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图书频道 > 综合其他 > 庄子的享受:庄子内篇个性解读 > 第 3 章 贰•透视与超越的思路蹚平寰宇——齐物论
第6节 道枢与圆心,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上篇

  庄子教会了中国人说话,给了中国人许多思维的方法与说法。例如,“此亦一是非,彼亦一是非”云云,至今脍炙人口。但是今人讲这句话的时候,指的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是非莫衷一是。这样的话往往给人以模棱两可、狡猾世故、逃避责任的感觉。这样地不分是非固然是一个思路一个说法,另样地去分辨是非,认真对待——即疾恶如仇、除恶务尽、是非分明、爱憎火热也是一种思路一种说法,后面的思路与说法比前面的似乎更鲜明、更感人也更强大。
  
  呜呼,是非正误,谁又能说得清晰呢?一时或可清晰而且无可怀疑,谁又能永远清晰、永远了断分明呢?
  
  然而庄子的原意要彻底得多。哲学是一门讲究彻底的学问,是一门不让你瞠目结舌一口气上不来不会轻易罢休的学问。庄子不但看到了公婆的各执一词,而且从根本上怀疑公婆之分是不是多余,是不是靠得住,是不是假象;而有理无理云云,是不是压根就是伪问题。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是(或谓“知”乃“是”之误)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世界万事万物,不属于这边就属于那边,不是彼方就是此方,不是自己一头的就是对应或对立的另一头的,这就叫立场,立场的特点在于非此即彼。人们已经习惯于这样的思路这样的分野这样的模式了。而且人们往往认定:彼方、别人、对立面是不了解自己,是歪曲了自己,自己总是受误解受冤枉被歪曲的一方。而只有站在己方这一头,否定推翻了另一头,才能了解理解同情自己。立场决定认识,这就叫做屁股决定脑袋,你坐到了谁那边,你当然就向着谁。
  
  然而,再想一想,没有你这一头,怎么会将没有站到你这边的他人看做另一头?没有另一头的对比,又如何产生一个印象叫做你们是这一头?你看着他是另一头,那么他笃定看着你是他的另一头、对立面、另类。一个巴掌拍不响,彼此的分野,是互为条件,互为前提,互为对立面,互为他者,英语叫做others,“他人即是地狱”。
  
  是(此)与彼互为对立,互为你我,互为是非:你认为他是,他才可能认为你是,你认为他非,他恐怕也会认定你非,只有个别的少数的彼,你附和他的是非,他也还要找你的岔子,把你推向另类,乃至非把你往死里整不可。同样也只是极个别的,闻过而喜,听非议而不以为非,不但考虑到此方己方,而且能考虑到彼方,兼顾彼此的观点与利益。
  
  不仅彼此,你、我,是、非,认同或者反对,这些都是相对的、相反相成的,没有这一头就没有那一头,没有那一头同样不会有这一头的思量。
  
  庄子,还有老子极端地沉迷于、得趣于概念的相反相成、相悖相生、相逆相连以至延伸于无穷的妙奥。他们的智慧与思绪像风一样自由,来往穿行神游于截然对立的彼此、是非、可与不可以及北溟南溟、鲲鹏槁木、大瓠巨樗……之间,游刃有余,妙趣横生,无往而不胜。这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循环反复的圆形思维、可逆性思维、循环思维、阴阳五行八卦相生相克互补互制思维。
  
  老子早已指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庄子则抓住了(外)物与我、彼与是(此)、是与非的相对性大做文章。物看着我是外物,我看着物是外物。此看着彼是彼,彼看着此才是彼,同时彼看着彼才是此。而世界看到的人自己这个“彼”,恰恰是人自身的“此”。如此这般,何苦那样地彼彼此此,势不两立?
  
  这首先是一种语言感受,是语言、概念(名)、词汇、语法、逻辑的智慧游戏。语言的流通流动流畅流转带来了思想的新发现新路径。其实世界万物远远不只是彼此、物我、是非、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两组概念、两分天下。对于世界来说,毋宁说是彼中有此,彼中有彼,此中有彼,此中又有此。
  
  例如国家利益中有所谓核心利益一说,那就是此中之此。与大多国家针锋相对的力量中有极端主义、分裂主义与恐怖主义,那可说是彼中之彼。同样的对立面中又有鸽派,温和派,相对能以谈判、能够对话、相对容易沟通与和解的一派势力,可以说是彼中之此。今天的温和势力,由于价值体系或利益关系的冲突,终于无法避免一些根本性的矛盾冲突,终于变成了强硬派,此中又有了彼。


  
  而且,世界上永远会有大量的中间力量、中性现象的存在。非此非彼者有之,亦此亦彼者有之,此而后彼者有之,彼而后此者有之。彼此彼此,此彼此彼,彼彼此此,此此彼彼,可能是绕口令,可能是糊涂账,可能是本无区别,可能是天晓得……更可能是大量的叫做无声的大多数。
  
  但是琢磨出这个“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即由于把自己看做此,才会把对方看做彼,反之,由于有了对于彼的定位,由于假定对方是与己对立或对应的彼方,才更明确了自身的此方性质,才更要巩固自己人、骨干、铁杆、盟友的团结凝固。这样的琢磨很令人得趣,令人如发现了新大陆。由于人们喜欢或习惯于人分彼此,物分你我,言分是非,利分得失,品分长短……人们、族群、地域、侯国就是这样越来越拉开了距离的,世界就是这样日益走向隔膜、分裂和敌对的。
  
  对于庄子老子来说,一念之差,在应该齐而平之的万物万事上,偏偏热衷于争拗与分别,人类为自身找了多少麻烦痛苦纷争与自取灭亡!上述逻辑虽然感人,却未免有些走火入魔了。思想者们太拿自己的思想当作一回事儿啦。他们以为世界上的一切吉凶祸福都是思想方法、方法论、逻辑运用造成的,却忘记了还有民族、还有阶级、还有地域、还有行业的分野,还有利益的追逐、还有欲望的吸引、还有冲动与血性的煽惑呢。
  
  现代心理学认为,婴儿本来是分不清物我的,要发育一个阶段才能分出物我彼此。《红楼梦》中贾宝玉与林黛玉的许多冲突,也是由于他们坚信既然相爱就应该相知,就应该心心相印,共鸣共享,不分彼此,实际上是只要求对方成为自己,要求物成为我,要求对方像自己一样地看事想事处事;但实际上做不到。而庄子追求的是,等到人长大了,分得清而且势必要分清物我与彼此之后,再通过哲学的思辨与大道的修养,重新回到物我无异,彼此同感,齐物齐论,如婴儿兮的境地。
  
  同时,彼此的区分不仅在于位置、立场、空间坐标上。也在于生死、可不可、前后、变化等时间坐标上。
  
  彼是方生之说也,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彼此之说一旦发生,方生方死之说也就形成了。什么是方生方死呢?一旦你开始了生命,也就开始了死亡。一旦有了此,也就有了彼。生命的彼方就是死亡,死亡的彼方就是生存。存在的彼方就是虚无,虚无的彼方就是存在。同样,认可、认同、接受的开始就是怀疑,就是不接受、不认同、不认可。你认定了某种东西、某种主张、某种道理为是,那么,同样的原因、同样的道理,也会使你认为原来你信仰为是的东西,后来成了非。你认定了某种东西、某种主张、某种道理为非、为错误,那么同样的逻辑也就可能使你开始认定原来认定为非、为错误的东西为是、为正确。
  
  这话太精彩了,太深刻了,且听我慢慢道来。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