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综合其他 > 历届诺贝尔文学奖作家传略 > 第 24 章 1923\[爱尔兰\]约翰•勃特勒•叶芝(1865—19
第1节 叶芝小传

  爱尔兰诗人和作家。1865年6月13日生于都柏林,1939年1月28日死于法国南部的罗克布鲁。
  
  他出生于一个画家的家庭,自幼接受文艺方面的熏陶。在都柏林上中学时期就开始写诗。1888年他和萧伯纳、王尔德等著名作家会见。1891年他和诗友们建立了唯美主义的文学社团“诗人俱乐部”和“爱尔兰文学会”。1898年他到巴黎访问,受到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影响,后来两次访问美国和意大利以写作为生,成名后曾出任爱尔兰议员和教育视察员。
  
  叶芝早期的部分诗歌承袭19世纪后期唯美主义的风格,充满世纪末的悲哀,有逃避现实的倾向。《被拐逃的孩子》(1886)召唤人们和神仙一道奔向仙境,“因为世界充满痛苦,超过了你我的理解”。诗人厌恶商业文明带来的不协调,希望远离现实世界,到想象中的海岛上去过隐士生活。著名的抒情诗《茵纳斯弗利岛》(1890)是这一倾向的代表作。与此同时,也有一些情诗是写得比较成功的,如《当你老了》(1893)等。剧本《奥立汉的凯瑟琳》(1902)采用了神话的题材,表达了爱尔兰要求独立的愿望。
  
  1910年前后,爱尔兰在新芬党的领导下开展了要求民族自治的运动。叶芝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这个运动,并和剧作家格雷戈里夫人、约翰•沁一起在1904年创办了“艾比剧院”,上演关于爱尔兰历史和农民生活的戏剧。这个称为“爱尔兰文艺复兴”的运动,既有维护民族文化和语言、要求接近农民生活的一面,也有歌颂贵族政治和文化的一面。总的说来,在当时还是起了比较积极的作用。叶芝由于走出了象牙塔,参加了一些活动,他的诗风为之一变,从早期虚幻朦胧的境地走向坚实明朗的世界,写出了一些诗歌。《一九一六年复活节》是为纪念复活节起义而作的,歌颂烈士们为民族独立事业作出了英勇牺牲,改变了死气沉沉的局面,“产生了壮丽的美”。
  
  在爱尔兰经过斗争获得自治领地地位,并开始征购贵族的庄园以后,叶芝本来就有的贵族主义的保守立场就有了突出的表现。他认为只有贵族阶级由于本身拥有财富,深明礼义,才能产生伟大的统治者和廉洁的政府,才能保护艺术,使艺术家有闲暇来创造艺术。这个观点使他在许多诗作中讴歌以中古拜占庭为代表的贵族文明。《柯尔庄园的野天鹅》、《拜占庭》和《驶向拜占庭》就是这一类作品。这些诗把抽象观念和丰富的形象结合起来,隐含着多层次的意义,在艺术上是成功的。
  
  叶芝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是有察觉的,如《基督重临》(1920)就谈到“一切都四散了,再也保不住中心,世界上到处弥漫着一片混乱”的景象。但囿于他的唯心史观,他错误地认为这就意味着世界末日来到,基督就要重临人间,随之而来的将是一种狂暴粗野的“反文明”,最终又将为另一类贵族文明所取代。
  
  叶芝晚年的抒情诗运用洗练的口语和含义复杂的象征,处理多种多样的题材,具有雄辩的风格、明亮的色彩,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如《在学童中间》(1927)就是其中著名的代表作品。
  
  叶芝最后几年的抒情诗摆脱了复杂性,又有回到浪漫派风格的意味。它直率粗犷,赤裸裸地歌颂人生的情欲,具有歌谣体的艺术特色,如《那样的意象》(1938)。这首诗表达了叶芝反对文艺创作中的概念化的主张,他要求从感性生活的深处,特别是原始的、粗犷的事物中吸取艺术形象,写得干脆泼辣。


  
  从叶芝一生诗风的变化,可以看到欧洲诗歌从上世纪末的唯美派到现代派的演变,从单纯的感伤的抒情基调向复杂的、理性与知觉密切结合的后期象征主义表现方式的演变,这个变化既丰富了诗歌艺术,有时也带来了晦涩难懂的弊端。叶芝以“始终富于灵感的诗歌,并因为他以高度的艺术形式表达了整个民族的精神”,获1923年度诺贝尔文学奖。
  
  袁可嘉译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