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5节 拒绝官架子,把媒体大众放在平等位置

  把媒体和大众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而不是居高临下、态度倨傲、摆官架子。有些官员开新闻发布会,发言稿满篇都是“重要领导亲临现场”、“作了重要批示”、“相关部门全力配合”等,这成了一种上下级之间的汇报,以此面对媒体和大众来说就是错位,没有把媒体大众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
  
  在很多人眼里,新闻发言人是个官员,但我认为新闻发言人更应该是个搭桥的人,桥的一边是政府和制定各项政策的行政部门,桥的另外一边是公众,桥上走的应该是媒体。桥的旁边还有公路、铁路,搭桥人如果功夫高,就能把人吸引到桥上来,并通过媒体把桥两头的声音都传达出去。
  
  很多官员面对媒体,或金口难开,或一张嘴就是雷人雷语,不知怎样张口对媒体讲话是很多官员的“病症”。据《法制日报》报道,市民李某某到记者站投诉,称某公共资源招投标中心在一宗土地出让过程中,先是接受其报名,收取了295万元保证金,后又出尔反尔,取消了其参加挂牌竞拍的资格。为了解事情真相,2010年4月14日,记者一行两人驱车前去采访,在某市公共资源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张某的门上敲了三四下,未见任何回应。见门开着,便走了进去。记者听到张某正用方言,与电话那头讨论着某个孩子到哪里上学的问题,承诺说自己下午亲自去一趟,争取把事情办下来。大约十几分钟后,张某终于结束通话,爱理不理地问记者一行有什么事。在记者说明来意并递上新版《新闻记者证》之后,张某漫不经心地翻了几页,随手把记者证丢在办公桌上,说:“这个没用的。”过了一会儿,张某站了起来,边走边说:“我马上要出去办事,请你们出去。我为什么要接受你们采访啊?我不接受采访,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还称“记者证在我们这里没用”。
  
  张某的“我不接受采访,你们又能把我怎么样?”显示的是一种骄横的态度,更是对新闻采访的无知。在全媒体时代,你不说话不代表没有消息,媒体和公众很可能在得不到消息的情况下,凭借自己的主观臆断,认为“沉默就是默认”,而以粗暴态度拒绝媒体采访本身就已经表明了一种态度。你的说与不说、拒绝和接纳,甚至一个眼神一句话,都构成了新闻的重要组成部分。媒体期待你任何的姿态,任何激烈的抗拒、拒绝,对于媒体来说都会成为新闻本身的精彩卖点。
  
  郑州市一块经济适用房用地被开发商建了别墅和楼中楼,中国之声记者采访郑州市规划局副局长逯某,他反而质问记者:“你是准备替党说话,还是准备替老百姓说话?”
  
  还有一位官员直接跟中央媒体叫板——“我是管文化的,你敢在新华网曝光,我就叫他关闭”,“人民网算什么东西?那是电子垃圾,人民网记者都是混蛋”。
  
  此类回答均被网民收入“中国最牛官腔”,而此类“中国最牛官腔”暴露的不仅是对媒体的不懂不了解,更是对做人的基本常识的不懂,比如尊重,比如谦逊。


  
  有媒体记者电话采访福建省长乐市环保局局长陈某,向其了解当地一家企业是否通过环境评估。该局长先称“检测报告是行业管理不能对外”,随后又突然激动起来:“你也不能打我电话,一打都打局长,局长很不值钱是不是……你随便的群众就打我电话……”记者问:“一般群众不能给你打电话是吗?”对方答曰:“当然不能打电话,我的私人电话为什么要让你打?”
  
  后据《中国青年报》报道,长乐市委已对陈桂光作出停职的处理决定。
  
  当地那家企业和环保局到底是什么关系,环保局局长为什么不愿意将监测结果公开,此间有什么不足为外人道的“秘密”,我们暂且不论,该局长对待“一般群众”的态度就耐人寻味。
  
  媒体记者是“一般群众”,但媒体记者又不是普通的“一般群众”,因为媒体记者背后代表的是公共利益。不管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政府机关,都必须接受舆论的监督,唯有如此,才能保证权力的正确使用,保证经营的合法正当。在“人人都是记者”的“微博时代”,各级官员和企业负责人必须学会对“一般群众”说话,而且要以真实诚恳的态度对“一般群众”说话。


  
  把媒体和大众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而不是居高临下,态度倨傲,摆官架子。有些官员开新闻发布会,发言稿满篇都是“重要领导亲临现场”、“作了重要批示”、“相关部门全力配合”等,这成了一种上下级之间的汇报,以此面对媒体和大众就是错位,没有把媒体大众放在一个平等的位置。官员应该记住的是:媒体不是敌人,不能整天防着记者;媒体更不是亲人,整天和你吃喝不分;媒体也不是你的顶头上司,别动不动和媒体汇报工作;媒体更不是你的下级,别动不动就指手画脚;还不能把媒体当成盲人、生人、闲人、官人。而很多新闻发言人和一些部门负责人常常把媒体当成上述的这些人,这是一种错位。
  
  官员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官与媒是两种工作体系、两种运转方式、两种语言形态、两种人生境界。理解对方,首先应从理解对方的独有特征开始。作为官方,要全方位、换角度、多形式地理解媒体的工作特征,应尽力全面、及时、有效地提供充足的信息源。
  
  有网友说,在现实中,被记住的官员“雷人”语录并非因为其可爱、纯真、坦率,而是触动社会神经的一种条件反射。那么,对“一般群众”的诉求是回避、推脱、敷衍、塞责还是热情对待、诚心解决?对代表“一般群众”的媒体记者所进行的公共监督是反感、打压、掩饰还是公开透明、坦诚相待?对这些问题的回答直接体现了一个地方政府的执政水平高低。
  
  请官员们少点权力傲慢,拿出真实诚恳的态度,学会对媒体以及“一般群众”说话。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