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9节 掂量利弊上篇

  既然说不准,那就不用说了。
  
  文化知识最重要,理论和实践是两层皮。比如说“日月如梭”,快慢不准确。晚上,我看了一本《十万为什么》,里面说,地球环绕太阳公转,每秒钟转29.8千米。1秒钟有了30公里。感觉中看到的太阳和月亮,好像并没有移动。
  
  有人说,任何时代都不会停止,不能后退,只能前进。我理解了,人出了门,迈开脚步,东南西北,四面八方,向前走就是前进,转过身来还是前进,倒着走才是后退。
  
  晚上,村里放映电影,演的是《闪闪的红星》,片头开始,出现了红星光芒四射,伴奏是人民解放军的军歌,人们很熟悉,歌词是:“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
  
  故事看过三遍了,对我也是教育。20世纪30年代,在红色摇篮的江西,有一位年仅八岁的孩子潘冬子,参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争。我在八岁的时候,已经解放了,后悔晚生了几年,并没有战争的环境。
  
  这就是渲染和熏陶。
  
  社会和平了,没有战争,我当不成潘冬子,闺女也当不成潘冬子。我在学校体育课上和民兵训练时,口令有“齐步走”、“向左转”、“向右转”和“向后转”,说什么听什么,听什么做什么。我在生产队里是社员,就得听贾子龙的。贾子龙比我大六岁,让我和贾希跃去铡草。贾希跃是三楞子的父亲,令人高看。
  
  铡刀由两部分组成,长方形的榆木中间挖槽,大铁刀插入木槽里固定。一人把草料平铺到木铡板上,另一人握住刀柄向下用力,草就齐刷刷的切断了。这是专门给牲畜当饲料,古代发明了工作原理。贾希跃入草,我按铡刀。这个活计按部就班,谈不上技术。
  
  这种原理运用到社会人生中,有实事也有故事。传说宋朝的包公有三口铡刀,龙头铡,专斩皇亲国戚;虎头铡,专斩贪官污吏;狗头铡,用来斩平头百姓。大概包公判刑,个人说算,皇帝的姑爷陈世美和自己的侄子包勉,格杀勿论。
  
  铡刀延续到新民主主义,在二十多年前,山西省文水县云周西村的刘胡兰,积极投身于妇救会的工作。1947年1月12日,敌人突然包围云周西村,强令全村群众到观音庙集中。刘胡兰因叛徒告密而被捕,因为拒绝投降,用铡刀杀害了这位15岁的姑娘。
  
  包公和刘胡兰两个人物,是从看戏和课本上吸取。我看到了铡刀而产生联想,我不是包公,也不是敌人,只是离不开铡刀。
  
  两个人的语言交流,不能沉默无语。不说长远,只说眼前,贾希跃问:“永文,今天是不是七月初十?”
  
  “说不清。”
  
  “七月初十是我的生日呢。”
  
  “我常常记得是阳历,不是阴历。我知道今天的阳历是八月五号。阴阳阴阳,过去是阴云,如今是太阳。”
  
  “嘿,我是老脑筋,追不上形势。”
  
  单口相声是一人说,两人说话是双口相声。我应付着说:“是啊,五月初五是端阳节,十月一号是国庆节,都能改善生活。”
  
  “不过,工人不一样,我们盼年底,能分红。他们挣工资的不用年底领,尽快到月底。”
  
  “家长与孩子不一样,家长希望孩子天天上学,孩子们的希望,是快来星期天呢。”
  
  “村里当干部没有星期天,不休息。”
  
  “当社员不挣工分,天天都算星期天。”
  
  一言一语,和谐搭配。一捆玉米秸秆断为饲料,要按几十刀,才让秸秆粉碎。干了一个时辰,变换节目,需要再铡花生秧子。贾希跃说:“歇息一会儿,咱们先抽一袋烟。”我说:“我卷。不是一锅儿,是一颗。”他说:“卷烟不如烟袋,费纸。”我说:“卷烟不如烟卷,费钱。”


  
  年龄的差距,影响到观念的角度。不仅语言不一致,使用工具也有区别。大叔用烟口袋,我用小铁盒,他装满了烟锅儿,我卷成了锥子把儿,他用火柴,我用打火机。
  
  我说:“四叔,你是平民百姓,也有功劳,儿子当上了大队革委会主任。”
  
  “哼!狗屁官儿!”贾希跃爽快评说,“三楞子入了党,跟上了形势,搞社会主义,不搞资本主义,替乡亲们操点心,费点力。说到底,仍然是挣工分,不挣工资。”
  
  我想起了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名言,里面说:“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人,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为人卑劣,生活庸俗而愧疚。”由此,我说:“三楞子毕竟有出息,只是不如工人啊!”
  
  贾希跃笑了:“我看当老百姓最好,比工人强。”
  
  “比工人强?”
  
  “十年了,我从来不后悔。”
  
  “咋十年了?”
  
  “当年,我曾经当了开平煤矿的工人,到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我自愿回家务农了。”
  
  “为什么呢?”
  
  “前面的路,全凭自己走。在煤矿下井挖煤,暗无天日,连腰也伸不直,从头至脚已变成一块‘煤炭’,连鼻孔里都塞满煤灰,况且还容易染上尘肺病和矽肺病。”
  
  “毛主席说,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啊!大叔缺觉悟,怕累怕苦。”
  
  “不是怕累怕苦,归根到底是涉及到个人的经济利益。”
  
  “挣工资总比挣工分强,现在都愿意去当煤矿工人,怎么涉及到个人的经济利益?”
  
  “咳,你不知道,我的工资是七斤玉米、十个萝卜,不如种自留地。”
  
  “这话从哪儿说?”
  
  “那时节是困难时期,填好肚子最重要,市场上一斤玉米卖六块钱,一个萝卜卖三块钱,我的工资是四十二块五,不就是七斤玉米、十个萝卜么?”
  
  我说:“那是临时的。前几天集日,如今玉米是二毛二,一块钱能买八个萝卜。你经不起考验,未能站得高,看得远,也应该后悔,天下从来没有后悔药。”
  
  贾希跃摇头,说:“你说错了,我不后悔。当老百姓比当煤矿工人强多了,起码有好几条理由。我以领导的讲话水平,也分一二三。第一,老百姓自由,工人不自由。种地没有钟点,挖煤下井耽误三分钟也不行。第二,种地没有危险,煤矿巷道里有瓦斯,还冒水,有生命危险。第三,在家里可以伺候老人,照料孩子,在煤矿上班,想不到,做不到,远水不解近渴。”
  
  我骤然想到,说:“还有第四呢。”
  
  “是什么?”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