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综合其他 >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传略 > 第 4 章 1903\[挪威\]马丁纽斯•比昂松(1832—1910)
第1节 比昂松小传

  比昂松,挪威剧作家、小说家、诗人和社会活动家。1832年12月8日出生于挪威北部的克维尼,1910年4月26日卒于巴黎。
  
  他出生在乡村牧师家庭,6岁时随家迁到南方洛斯达林列塞特。11岁那年,他到莫尔德就学,开始接触斯图鲁松、阿斯布约恩森和司各特的小说。1850年赴克里斯蒂尼亚(今奥斯陆)。1852年入皇家弗里德里克大学。早在学生时代就积极地为争取挪威的民族独立而斗争。1855年任《每日晨报》的文学戏剧评论员,以后又为其他报社撰稿。不但用他的笔作武器,并且直接投身到政治斗争中,参加了自由党(左翼资产阶级政党),成为当时最有鼓动力的政治演说家之一。他积极主张发展挪威的民族文化,使之摆脱异国文化的束缚和影响。在戏剧运动方面,他领导过挪威的剧院,为反对挪威舞台上异国势力的统治而斗争。
  
  比昂松具有多方面的才华。他写抒情诗,讴歌挪威的壮丽河山,抒发他的爱国热忱,其中《是的,我们永远爱此乡土》一诗成为挪威的国歌歌词;比昂松也写小说,他的长篇小说充满说教,中、短篇小说写得比较生动,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称为“乡村故事”的一组中篇小说,标榜“真实和自然”,主题都是有才能的男女主人公历尽艰难险阻,终于有情人皆成眷属,达到大团圆的结局。属于“乡村故事”的中篇小说有《辛诺夫•苏巴金》(1857)、《阿尔纳》(1858)、《一个快乐的孩子》(1860)和《渔家女》(1868)等。他的早期作品以民族形式表现民间题材,使斯堪的纳维亚农村的古风旧俗充满诗情画意,但是在1868年成书的《渔家女》中,出身于民间的女主人公已经不满足于中世纪的生活方式,终于走出闭塞狭隘的天地而成为一名演员。
  
  比昂松的主要成就在于他的戏剧创作。他从写历史剧开始,在《战役之间》(1857)、《西格尔特恶王》(1862)等历史剧中吸取挪威民间传说,创造了古代挪威民族英雄的形象。不过,他的这类作品都偏重于人物心理的分析,而不注意揭示时代的社会历史特点。70年代以后,随着社会运动的高涨,比昂松愈来愈关心当时的各种社会问题,开始转向现实主义的创作道路,大胆地描绘社会矛盾和丑恶行为,揭示虚伪、自私、贪婪的本质。他的社会问题剧有如投枪,刺向资产阶级社会腐朽的肌体,在当时引起巨大的反响,其中最著名的是《破产》和《挑战的手套》。
  
  《破产》(1874)以当时商业场中最习见的现象为题材,描写商人钱尔德因经营失败而破产,开头三幕揭露商业资本家尔虞我诈的贪婪本性,第四幕则是一曲田园牧歌。主人公钱尔德在破产以后,凭着自己的辛勤劳动,又重振家业,赢得人们的敬重。他的一家人在灾难打击面前团结起来,建立起友爱和谐的关系。这个结局宣扬社会罪恶可以通过人们的道德更新得到消除。
  
  《挑战的手套》(1883)则以极大的同情描写资本主义社会的妇女的屈辱地位。女主人公斯瓦法在发现未婚夫另有所欢时,曾经愤怒地向他要求解除婚约,但后来又对他的悔改寄予了希望,一天的云雾就此消散,露出了暴风雨后的和煦阳光。比昂松比较重要的社会问题剧尚有《编辑》(1874)、《人力难及》(1883—1895)、《保尔•兰格与托拉•巴尔斯别尔格》(1898)等。《人力难及》上集揭露宗教狂热,下集描绘劳资冲突和资产阶级的欺诈行为,但其结局也像他的其他剧本一样,坏人悔悟,社会矛盾得到调和,充满了改良主义色彩。比昂松常常从道德伦理的角度看待社会问题,社会矛盾归结为善恶斗争,因此他对人在道德上的自我完善赋予重大的意义。他的作品的力量在于敢触及时弊,对社会不公怀着满腔义愤,对被剥削的民众寄予无限的同情。
  
  比昂松率直敢言,平生树敌甚多。但在他70岁生日那天,挪威各个派别联合起来为他祝寿,盛况空前。翌年,他又荣获诺贝尔文学奖金,授奖是因为“他以诗人鲜活的灵感和难得的赤子之心,把作品写得雍容、华丽又缤纷”。
  
  比昂松晚年仍是一名积极的社会活动家。他在德雷福斯案件上仗义执言;他支持受压迫的芬兰反对沙皇俄国的侵略,并积极参加和平运动,反对战争。
  
  干永昌译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