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6节 家训:宁可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

  苏轼少年成名,考取了百年难得一见的制科三等,名震江湖。于是,他周围的朋友变得非常多,其中良莠不齐,有在他失势时鼎力相助的好友,也有落井下石的小人。苏轼固然是文学天才,但是他在交友的时候常常太过天真,准确来说就是他有一颗真诚善良的心,无论对谁,都是以诚相待,虽然收获了不少真心的朋友,但也有太多“最亲密的敌人”。
  
  这些“敌人”,很多曾是苏轼的好友。论才学,苏轼远超同侪,能与之一较高低者难寻,但对此心怀嫉妒的并不在少数。比如林希,他也算苏轼的老朋友了,可在起草贬谪苏轼的制词时,他极尽诋毁之能事,搁笔时不禁哀叹,“坏了一生名节”!
  
  章敦是苏轼在凤翔时结交的朋友,当时章敦任商州令,性格狂放,胆大敢为,而又志向高远,两个人一见如故,有过一段同游同饮的好日子。
  
  有一次两人一起旅行,到了黑水谷,那里有一条深涧。深涧两侧绝壁万仞,道路断绝,下边湍流翻滚,只有一条横木为桥。章敦胆子大,要苏轼走过去,到那边的悬崖上题词。苏轼两腿发软,不敢过,章敦却从容地走过去在石壁上写下“章敦苏轼来游”,随后又走回来。苏轼拍着章敦的肩膀说:“子厚必能杀人!”章敦问为什么,苏轼说:“连身家性命都不顾的人,还怕杀人吗?”
  
  另一次,二人小饮山寺,闻报有虎,借酒劲“勒马同往观之。去虎数十步外,马惊不敢前”。苏轼吓得准备转身就跑,但是章敦很镇定,取铜锣在石头上碰响,“虎即惊窜”。
  
  苏轼能看出朋友的果敢和胆气,也许在那个时候,他还为好友的勇气而骄傲,为自己的胆怯而羞愧。
  
  但谁也想不到,苏轼的后半生,章敦竟然成了他的噩梦。这原因说起来也简单,因为章敦属于王安石变法派的骨干,苏轼则被归为元祐党人。
  
  政治斗争是残酷的,章敦作为一个深谙人心的政客,知道其中的利害,所以一朝得势,就对敌对势力竭尽所能地打击。然而这只是问题的一方面。要说在政见上积怨之深,章敦哪里比得上王安石?可是王、苏虽系政敌,彼此却都能欣赏对方的才华,不因政见影响这种惺惺相惜的关系。苏、王二人在文学上彼此欣赏,以苏轼的豁达和王安石的正直,两人倘若不是政见相左,极有可能成为挚友。
  
  但章敦与苏轼本是朋友,最后反目成仇,不得不说他的人品存在问题,他对苏轼的“关照”十分严酷。苏轼谪居惠州时,曾作诗曰:“白头萧散满霜风,小阁藤床寄病容。报道先生春睡早,道人轻打五更钟。”此诗传到京师,时任宰相的章敦笑道:“苏子在那里还这么快活吗?”于是又把苏轼贬到儋州。
  
  苏轼之弟苏辙也是新法的反对派,当苏辙被贬雷州时,章敦不许他住官舍,苏辙只好租民房住;对此,章敦又认为他强占民屋,要加以追究,后查因确有租房契约才作罢。章敦是个心狠手辣,为达个人目的不择手段的人,有人说,这种狠劲很难说清好坏:用到战场上,可以造就一个英雄;布衣终生,可以成为狂狷之士。可惜他的这股狠劲最终用在政治斗争中,内心的狂傲便转化为暴戾和凶狠。
  
  元符三年(1100年),哲宗去世,徽宗继位。章敦因反对传位徽宗,徽宗上台后立即将其罢相。政敌翻出更多旧账,结果章敦被贬雷州。与此同时,苏轼遇赦放还。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六月,苏轼到达京口,章敦的儿子章援也在那里,他没有见到苏轼,但诚惶诚恐地写了一封长信,为父亲求情。因为当时坊间传言苏轼将再度被起用,章援出于对父亲多年作为的了解,担心苏轼重新上台会进行报复,故去信求情。
  
  章援以父亲的为人忖度他人,以为苏轼也一定会尽其所能地报复,殊不知苏轼给他回复了一封热情的信:“伏读来教,感叹不已。某与丞相订交四十余年,虽中间出处稍异,交情固无增损也……”苏轼在信中嘱咐他一定要给章敦买一些常备药,以及保护好自己,可谓是情深意重。因此,林语堂在其所作的《苏轼传》中,赞叹此信是伟大的人道主义文献,因为其中表现出来的宽容大度和仁爱精神,在古往今来的人物中实属鲜见。
  
  真诚对人难道是错的吗?难道尔虞我诈才是生存的基本法则吗?
  
