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综合其他 >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传略 > 第 14 章 1912\[德国\]盖哈特•豪普特曼(1862—1946)
第2节 豪普特曼生平年表

  1862年11月15日盖哈特•豪普特曼生于西里西亚的上萨尔茨布隆。父亲罗伯特•豪普特曼是旅馆老板;母亲玛丽,娘家姓施特雷勒。
  
  1874年在萨尔茨布隆上完四年小学后,进入省会布列斯劳(现属波兰)的六年制中学。大哥卡尔•豪普特曼也在那里上中学。
  
  1877年父亲由于经济拮据,不得不把旅馆卖掉。
  
  1878年豪普特曼在行了(新教的)坚信礼后提前退学,在一位伯伯的领地上当了农业见习生。
  
  1879年由于健康原因而中断学农;在布列斯劳准备中学考试,但失败。
  
  1880年进入布列斯劳艺术学院学雕塑,完成了头一批雕塑作品。写作了一些戏剧片断和诗歌。
  
  1881年哥哥格奥尔格同阿黛勒•蒂内曼结婚。他本人与阿黛勒的妹妹玛丽相识。《爱情之春》问世(内部出版)。
  
  1882年离开布列斯劳艺术学院去耶拿大学攻读一学期历史。
  
  1883年4月7日首次乘船去地中海旅行。从10月至翌年4月,在罗马从事一巨型塑像的雕塑工作。
  
  1884年患伤寒病,返回德国。病愈后在德累斯顿学院绘画班工作了一段时间。10月8日,同玛丽•蒂内曼订婚。秋天,进入柏林大学读书。听戏剧课,经常看戏和听音乐会,关注柏林的文化生活,常与友人聚会,生活放纵,健康受损。


  
  1885年5月5日与玛丽•蒂内曼在德累斯顿结婚。首次去吕根岛旅行。9月,移居埃克纳。
  
  潜心研究文学、神学、政治和社会学。同激进的文学运动,特别是同自然主义诗人的社团“突破社”过从甚密。《普罗梅蒂登洛斯》出版。
  
  1886年假期再次去吕根岛旅行。设法同柏林的文学运动建立了联系。
  
  1887年6月17日在柏林的诗人社团“突破社”的集会上作关于毕希纳的报告。中篇小说《狂欢节》在杂志《西格弗里德》上发表。
  
  1888年住在苏黎世他的大哥卡尔家中。从师于精神病学教授福雷尔。与剧作家弗朗克•韦德金德结识。《道口看守员蒂尔》在《社会》杂志上发表。拟出写作《织工们》的计划。
  
  1889年与自然主义作家阿尔诺•霍尔茨和约翰内斯•施拉夫等相识。同作曲家马克斯•马沙尔克的妹妹玛加蕾特结识,她后来成了他的妻子。迁居柏林夏洛滕堡区。
  
  10月20日,《日出之前》出版,10月20日在柏林的“自由舞台”、“莱辛剧院”首演,引起激烈争论。著名作家冯塔纳为豪普特曼辩护。
  
  1890年豪普特曼确立了自己的剧作家和小说家的地位,同菲舍尔出版社建立了联系。《和平节》(戏剧)和《信徒》(中篇小说)分别在《现代生活自由舞台》和《现代诗艺》上发表。
  
  1891年《孤独的人》在《现代生活自由舞台》上发表。两次赴1844年织工起义的欧仑山区实地考察。与大哥卡尔一起移居施赖贝豪。同亨利•易卜生相识。完成《织工们》的方言稿。
  
