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李朝全序 言:非虚构的魅力——2012年中国纪实文学概观

 

  纪实文学是一种非虚构的文学类型,其基本特征是纪实和非虚构,带有真实性的特点。探讨纪实文学,离不开国家政治和经济社会状况。2012年,国内最重要的政治事件当属党的十八大的召开,中央领导集体顺利实现新老交替,科学发展观被明确为党的指导思想,首次鲜明地提出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思想,党和国家的近期目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一个美丽中国。这一年,民生问题更加尖锐和突出,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股票不景气,以温州为代表的地区中小企业陷入困境,还有神舟九号与天宫对接、辽宁号航母实现首航列编等要事。国际上,中日钓鱼岛争端凸显,南海问题矛盾重重,世界上不少地区存在冲突,局势并不太平。国家政治状况影响着纪实文学创作,许多大事要事进入纪实文学题材范畴,成为作家们纷纷关注和描写的对象。
  
  作为一种具体的文学样式,纪实文学的生存与发展也不能脱离文学的整体态势。2012年,文学界最大的新闻无疑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其次是中国作家协会实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年”计划,组织评选了第十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召开了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和五个少数民族聚居省区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系列研讨会。还有隆重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倡导“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等等。这些文学大事,也都直接影响到当下纪实文学的创作及理论研究。
  
  纪实文学界本年度也发生了一些大事。如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于6月底召开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何建明接替张锲担任新一届会长。7月中国作家协会成立了包括报告文学委员会在内的十个专门委员会,职责是开展调研反映情况、进行作品研讨审读、项目论证、理论研究、引领思潮等。报告文学委员会召开了在京委员座谈会。10月中旬中国作协创研部和中国作家出版集团、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在华西村召开了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交流会,50多位纪实文学作家、评论家等出席。中国作协2012年度重点扶持作品论证会审读通过了23个纪实文学创作选题。第十二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揭晓,30部获奖文学作品中有21部是纪实文学。由中国作协创研部选编的《报告文学艺术论》一书出版,汇集了近年来有关纪实文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所有这些,都对纪实文学的创作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2年的纪实文学创作,整体态势是平稳发展,鲜明的变化是日渐向纪实文学的特色和特质回归,即以简练的文字,对现实生活迅速地做出反映和反思,关注焦点和民生,重视纪实文学的社会效果,彰显出纪实文学的巨大魅力。
  
  一、紧追新闻的深度挖掘和描写。
  
  大量的重要新闻事件,尤其是新近发生的国家大事要事或者涌现出来的新人,陆续进入纪实文学创作范围。众多纪实文学作品注重快速反映现实,以深入的开掘和细致的描写回应公众关切,满足读者对于深层解读新闻热点问题之需。
  
  首先是以新闻性事件为主题内容。作家比记者走得更远,采访得更多,书写得更形象,思考得也更深刻,体现出文学巨大的感染力。神舟九号6月16日升空,第一次实现载人空间对接,29日成功返回。这一事件举国关注。北方在《神剑》第4期发表了《神九,与天宫有约》,详述神九发射前的测试、换泵、垂直转运、加注、发射场和航天员等各方面的准备工作,以及点火起飞、交会对接等精彩时刻,堪称神九飞行全记录。在航天部门工作的作家赵雁在《北京文学》第10期发表《天梯神示——中国“神九”太空飞船成功发射的台前幕后》则着重关注“神九”三名宇航员刘洋、刘旺和景海鹏的选拔、准备出征经过,神九技术、饮食生活、地勤保障等方面的情况,揭示了诸多鲜为人知的内情。特别是对“中国嫦娥”——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的描写,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2012年1月甘肃武威市通过公开选拔,让刚参加工作半年、23岁的清华大学学生焦三牛当上了副县级干部,引起舆论一片哗然,成为吸引亿万眼球的事件。何建明通过实地采访,在事件发生后不到五个月时间就创作出版了《三牛风波》一书,堪称神速。该书深入剖析“三牛事件”的真相,揭示出我们党和国家在用人体制机制上大胆解放思想,实现重大突破与创新。何建明的另一部长篇报告《国家:2011•中国外交史上的空前行动》则以鲜活生动的文字记录下2011年2月我国政府动用各方力量,用十几天时间从战乱中的利比亚撤离公民三万多人,那一场“战役”的惊心动魄与扣人心弦,彰显了我们国家的大国情怀与以民为本。冯锐的《亮剑湄公河》、衣向东的《跨国擒凶》关注的是我国警方的跨国行动,前者描述了毒枭糯康残害我国公民的罪恶经过以及我公安部门通过国际协作抓获糯康的曲折过程,后者描写的是我国警方远赴安哥拉侦破侵害中国人案件的全过程,都是备受公众关注的焦点话题。
  
