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藏地白皮书》编辑手记:唯有相信,方能到达

  有些人,有些书,自身是带有能量的。
  
  (一)
  
  我知道《藏地白皮书》并不算早。2011年春天,一个好朋友送给我一本小书,那本书当时在各大图书网站和书店都已经买不到了,她在淘宝网买下,给我的时候特别用心地包了封皮。
  
  书里是她曾经跟我提起过的一个爱情故事,她说女主角的博客写得非常好。
  
  翻开《藏地白皮书》,是在收到书有一段时间之后了吧。那段日子,刚换了新的工作,结束掉一段拖沓痛苦的恋情,搬家换房子,真正意义上开始一个人生活。尽管上班聚会生活照常,但内心却总平静不下来。上一段感情里受的伤,比自己以为的还要深。我开始对爱情不信任,对主动付出产生了某种恐惧。
  
  是在一天晚上的睡前阅读时间,我翻开了《藏地白皮书》,很快着了迷,一口气读到午夜两点多,直至读完。
  
  很难描述读完这个故事后内心的感动与震颤。书中是一篇篇男女主人公交错写成的日记,并没有多么复杂的情节,但是一字一句却格外真实动人。那些恋爱里特有的心动、猜测、试探、喜悦与失落,如此细微又贴切,一下下敲进心里。
  
  尤其,当我看到后记里傅真写的那段话:


  
  “一直以来,无数女性作家都以“过来人”的经验告诉所有的女生,被爱比爱人幸福。我曾经一度也认为这是爱情中最理想的归宿。可是现在的我却觉得,持有这种观点的人,或者已经不相信爱情,或者并没有真正爱过。当我们心中有爱,才确知自己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只是被爱而不去爱人,快乐也许,幸福未必。”
  
  只是被爱而不去爱人,快乐也许,幸福未必。这句话在那一瞬间疗愈了我。在我一度对爱情失望透顶的时候,它们让我再次相信爱的存在,与爱的能量。
  
  (二)
  
  与傅真、铭基第一次见面,是在2012年的秋天,我们约在三里屯的老书虫。他们俩刚刚结束长达16个月的间隔年回国,在北京短暂停留。而我作为向他们约稿的出版社编辑,带着那本包了封皮的《藏地白皮书》,以及一堆我们部门出过的旅行书去了那家书吧,心中既忐忑又有些激动。
  
  在读过《藏地白皮书》之后,我关注了傅真的博客——“最好金龟换酒”,不可否认,这绝对是个富有才气并且有趣的姑娘。生活琐事在她的笔下也能变得勃勃生机,让人读来兴致盎然,而这也是他俩仅仅凭借一本小书和一个博客就能在圈子里享有不小知名度的原因吧。
  
  在博客上,我看到他们不断更新着间隔年的文字和照片,于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在微博上私信铭基,表明约新书的想法。很快收到他的答复,他说已有多家出版社表明过此意向,他们会在结束间隔年后选定几家一一面谈。
  
  那是一次非常愉快的聊天经历。他俩温文尔雅,看来真是十分般配,傅真比照片里更有气质。他们性格随和,没有什么功利心,聊了很多合作之外的东西。听说我十一假期要去越南,又给出许多建议。更让我感动的是,铭基偷偷去付了咖啡的钱。
  
  真是一点都没有辜负我此前在心中勾勒出的关于他们的“神仙眷侣”的形象。
  
  再往后,便是邮件上的往来。在十月即将结束的时候,我收到他们确切的答复,决定把《藏地白皮书》的再版与间隔年的游记,一起签给我。这于我真是一份莫大的信任和鼓励。
  
  (三)
  
  2008年版的《藏地白皮书》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小开本,不厚,封面素净,友雅做的装帧设计。当年被傅真和铭基当作婚礼上的礼物,打印装帧成册子送给朋友。后来放到网上,被和菜头发现并推荐,又被一编辑看见得以出版成书。但因为各种原因,只印刷过一版一万册;但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它竟然在没有任何宣传的情况下就这么传播开去,变成了一个暗号。


  
  对,它特别像个暗号。如果聊天的时候正好得知你也读过《藏地白皮书》,你也看“最好金龟换酒”的博客,便顿生一种“同路人”般惺惺相惜的好感。它也常常作为心水推荐,只告诉给特别好的朋友。
  
