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3节 第十三节

谁都没料到,李庄镇教办主任钱明复会驱车来到儒林小学。

那时候夏松林正给大班学生上电脑课,而另一个教室的小班里吕秋雁正在讲英语的发音,张寒儒则在办公室里备下午要上的书法课。

大班的书法课已上了一段时日,效果不错。张寒儒觉得从下午的课时开始,把中国几千年的书画史该给孩子们系统地讲授一点了,孩子们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又是博闻强记的好年龄,一个课时讲一点书画史,二年下来,就有了一个整体的轮廓。尤其是对王羲之、王献之这样的自成一家又变化万千,得之神功而自非造化发灵的一代书法大家,确实应该让孩子们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而对于《兰亭序》的故事,以及它的经历和传奇,孩子们也应当知道一二的,传统文化的瑰宝和这瑰宝的魅力么……

张寒儒正在斟酌着用怎样深入浅出的语言,让孩子们在兴趣中领略书法的大魅力时,就听得校门口有汽车的喇叭声,他没有在意,等到喇叭又一阵响过后,他皱起了眉头。在张庄,在他以前当小学校长的数年里,村人与路人通过学校边时,都静悄悄敛了声音过去。即使有再多的话,也得远离了学校才敢再交流。张庄的牛和驴子们也颇通人性,在田野里悠长地吼叫着,一旦进了村落,尤其是从学校四周经过时,一只只一头头,夹紧了尾巴,低沉了脑袋,悄然地迈了蹄腿,哪敢发出一点点声响?

皱了眉头的张寒儒抬头从窗玻璃看时,心里一怔,见上次教办那个陪同王纪检的人进了院子,又见他引着一个矮胖的汉子进来,张寒儒一时眼花,忙拿了手去揉,再看,发觉那矮胖者居然是镇教办主任钱明复。

张寒儒颠了碎步慌忙去迎。

钱明复前脚进了办公室,随即就有他的司机端了一摞笔记本走了进来。

我来,也没有其它意思,就是看看孩子们,看看老师,也看看你这位大校长。

钱明复笑眯眯的,眼睛在眼袋子的深邃处藏着。

不敢不敢,真是劳你主任大驾了。张寒儒有些受宠若惊,冲茶水的手一时抖动着。

也没啥礼物,就是给娃儿们带了六十个笔记本、瓜籽敬人一点心嘛。

钱明复在笑。肥肥胖胖的脸儿开成了一朵老莲花。

钱主任能来,对我们儒林小学就是很大的支持,何况,还给孩子们带来这么多礼物,这真是雪中送炭、雪中送炭呢。等钱明复喝好了茶,张寒儒就引了他,观看整个学校教室和办公室的设置、介绍大班与小班的学生情况。

回到会议室里,当然把夏老师和吕老师也召集来了,张寒儒给钱主任汇报开学一个多月来各项工作、课时安排、授课内容,还有一些相关事宜,吕老师给钱明复详详细细汇报了学校账目,孩子们交纳粮面豆米的细节……这时候钱明复摆摆手,接着说,不用讲这些了,我又不是来检查工作我是来看望大家的,儒林小学的成立,不仅仅是我们张庄,也是我们全镇的一件大事,是我们教育口的一件新生事物,是我镇教育多年来探索与改革中结出的一颗新果实。张寒儒老师能率先趟出一条新路子,既秉承了传统,又吸纳现代,这个思路是不错的,在新的形势下,新的文化背景下,创办具有新理念的私塾学校,这本身就是一种大胆的实践,好好干吧,实践出真知,实践出经验,镇教办愿意作为你们的坚强后盾,我老钱会大力支持你们的……

钱明复的讲话让三人都很感动,觉得一级领导就是一级的水平,便由衷地鼓起掌来。这时候有家长敲门,给学生请假,张寒儒就出去了一下。

张寒儒不在时,吕老师便对钱明复说:钱主任,儒林小学是张老师一人硬撑着哩,学校不向学生收一分钱,一切开销包括我每月的工资,都是从张老师的那点工资里出呢,夏老师几乎是在义务教学,没办法,也只好向学生家长收几十斤小麦或杂粮,张老师不愿意对别人说这些,只是不忍心看原来的学校废着,不忍心看条件不好的孩娃们荒了学业,他就是这样一个人,把学校看成自己的命根子……我向钱主任说这话,希望教办或其他领导、老师们更多地了解我们,理解我们的不易。

