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军史乡土 > 晚清第一帅:左宗棠评传 > 第 2 章 1866,狷狂左帅在眼前
第13节 湘军铁三角:左曾胡 一生相交胡林翼

  1833年正月,来到北京参加会试的左宗棠,前去拜访了父亲的好朋友胡达源。早年,胡达源和父亲都就读于岳麓书院,父亲临终前就经常提到这位好朋友。因此,左宗棠一到北京就前去拜访了这位世伯。
  
  家人将左宗棠让进客厅,胡达源非常高兴,便命人将自己的儿子胡林翼请了出来。“你们年轻人多亲近些,我和你父亲就是好朋友,希望你们日后也能成为好朋友。”
  
  还真是奇怪,左宗棠这个人经常爱和人抬杠,但和这个长他四个月的兄长却不知为何,竟然没有任何摩擦。按理说,二人都是年轻人,互相不服才常见,二人却你一言我一语说得昏天暗地,先说东边日出西边雨,后说大树旗杆与蓝天,再说国家大政与方针,最后说到为政外交,白天说不够,那就晚上谈。
  
  入夜,二人坐在床上你一言我一语,互相交谈经世致用之学。胡林翼因为身在北京消息灵通,便对他说起了官场的一些事情。年轻人热情高涨,一个劲儿地讥讽时政,批评朝中官员。下手们在旁听了,全都想笑但又不敢。
  
  这时,胡达源走了进来,笑道:“看你们说的,林翼呀,你也不嫌害臊,人家宗棠都是举人了,你连个举人还不是。”“爹,甭说举人,就是进士我都是如探囊取物一般,呵呵。”“世伯,大哥的才学绝对没问题呀。”


  
  左宗棠和胡林翼的初次相见,使二人成了生死至交。1836年胡林翼中了进士,两江总督陶澍见他是个人才便将女儿许配给了他。与此同时,胡林翼也成了林则徐的好朋友。1838年左宗棠第三次入京考试再次与胡林翼相逢,经过长时间的交流,胡林翼认定左宗棠是自己一生一世的真朋友。
  
  胡林翼和左宗棠之间的关系集合了世交、同学(同为贺熙龄的学生)、朋友、姻亲、精神同盟者五种关系。胡林翼对于左宗棠尊敬有加,特别是左宗棠成了他的长辈之后,经常以长辈相称,但左宗棠却严厉禁止儿女以平辈对待胡林翼,必须称其为先生。
  
  左家与胡家也是姻亲关系。1856年胡林翼的妹妹胡同芝嫁给了左宗棠的二哥左宗植的长子,胡林翼称呼左宗棠为“丈”并不过分,但从朋友关系上讲,左宗棠一直称呼其为“兄”也属正常。
  
  胡林翼不但在仕途上给左宗棠以帮助,在生活上也屡次接济左宗棠,更在为官之道上提点左宗棠。然而,由于两人出身、经历和性格等方面的不同,左宗棠并没有成为胡林翼希望成为的人。但也许正是因为这一点,在胡林翼眼中的左宗棠才是一位勇于开创、敢为天下先的人。正是这些原因,胡林翼才尽力拉拢左宗棠成为铁三角中的一级,更将其推上了核心的地位。


  
  在左宗棠成为幕府师爷的那段日子里,湘军其实已经形成了铁三角。左宗棠作为湘军的大后方,负责粮草的运筹、兵源的供给、坐镇湖南大本营,居后左右相助,两翼分别是胡林翼在湖北、曾国藩在江西。随着樊左互控之后,左宗棠脱离幕府,帮助曾国藩筹建湘军之日起,胡林翼便在其后筹划左宗棠势力的发展。
  
  铁三角之所以诞生,其第一功劳就是胡林翼。左宗棠在1860年2月因为樊左互控准备前往北京参加会考,半路被胡林翼派人拦截,将其送到曾国藩的驻地宿松军营。5月胡林翼也赶来。湘军诸统帅首次聚首,探讨湘军未来发展。此时的湘军分为四大势力:曾国藩的湘军、罗泽南(1807-1856)学生王鑫等人的老湘军、胡林翼的鄂军、湖南留守部队。当时左宗棠还没有自己的嫡系部队。
  