  侦查公安题材的纪实文学还有记录“清网行动”纪实。2011年5月开始历时十个月的中国警方清理追逃网上通缉犯的“清网行动”捕获逃犯10万名以上,使社会治安大为改观,董保存、丁一鹤《全国大追捕》,张胜友《天网恢恢》等正是对这场声势浩大、成果卓著的清网行动的真实记录,形象地反映了在信息时代高科技条件下缉捕工作的便捷与错综复杂。陈启文10月发表的《北京风暴》聚焦的则是不久前的7月21日发生在北京的特大暴雨,造成人员财产巨大损失,作者通过认真深入的实地勘察,力图还原事件真相,进行沉重的灾后反思,延续了作者一贯的实地求证、介入生活的创作风格。
  
  在描写与刻画新人方面,作家们选取的大多是新闻事件的核心人物或者先进典型。《深圳晚报》在莫言获奖次日刊发的《莫言传》讲述了作家莫言的成长创作历程,内容新鲜,引人阅读。王宏甲、刘标玖的《吴孟超传》选取的主人公是曾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肝胆科专家,反映一代知识分子的胸怀与理想追求。韩小蕙《刘路一飞冲天的奥秘》揭示了一个年轻英才、23岁被特聘为研究员的大学生的成长奥秘。李朝全《春风化雨》则通过讲述18位当代优秀青少年的感人事迹,反映出80后、90后青年是充满希望、值得信赖的一代,代表着我们国家可以预期的美好未来。
  
  二、关注民生和百姓冷暖,反映草根生存。
  
  以人为本理念深入人心,是新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一大进步。纪实文学作家更加注重立足百姓,眼光向下,关心草根底层,关心人间冷暖,写出了一批以小人物为主人公的纪实报告。孙惠芬回到自己的辽宁农村老家,对农民自杀现象进行深入采访,写下了长篇非虚构《生死十日谈》,将当下部分农民艰窘局促的生活情状一一展露,反映出社会巨大转型期农村社会的某种困境以及广大农民在生产生活、情感心理等各方面遇到的新问题,具有鲜明的人文关怀品格,是本年度非虚构创作的重要收获。党益民《蜗居公厕》则别有意味地选择了一家居住在公厕的清洁工作者为描写对象,以人物讲述的方式,反映了“城市边缘人”的生存处境,体现出纪实文学作家自觉向下走、通过书写底层百姓表现现代城市容易被人忽视或忽略的另一样人生。这种向下看、往下走,走向大地、走进人民的创作倾向是一种值得倡导的创作选择。郑小琼《女工记》描写的则是十几位自己熟悉的或者接触过的女工,采用了诗歌与采访手记相结合的方式,得心应手地记录下南方工业化大生产流水线上普通女工的生存状况。正是这些收入不高、生活差强人意的普通劳动者支撑起了中国的崛起,为她们写照、画像,确是作家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家应该关心社会边缘人、弱势群体或者容易被遗忘的角落。梅洁、鄂一民《汉水大移民》聚焦的是为南水北调作出牺牲的18万移民,描写这个庞大的移民群体在别离故乡家园时的疼痛,表现他们身上那种无私的奉献精神。杜文娟《阿里阿里》则将目光投向高远的西藏阿里,反映那片走出了孔繁森这样的英模人物的土地上人们艰难的生存状况,表现援藏干部的勇担责任、甘于奉献的品格。丁冬、章江红《耳蜗》描写的则是残疾人群体,反映人工耳蜗植入带给千万聋人的福音,残缺的生存更令人震撼,从残疾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真善美的闪光,可以检阅我们每一个健全者的灵魂。陈亚军《什么卡住了车轮子》是关于北京治理交通拥堵的纪实,这也是与普通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一个社会主题。
  
  普通人的生存,亦是酸甜苦辣百味杂陈,其中滋味一言难尽。杨年华《国旗阿妈啦》描写了一位生活在西藏边境、坚持48年不间断天天在自家院子里升国旗的百岁老阿妈,讲述了阿玛啦的坎坷生平,表现了她对祖国和党深厚的感情,张扬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年届八旬的作家阎纲痛切回忆14年前痛失爱女的日日夜夜,以日记的形式详细记录下了家庭成员之间相濡以沫、相依为命的醇烈亲情,以及在直面生死关口女儿的坚韧安详、亲友们的关爱扶携,爱女最终如荷凋谢。这是人间大爱的一曲赞歌,亦是一曲悲伤委婉的生命哀歌,浸满了人世的悲欢与苦难,令人掩卷长涕。与阎纲相似,76岁的老作家汪浙成却遭遇了爱女不幸罹患白血病的痛苦。他的《女儿,爸爸要救你》生动叙述了灾难面前父女同心,共同微笑面对并取得了抗击病魔的胜利。故事的结局令人欣慰,但在其艰难过程中家人备受煎熬、与疾病不屈不挠地进行抗争等,却动人以情。作者在古稀之年通过顽强努力拯救了一直对其隐瞒了数十年真相的养女,其情其景足以感天动地。李迪《梦中的橄榄树》是一篇精短的纪实文学,他以自己收养流浪猫、流浪狗的经历,通过栩栩如生地讲述动物与人的亲近眷恋之情,表现人类应该关爱动物保护动物、人与动物可以和谐共处的主题。
  