  1892年赴弗兰哥尼亚(1524—1525年德国农民起义的地区)实地考察,搜集历史剧《弗洛里昂•盖耶》的资料。
  
  《克拉普托恩同事》(喜剧)和《织工们》出版。《织工们》被柏林警察当局禁演。1月16日,《克拉普托恩同事》在柏林德意志剧院首演。
  
  1893年2月26日,《织工们》在柏林“自由舞台”、“新剧院”首演。
  
  《海狸皮大衣》出版,11月21日在柏林德意志剧院首演。
  
  11月14日,《小汉娜》(后改名《小汉娜升天记》)在柏林皇家剧院首演。
  
  1894年1月,夫人玛丽与三个儿子赴美国(豪普特曼后去),家庭危机暂时缓解,但后来家庭最终破裂。3月,全家回国。

  
  《小汉娜升天记》出版。
  
  1896年1月4日,《弗洛里昂•盖耶》在柏林德意志剧院首演,失败。
  
  12月2日,《沉钟》在柏林德意志剧院首演获得成功。
  
  维也纳学院就“梦幻剧”《小汉娜升天记》授予豪普特曼格里尔帕策奖。威廉二世拒绝授予豪普特曼席勒奖。
  
  《弗洛里昂•盖耶》出版。假期去吕根岛旅行。
  
  1897年1月至3月,与玛加蕾特去意大利旅行。与哥哥格奥尔格和卡尔会见,发生争吵,不欢而散。同评论家阿尔弗雷德•克尔建立友谊,后来又分道扬镳。
  
  《沉钟》出版。
  
  1898年移居柏林的格吕纳瓦尔德。3月至5月,第二次意大利之行。
  
  11月5日,《马车夫亨舍尔》在柏林德意志剧院首演。
  
  父亲去世。
  
  1899年豪普特曼以《马车夫亨舍尔》第二次荣获格里尔帕策奖。
  
  《马车夫亨舍尔》(方言版和现代德语版)出版。
  
  1900年2月3日,喜剧《施鲁克与耀》在柏林德意志剧院首演。
  
  移居巨人山中的阿内滕多夫。豪普特曼与玛加蕾特的儿子本费努托出生。
  
  《施鲁克与耀》和表现艺术家的戏剧《米夏埃尔•克拉默》出版。12月21日,《米夏埃尔•克拉默》在柏林意志剧院首演。
  
  1901年豪普特曼在阿内滕多夫的新居“维森施泰因”落成,与玛加蕾特和本费努托迁入新居。
  
  11月27日,《红公鸡》在柏林德意志剧院首演。《红公鸡》出版。
  
  与里尔克和霍夫曼斯塔尔等结识。
  
  1902年11月29日,《可怜的海因里希》在维也纳宫城剧院首演。剧本出版。
  
  1903年当陪审员。患病。
  
  10月31日,表现社会问题的戏剧《罗泽•贝恩特》在柏林德意志剧院首演。剧本出版。
  
  1904年意大利之行。此后一再去意大利旅行。与玛丽•蒂内曼离婚。9月18日,与玛加蕾特结婚。
  
  《牧歌》在《新观察》杂志上发表。
  
  1905年豪普特曼第三次被授予格里尔帕策奖。英国之行,荣获牛津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访问莎士比亚故乡斯特拉福并与萧伯纳会见。

  
  3月4日,《埃尔加》在柏林的莱辛剧院首演。《埃尔加》在《新观察》杂志上发表。
  
  1906年1月19日,《碧芭在跳舞》在柏林的莱辛剧院首演。
  
  与年轻女演员伊达•奥洛夫关系密切,同年关系破裂。
  
  豪普特曼观看莫斯科艺术家剧团在柏林的特约演出,获得深刻印象;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会见。
  
  出版《碧芭在跳舞》和豪普特曼的第一个全集(六卷)。
  
  《十四行诗三首》在《新观察》杂志上发表。
  
  1907年2月2日,《比绍夫斯贝格》在柏林的莱辛剧院首演。剧本同年出版。
  
  1908年1月11月,《查理大帝的人质》在柏林的莱辛剧院首演。出版他的希腊之行日记《希腊之春》和《查理大帝的人质》。
  
  1909年《格里泽尔达》出版。3月6日,在柏林的莱辛剧院和维也纳的宫城剧院首演。
  
  赴维也纳、布拉格、莱比锡、汉堡、慕尼黑和苏黎世作巡回报告。莱比锡大学授予豪普特曼名誉博士称号。
  
  1910年长篇小说《信奉基督的笨蛋埃马努埃尔•克文特》在《新观察》杂志上发表,后出单行本。
  
  1911年1月13日,悲喜剧《群鼠》在柏林的莱辛剧院首演。《群鼠》出版。
  
  1912年6月14日,悲剧《加布里尔•席林之逃亡》在巴特劳赫施特的歌德剧院首演。
  
  12月10日豪普特曼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赴瑞典领奖。《加布里尔•席林之逃亡》和长篇小说《阿特兰蒂斯》分别在《新观察》杂志和《柏林日报》上发表。
  
