄弟之间亲密的感情。我们在阅读晁补之写给弟弟的这些诗时,总会看到晁补之处处流露出的对弟弟的欣赏,还有他时时都存在的企羡隐逸的思想。他在临死前的一年,还曾自画山水图景并题诗其上寄赠晁将之:
  
  湘吴昔穷览,怀抱自难忘。
  
  毫素开尘牖,江山入草堂。
  
  寄君花县里,虚我竹林傍。
  

  何物酬斯赠,清诗要一囊。
  
  ——《自画山水寄无斁题其上》
  
  他对弟弟说:南方的山水景色自己当年都曾经纵情游览,那时候登山临水的豪迈襟怀也常常令他难忘。现在我要画一幅家乡的山水风景寄给你,你可要用一口袋的新诗回赠我。
  
  晁将之的仕途也不是十分随顺,他在中进士二十年之后,职务仍然还是知县。所以,晁补之在寄赠的诗词中才总是充满着激励、宽慰以及思念的种种情感,有时把自己隐居田园的生活感受描述给晁将之,并幽默地对弟弟说:“但欲入林深,子来应问道。”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