  从广泛意义上说,江忠源(1812-1854)的楚勇、老湘军以及左宗棠日后创立的嫡系部队楚军,都可以被称为湘军。楚勇被视做湘军的雏形,老湘军则是罗泽南战死后,其学生部分跟随曾国藩,部分则脱离曾国藩自成系统,王鑫、刘松山等人的队伍便自称老湘军。
  
  左宗棠在湘军的地位皆靠幕府时期运筹粮草、动员兵源、整理后方等建立起来的。左宗棠的任务虽重要但不受重视,尽管人人都知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要饱着肚子打等,但到了评功劳的时候,负责粮草的人又往往是最不受重视的人。再者,粮草、兵源等费力费时,前方战事千变万化,一不留神就会得罪人。
  
  为此,无论是老湘军还是湘军,其间对左宗棠敬佩的有之,不屑乃至嫉恨的也有之。老湘军的统帅多是罗泽南的学生,而罗泽南又是左宗棠的同学兼好友,因此,罗泽南的学生战死后,老湘军基本上追随了曾国藩或左宗棠。在当时的各种势力中,唯一能与曾国藩平起平坐者也只有胡林翼。胡林翼的到来,既是湘军两大统帅的相聚,又是左宗棠崛起的先决条件。
  
  史家及后世许多人都评论,在此期间,湘军甚至讨论过是否待平灭太平军后再行灭清。左宗棠的曾孙左景伊先生曾以“季公得林翼与涤丈左右辅翼,必成大功,独入川则非所宜也”这句话,认为胡林翼和左宗棠有造反之心。
  
  其理由在于:曾国藩作为总督、胡林翼作为巡抚去辅佐一位四品候补官员,可见胡林翼认为他们三人中左宗棠可堪大任。
  
  然而,曾国藩却对清廷比较忠心,致使胡林翼的计划没有成功。事后,胡林翼写信给左宗棠,请他待剿灭太平军后保护曾国藩。原因在于曾国藩威望太高,日后恐有不测。与此同时,他又写信给曾国藩,说左宗棠为人虽然脾气不好,但这个人对朋友忠心,若有重要事情可以托他办。
  
  从前后的事件看,胡林翼确属湘军第一战略家,他谋局甚远,对于日后太平军被剿灭后,湘军统帅们的生存问题看得极为准确:要么安心交出兵权留得后世幸福,要么奋起反抗一鼓做气推翻清廷。
  
  尽管,目前没有证据证明三人有过灭清的密谋,但本人仍然认为这是有可能的。
  
  宿松湘军大聚首中,胡林翼上奏咸丰,请求恩准左宗棠回长沙招募湘勇6000。其后,左宗棠回到长沙以四品京堂候补、帮办曾国藩军务的名义,召集了5000湘勇。他按照戚继光组建戚家军的建制,组建了四营四总哨。每营500人共计2000人;每总哨320人共计1280人。与此同时,王錱旧部老湘军1400人在王錱堂弟王开化的率领下到来。左宗棠又挑选了200人的亲兵共分8队,全军以王开化为总管,刘典、杨昌濬为副总管。
  
  而这时,朝廷有意让左宗棠前往四川迎战石达开,但胡林翼坚决反对,并告诉左宗棠,湘军不能分开,如果分开就会失去相互协助的优势。因此,曾国藩和胡林翼以安徽危急为由,请求左宗棠开赴安徽。
  
  左宗棠组建军队的时候,为了和曾国藩的区别开来,将其称为楚军。由此,左宗棠成为第一个从曾国藩湘军体系中独立出来的人。与此同时,其兵源也并非像曾国藩那样独出于湘乡,而是周边地区包括湘乡等较广区域。左宗棠认为,如果全是湘乡人,那么一遇到困难,因为来自同一地区,这些人就非常容易倦怠,其行为就高度一致。例如,老湘军的军纪就非常成问题。
  