  这次的再版,离故事发生的2003年已过去了整整十年。十年,为这个故事沉淀出时光感。傅真和铭基续写了2008年与2012年重回西藏的故事,一次是为了奔赴曾经立下的“五年之约”,一次则是将西藏作为间隔年旅行的最后一站。西藏一定是他们的福祉之地,每次回去(用傅真的话说,去西藏有种“回娘家”的感觉)都会收获一番新的人生感悟,启发他们踏上新的“征程”。
  
  没有做成图文书,而是在书的后半部分增加了一些彩插,是希望能够完整地好好地呈现整个故事。书中新增的30多张照片,选取时也费了一番心思。最后一个部分的彩插里,特意将2003、2008、2012年三个时间段、同一地点、不同人物的照片安排为一组,比如,他们在大昭寺楼顶自拍下的那组照片,以及那一刻头顶的天空,大昭寺广场的人群、玛吉阿米的座椅……时光飞逝,也许改变了容颜,改变了街道,改变了建筑,但总有些东西是亘古不变的,比如大昭寺前磕长头的信徒的虔诚,比如人世间那些默契坚守的爱情……

  
  最后确定并呈现的这版封面,是调改过几版后的结果(编辑们一定都知道,定不下封面是一本书永远的心头痛啊)。初看到那几个红色的线条和桃心,便让我有种小小的“惊艳”感,也曾担心不知道这故事的人第一眼看不明白其中的含义。但我觉得,它就跟“藏地白皮书”的书名一样,是需要读过了反刍一下才更能回味出其中的韵味来的。这大概也是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也许不会一下子畅销,但书里有种不过时的情感,它可以跨越时空、地域,感染到不同年代的读者们。
  
  这便是一本书能具备的可贵的经典性,也是一本书的能量所在吧。
  
  (四)
  
  6月7日是让人激动的一天。《藏地白皮书》在京东和亚马逊刚刚到货。然后,在这一天之内,这本书在亚马逊的排名从1000多,进到400多,到200多,再到100多,进入前50,再到35名,然后傍晚的时候断货了(哭啊!作为编辑知道的,最怕的就是断货了!!)。而京东网,则在下午的时候已经卖断货。
  
  这也许与作者在微博发布的新书到货消息有关,我看到很多个读者纷纷转发、评论,回复说“浪漫到不真实的一个爱情故事”“让我羡慕嫉妒恨的一对情侣”“追看了你们5年的博客”……,然后接着便是“果断买”“已入手”……或者@朋友,说“你一定要看”“这就是我说过的那个故事”……


  
  这么高的一致好评,这么迅疾的行动,这么不顾一切的推荐,我作为一个旁观的人都觉得感动不已,难怪@毛铭基晚上发了一条微博说“我和老傅何德何能啊,真要跪谢大家了。”
  
  我无法推算网站的销量是否都来自于作者微博的影响力(铭基的微博粉丝不到3万,这在微博大号遍行的如今确实算不上什么),或者这书本身就有一种能量和磁场,能吸引到那些喜欢它的人过来?
  
  但不管如何,我都特别高兴。因为一本我喜爱和有幸策划的书,能够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和喜爱。
  
  这个月底,傅真和铭基会在北京举行分享会。他们都不是高调的人,只是有太多读者希望想要当面聊聊天。所以,趁着新书出版,他们想借此感谢所有一直默默支持的读者。
  
  (五)
  
  我特别喜欢《藏地白皮书》的后记,他们彼此写自己眼中的对方。
  
  傅真用“谦谦君子”形容铭基,她这么说,“他一点也不耀眼,扔进人堆里可能就找不着了,可是那一束温柔的光,刚好就是我最想要的。就像大热天里人人都躲在空调房间,这时我走出门去,遇见一阵穿堂风,这是只属于我一个人的偶遇和惊喜,所以有无限感激。”


  
  而铭基这样评价傅真,“她是我见过最特别的女生——个性独立,有思想,不做作,不娇气。”
  
  这样的爱情也许只可遇而不可求,但是,不妨碍我们读读这个故事,去相信它的存在,然后在内心保有美好的愿望,坚定地去追寻理想的爱情。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藏地白皮书”。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