  三、深刻反映社会焦点和事关国家生存发展命脉的重大课题,
  
  体现纪实文学可贵的社会担当与时代使命。
  
  教育托举起国家的未来。教育题材纪实文学继续备受关注和欢迎。徐世立《一个孩子的战争》讲述了一个高知家庭对一个问题少年的拯救过程。孩子厌学、叛逆、染网瘾,令家长头疼不已,通过军事化的管制教育、家庭亲情教育等,父母几乎牺牲了自己的一切包括健康和事业,只为了拯救自己珍爱的孩子。孩子逐渐醒悟,开始发奋并最终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又带给了家长无尽的欣慰。作品看似描写的是一个家庭的个案,实则具有相当普遍的社会意义,同时具有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重价值,是本年度分量很重的一部优秀纪实文学。铁流、徐锦庚《中国民办教育调查》则通过讲述山东英才学院、西安翻译学院和南洋教育集团等正反两方面民办高校的成败典型,表现了民办教育对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于国家、民族未来的重大意义,试图矫正公众对民办高校的成见或偏见,呼吁全社会都来关心民办教育,共同推进教育大业。野莽《刘道玉:80年代那场轰轰烈烈的高教改革》刻画了一位教育改革家刘道玉,回溯了一段值得铭记的高教改革历史。这些作品大都指向现实,具有广泛而深远的社会意义。
  
  生态报告一直是一个创作亮点。陈启文《北京风暴》涉及了生态的脆弱及保护的严峻迫切等主题。叶多多《一个人的滇池保卫战》则塑造了一位生动感人的平民英雄、200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张正祥。这个居住在滇池边的普通农民,不惜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穷愁身残,三十年来与破坏污染滇池的行径作坚决不屈的斗争,表现了这位生态斗士身上宝贵的勇气、执著及凛然正义,倡扬了大力保护生态的主题。肖亦农《绿色毛乌素传奇》则通过今昔对比,讲述了治理毛乌素沙漠取得的卓越成就,刻画了以宝日勒岱、殷玉珍、丁新民等治理沙漠生态卫士的优秀代表。陈岗龙《草尖上的文明》记述了草原文明、游牧民族的生活状态,是关于蒙古族游牧文化的形象记录。张锐锋《鼎立南极》则讲述了我国南极科考的历史,资料弥足珍贵。
  
  创新是时代主题。沙林《不能缺失的心》提出,勇气、创造力、艺术想象力、快乐、自由的缺失,是阻碍中国创新之路的深刻原因,从而对我国的教育等作出反思,富于启示意义,令人掩卷长思。
  
  大学生就业是社会关注的一大热点。傅宁军继《大学生“村官”》之后推出了《大学生从军》,反映大学生入伍参军潮,以及大学生从军带给我国军队的新气象、新面貌。李春雷《青樱桃,红樱桃》描写了一位大学生村官的代表——兢兢业业、甘做平凡小事、病倒在岗位上的农家女儿张广秀。
  
  四、家族谱传与历史纪事,成为纪实文学创作的重要内容。
  
  与小说中大量的家族叙事相似,近年来纪实文学领域也涌现了一大批生动感人、有影响的家族叙事作品。刘剑波《姥娘》通过讲述外婆曲折坎坷的一生以及亲人对待她的冷淡隔膜,对我们的家庭伦理道德观念毁坏的现实进行了批判与反思,具有深沉的忏悔意识和赎罪意识。彭学明纪实作品《娘》同样描写反省忏悔和赎罪的主题,主要围绕自己与母亲生前的情感“斗争”展开,表现了母亲无私、宽广的大爱和自己对母亲的不能理解乃至不孝不敬,这是一部值得天下子女阅读的警世之作。黄金明《跟父亲的战争》讲述的是十几年来自己与朴实耿直父亲之间的对抗,鲜明地塑造了父亲的形象。张培忠《永远在路上》则通过追忆,刻画了给予自己终身影响的令人崇敬的父亲。这些作品中的父母长辈,都是最平凡普通的父母,他们以自己的言传身教,塑造了我们子女一辈的品格与魂魄。这种传承是一种精神命脉的传承。与此相似,熊光炯《心远》通过叙说一个教育世家(南昌月池村熊家)百年的沧桑,揭示出文化和精神血脉是如何在熊氏家族绵延传承一百年的经过。这种珍贵的传承缔造出了一个名闻遐迩的教授村。这种精神、道德和文化在父子母女之间的传续路线,可谓是对抗当下社会道德危机的良方佳药。《八旗子弟》作者陈宏光以八旗后裔的身份叙说一个世纪的家族风云,折射出时代的大变迁,是一篇有特色的作品。
  