  其次,曾国藩喜欢用知识分子,左宗棠则认为只要能打仗,出身并不重要。王开化的队伍之所以投奔左宗棠也是因为这一点。当然,在战后势力划分的时候,左宗棠军下知识分子较少的短板,使他的势力不如李鸿章、曾国荃等人。
  
  楚军组建后,首次出征便收复了景德镇、德兴、婺源等地。1860年10月,太平军与湘军展开安庆会战。安庆是南京的西南门户,若安庆丢失,南京门户顿开,直接威胁到首都的安危。因此,太平军为解安庆之围,分兵两路进攻。
  
  北路由英王陈玉成率领,南路由侍王李世贤率领,11月两路大军先后包围祁门。作为湘军大本营的祁门如果丢失,那么湘军指挥中枢将领将全部束手待擒。此时祁门身处险境,祁门四周只有西南景德镇未被占领。左宗棠坐镇景德镇,对祁门进行物资、兵源供应。
  
  左宗棠其后和湘军猛将鲍超合谋准备攻下建德,为祁门之围解困。这时的左宗棠已经升为三品京堂候补。然而,1861年2月左宗棠遭遇了一次大败。是月,侍王李世贤攻占婺源、平乐、鄱阳等地,兵锋直指浮梁和景德镇。左宗棠连忙派王开林、罗近秋迎战。结果,李世贤半路伏兵,王开林大败,陈明南战死。
  
  同时,李世贤出奇兵,从小道进攻景德镇,守将湘军将领陈大富镇守,最终陈大富兵败投水自尽。左宗棠见景德镇丢失只好率兵退守乐平。李世贤迅速调兵进攻乐平,左宗棠高挂免战牌,坚守城池不出。左宗棠见太平军心生倦怠,立刻出兵突袭,将李世贤击退20多里。

  
  3月30日,李世贤率领大军“十万”(太平军经常虚报人数,以吓唬对手)进攻乐平。实际太平军人数大约为三万到五万之间,即使如此,也是城中左宗棠5千人的数倍。李世贤主攻城东北到城西一线,眼见城池不保,左宗棠突然分三路主动出击与太平军短兵相接,左宗棠和刘典居中,西边是王开化,东边是王开琳。
  
  李世贤万万没想到左宗棠竟然敢主动进攻,一时慌乱,顷刻间大军溃败。打仗前军知道敌情,而后军却不知道阵前形势,见前军溃退,顿时惊慌失措。前后军互相踩踏,李世贤领导不利。此役,李世贤损兵5000多人,率部队退往浙江,左宗棠趁势迅速占领浙江西南大片地区,到了8月份攻下了浙江重镇绍兴,10月份攻占宁波、台州。
  
  见浙江只剩下了杭州、衢州、温州、湖州等几个战略据点,经过政变上台的慈禧太后,立刻命令左宗棠驰援浙江。早在李世贤占领浙江西南地区的6月,晚清政府就曾调左宗棠入浙。因江西战况危急,曾国藩拒绝调走左宗棠。而到了11月份湘军已经占据有利地位,因此,曾国藩并未阻拦并在12月份提请左宗棠为浙江巡抚。
  
  左宗棠此时的楚军已经达到了8千人,与此同时,请调浙江布政使蒋益澧、湖南总兵刘培元来助,并要求二人各募3千。二人到达后,左宗棠命刘培元组建水师,左成为楚军水师统帅。就在左宗棠势力越来越强之际,他的好朋友胡林翼却因病而亡。

  
  1861年8月的安庆会战以湘军胜利告终。26日胡林翼因肺结核病逝,湘军铁三角就此完结。左宗棠因为身在军中不能前往吊唁,特写祭文一篇,文中泣曰:“交公若年,哭公暮齿。自公云亡,无与为善,孰拯我穷?孰救我偏?我忧何诉?我喜何告?我苦何怜?我死何吊?追维畴昔,历三十年,一言一笑,愈思愈研有酒如兹,有泪如丝,尽此一哀,公其鉴兹。”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