不善说话的夏松林这会儿也红着脸说,老张一心想把小学办成不收任何费用的慈善学校,可这得有社会或者某个企业去支持的,目前还没有这个条件,所以学校一切花费都是他个人出的腰包。我粗略估算了一下,仅维修改造教室、办公室和制作桌椅木床、学生们的课本,还有厨房灶具等就花了近一万块钱,那是他多年来的积蓄,好在几台电脑是以前的学生给赠送的……哎,这也真为难老张了,他就是这样一个人,说起来,人都难以相信,心里会疑惑他这是为了啥?……刚开学不久,居然还有人给教育局打举报电话,哎,钱主任,你以后可得给我们主持公道哩……

钱明复听着,听得不动声色,听得若有所思,点着头也摇着头,在大家谨让他吃午饭的挽留声中,他还是客气地离开了。

当晚钱明复给李晓才拨了个电话,李晓才踏了夜色来到钱明复办公室里间的卧室里,李晓才把胳膊下挟着的用报纸裹了的两条烟随手放在沙发边上,说是他的一个同学转学生给送来的,他抽不动软包装的云烟,就孝敬钱头了……

钱明复连个“谢”字都没提,许久了才说,白天去了一趟张庄,去了一趟儒林小学。这让李晓才颇感突兀,半天没能明白过来。

看来那呆子还是铆足了劲儿要大干一场的。钱明复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拿了一对小眼窝打量了李晓才一下,他想试探一下李晓才还有什么抑制张寒儒的绝招儿没有。

李晓才没想到他打了个举报电话之后,教育局纪检书记只是虚晃了一枪,丝毫没对张寒儒构成威胁,其实那是明摆的事情,没有证据,举报只能是匿名诬告。

李晓才心里不明白的是,钱明复为何对儒林学校也存有如此芥蒂。

这是深埋于钱明复心地的一个无人知晓的过结。

十余年前,李庄镇原教办主任退休,市局要在李庄教育口提拔一位教办主任,当时的条件比较好的是钱明复,因为之前他一直在教办工作,对全镇各校的情况也较为熟悉,钱明复自然成了候选者之一。市局考察组下到李庄各学校考察时,不少学校领导包括教员们对钱明复都有不同的看法,比如走上层路线;比如对教学业务的不甚熟悉;比如吃吃喝喝、搞人际关系;比如爱好拉帮结派搞小团伙。同时又有一种声音很强烈地响彻在考察组的耳畔:张寒儒老师是教办主任最合适的人选,他是业务骨干,事业心强,连续多年的省、市教学能手和优秀教师,又有多年基层小学校长的工作经验……无奈,考察组只得把群众的反映递交上去,钱明复和张寒儒便成了两个颇具实力的竞争者。

市教育局郭局长是张寒儒的中师同学,自然情感倾向于他,而副局长是钱明复的表兄,看来,张寒儒是占有一定优势的。谁料想张寒儒却没有利用这一优势,他一次都没有私下里活动和打点,他天真地认为,局领导会端平一碗水的,谁优谁劣领导心里自有明断;而钱明复那一段日子里加紧了活动,不仅巩固了表兄的亲戚关系,又通过表兄“拜访”了几次郭局长,天平就这样倾斜了……半年后,钱明复如愿以偿当上了教办主任……

自那时起,钱明复深深地记恨下了张寒儒,他曾经有过调张寒儒到全镇最东边的山区一带的单人复式校的想法,实在是找不出一个合适又合理的由头,还碍于张寒儒在全镇教员里的影响,钱明复忍住了。

这一切,李晓才当然不会明白,他明白的是,钱明复对张寒儒所采取的行动,有许多必须由他李晓才去实施和完成,李晓才的精明就在这里。

李晓才还有一个十分隐秘的心理,他之所以殷勤地讨好钱明复,不仅仅是保住眼下李庄中心校校长的这一职务,他把一对机精的眼睛盯视在教办主任的位子上了,再有三、五年,钱明复就到退休的年龄了,钱明复在退之前肯定要物色好他的接班人的,要知道,教办主任的推荐意见那可是举足轻重的意见。这几年里,李晓才所做的一切,都是为那大路在进行铺垫。为了铺垫,李晓才在所不惜。

李晓才相信,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对付一个迂执的呆子,还是绰绰有余的。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