  苏轼一生交友十分广泛,凡夫走卒,三教九流,都有他的朋友。苏轼在乌台诗案时又交了一个朋友,就是负责看守他的狱卒。这个狱卒以前认识苏轼,当时苏轼没有觉得他地位卑微就看不起他,而是对他以礼相待,所以如今他怀着感恩之情,对苏轼多加照顾,还为其搓洗,算是落难好友了。
  
  落难之时才能看出真朋友,在狱外,朋友们都在积极营救他,曹太后多次在神宗面前感叹苏轼兄弟人才难得,竟至泣下;张方平、范镇不顾风险,先后上疏,后来均遭处罚;苏轼的弟弟苏辙愿以官职为兄长赎罪,被降职外迁……苏轼最终得救,和朋友们的帮助是分不开的,但是,其中一个人往往被人们所忽略,那就是看守苏轼的那个狱卒。
  
  有一天,苏轼托狱卒把两首诗交给弟弟苏辙。这两首诗的内容很感人,里面记述了和弟弟的深厚情谊,并把家里托付给弟弟,表达了对百姓的感谢,以及对人生的感恩。
  
  苏轼是宋朝的大吏,当然熟悉宋朝的律法。他知道,像他这样的政治犯,要交一个纸片出去多么困难,其实这些文字都是要交到皇帝那里去的。而皇帝作为封建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掌握生杀大权,只有打动皇帝,才能让自己有生路。而这个狱卒就是沟通皇帝和苏轼之间的桥梁。


  
  苏轼最终得救,除了那些积极奔走的朋友外,这个狱卒无疑也帮了他的大忙,甚至可以说是苏轼的救命恩人。
  
  看来,真诚待人并没有错,错的只有可怕的人心与辜负朋友真诚的那些人。
  
  元丰七年(1084年),苏轼自黄州移官汝州,准备顺路去拜访隐居江宁的王安石。王安石听说苏轼前来拜访,便穿着野服,骑着毛驴,兴致勃勃地来到江边见苏轼。苏轼也穿着野服见王安石,并说:“我苏轼今天是穿着野服见大丞相。”王安石笑着回答说:“礼仪难道是为我们这些人设的吗?”可见两人之洒脱。后来在同游钟山时,他们有意回避容易产生分歧和误解的时政,诗酒唱和,谈禅说佛,不亦乐乎。当然,这既是他们共同的爱好,也是最为明智的选择。期间,苏轼写下《次荆公韵》:“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苏轼于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王安石彻底和解的诚意,也体现了对王安石急流勇退的仰慕。
  
  苏、王之交是君子之交,于公为真敌,于私为好友。苏、王二人历经数年的针锋相对,最终走向和谐,且以政治家、文学家的风度与胸怀,彼此心存敬意,在历史的天空中,为后世学人留下了闪烁的星辰。
  
  苏轼还有很多其他好朋友。在被贬谪到黄州以后,他和金山寺的名僧佛印,还有黄庭坚是非常好的朋友,他们三人一起谈笑风生,讲佛悟道,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故事。苏轼去世以后,黄庭坚晚年在家中高悬东坡画像,每天早晨衣冠整齐献香致敬。来访的朋友提到苏、黄并称,问庭坚对两人诗之高下有何看法,庭坚离席惊避,连连摇手说:“庭坚望东坡门弟子耳,安敢失其序哉!”
  
  孔子在《论语》中曾经讲到好朋友和坏朋友的区别。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诚信的人交朋友,与知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与善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这道理说得容易,古今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心如明镜?苏轼的做法其实是对的,因为只要你愿意和他成为朋友,他就对你肝胆相照,不留私心。虽然他在被人伤害之时痛苦地喊出“有酒膛肉多弟兄,急难何见一人”,但他始终没有改变自己对朋友的那颗赤子之心。如果这个世界的每个人都如同苏轼一样对待自己的朋友,“朋友”二字,定会比黄金还可贵。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