  1913年3月31日,《德国韵文的节日戏剧》在布列斯劳首演。剧本同年出版。
  
  1914年1月17日,《奥德修斯之弓》在柏林的德意志艺术家剧院首演。
  
  《帕尔齐瓦尔》(小说)和《奥德修斯之弓》分别在乌尔施泰因出版社和《新观察》杂志上发表。
  
  世界大战爆发后,豪普特曼发表民族主义的诗歌和评论,后来陷入深深的绝望之中。
  
  1917年《冬天的叙事诗》出版。10月17日,在柏林的德意志剧院首演。
  
  1918年小说《索阿纳的异教徒》在《新观察》杂志上发表。
  
  豪普特曼公开重申拥护民主和人道主义的立场,赢得很高的声望,被誉为德意志文化和人道主义传统的代表。


  
  1921年豪普特曼驳斥有关他参加德意志总统竞选的谣言。
  
  1922年与挪威极地探险家南森和苏联作家高尔基联合发表文告,题为《俄国与世界》。屡作报告,谈他的关于德意志民族革新的设想。
  
  在柏林和布列斯劳分别举行豪普特曼六十大寿的庆典,上演了作家的十四个戏剧。出版了他的十二卷本全集。他被授予德意志帝国的雄鹰勋章。
  
  1923年与托马斯•曼相识,共同在意大利逗留。
  
  1924年1月14日,《马克森大帝之迎亲》在莱比锡剧院首演。
  
  《兰花》(诗)在《新观察》杂志上发表。
  
  被授予维也纳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称号。
  
  1925年《维兰德》出版。9月19日,在汉堡的德意志剧院首演。
  
  1926年《多罗特娅•安格曼》在维也纳、慕尼黑、莱比锡等十四个城市巡回首演。剧本同年出版。
  
  1927年《哈姆雷特》(根据莎士比亚同名剧作改编)在德累斯顿州立剧场首演。
  
  1928年豪普特曼加入普鲁士艺术科学院诗艺部。
  
  1929年豪普特曼购买克洛斯特的一幢房子,随后加以扩建。


  
  1932年《日落之前》出版。2月16日,在柏林德意志剧院首演。
  
  第二次美国之行,豪普特曼被授予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称号和文学艺术科学院奖章。
  
  为纪念歌德逝世一百周年,豪普特曼赴纽约、波士顿、华盛顿和巴尔的摩等地的大学作纪念歌德的演讲,受到美国总统接见。
  
  布拉格、维也纳、德累斯顿、布列斯劳、汉堡和莱比锡等地举办庆贺诗人七十寿辰的活动,法兰克福市(美国河畔)授予豪普特曼歌德奖金,布列斯劳举办豪普特曼展览,诗人被授予普鲁士金质奖章。
  
  1933年法西斯上台时,豪普特曼在意大利;他于5月返回德国,退出社会生活,与社会的联系仅局限于狭小的朋友范围内。
  
  《黄金竖琴》出版。10月15日,在慕尼黑小剧场首演。
  
  1935年《哈姆雷特在维滕堡》出版。在莱比锡、奥斯纳布吕克等地首演。
  
  1937年《我青年时代的冒险》(自传)出版。
  
  1939年《乌尔里希•冯•利希滕施泰因》和《大教堂的女儿》出版。10月3日,《大教堂的女儿》在柏林的国家剧院首演。11月15日,《乌尔里希•冯•利希滕施泰因》在维也纳的宫城剧院首演。


  
  1941年《伊菲格尼亚在德尔法》出版。11月15日,在柏林的国家剧院首演。
  
  1943年11月15日,《伊菲格尼亚在奥利斯》在维也纳的宫城剧院首演。
  
  1944年《伊菲格尼亚在奥利斯》出版。
  
  1945年2月5日赴德累斯顿。5月13日,豪普特曼经历了德累斯顿的毁灭,返回阿内滕多夫。
  
  秋天,贝歇尔拜访豪普特曼。豪普特曼接受德意志民主革新文化同盟名誉主席的职务,向德国人民发表了一份公告。准备移居柏林。
  
  1946年6月6日,豪普特曼在阿内滕多夫逝世。7月28日,被安葬于克洛斯特公墓。
  
  陈恕林辑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