  历史叙事,从旧闻中挖掘新闻性的内容和主题,使之具备旧闻新知的特性。丁晓平《王明中毒事件调查》通过采访历史知情者、研究者,查阅大量的档案资料,力图还原历史真相,对中共党史上一桩众说纷纭的历史事件正本清源,涤清视听。聂还贵《中国,有一座古都叫大同》以散文化笔法,叙写了大同的千年历史,具有一定的学术意味和智性色彩。李青松《开国林垦部长》追述了第一任林业部长梁希在保护生态方面富于前瞻性的言行举措,语言活泼,人物个性鲜明。傅宁军《此岸彼岸》叙述了台海两岸自金门炮战以来半个世纪的民间交往,凸显了两岸同根同族血浓于水的同胞情以及和平发展的主题。黄传会《潜航》追踪海军第一支潜艇部队往事,是作者继“海军三部曲”之后在海军题材方面的新开拓。
  
  五、值得关注的现象和思潮
  
  1.要约写作相当普遍。要约写作在纪实文学创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时左右着创作的成败得失。由相关部门、机构或个人约请去采写相应领域和题材的纪实,实质上是一种组织创作。它为作家的采写、作品的出版创造了便利条件。如果采写对象和题材重大、关注度高,作品也有可能产生较大反响。比如何建明《三牛风波》是应组织部门约请创作的,《国家:2011•中国外交史上的空前行动》是应外交部门约请创作的,都属于社会焦点事件或重大事件,全社会普遍关心关注,作品在最快的时间推出、发表和在报刊连载,不少评论、书评跟进,使其产生了比较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反响。公安部门、《啄木鸟》杂志社约请了董保存、张胜友、李迪、衣向东、孙晶岩等一批作家采写警方的“清网行动”、跨国缉捕、监所囚犯等焦点题材,也发表了一批优秀作品。总体上看,要约写作降低了作家采写的难度,及时将焦点题材纳入作家视野,对于纪实文学创作有很大助益。
  
  2.“准新闻报告”异军突起。紧随新闻、跟踪热点,有时能够产生出人意料的社会反响。纪实文学可以在新闻结束的地方再出发或者与新闻同步,深入现场,深度报道,深刻反思,能够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如北方和赵雁关于“神九”的叙写,可以很好地满足读者的阅读期待。而冯锐《亮剑湄公河》则是对湄公河血案的深入透视,陈启文《北京风暴》是对北京特大暴雨事件的深刻反思,都生动翔实,发人深省。纪实文学在与新闻PK时,具有的优势就是艺术形象、感染力和思想力度及深度。这是新闻所无法企及和取代的。
  
  3.家族叙事对文化传承意义重大。修撰家谱方志,实际上是一种精神传续,这些自家亲身亲历耳闻目睹的事情记录,具有很高的史鉴、教化、育人的效果,是在家庭、家族、区域之间开展道德、精神传承的有用文章。
  
  4.“非虚构潮”方兴未艾。对非虚构叙事有必要进行认真的文体辨析。《生死十日谈》作者孙惠芬明确说明对作品中的情节和人物进行了技术处理,换言之,有些情节是虚构的。这部被命名为非虚构的作品其实应该归入虚构作品即纪实小说范畴。2011年《人民文学》提出“非虚构小说”概念,陈丹燕等作家也出版了所谓的“非虚构小说”作品。事实上,这个舶来的名词并不严谨。它在英文里有时被表示为Non-fictionNovel,有时表示为Historyasanovel或者Novelashistory。应该说,这种纪实、非虚构与小说杂交的文体,准确的名称应该是纪实小说、历史小说,它以小说的手法来讲述历史或真实的故事,内涵似乎是真实事件,而形式却是小说,它归根到底还是应该被称为小说,是虚构的小说,却带有非虚构的特征或内容。我不反对在纪实文学或非虚构创作中借鉴吸收小说手法或技巧。
  
  通过扫描2012年的纪实文学创作,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纪实文学正在努力回到现场,回到新闻事件和社会关切的焦点热点题材。纪实文学正在自觉反映当下社会,刻画鲜活的人物,主动介入生活,对现实和社会问题发言,进行理性剖析与反思。而这些,正是纪实文学的特色与特质。所以,可以说,当下的纪实文学正在回归其自身,正在回到纪实文学的独特性上来,正在不断展现出其作为非虚构创作的无尽魅力。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