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第4节 礼仪问题

 

        1873年即同治十二年,御史吴可读上奏了如下这道密折。尽管没有直接叙述太后的生活及性情,但却是可贵,且读之有趣。在此奏折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清朝官员之无比傲慢自大,及当时清朝政府的愚昧无知。如果有心搜寻,此类文件数量并不少,阅之可知中国人一直视洋人为野蛮之辈,这种心理根深蒂固,由来已久。故西方人的外交手段在清朝时期根本行不通。清朝政府妄自尊大,顽固自闭,沾沾自喜。洋人虽屡遭羞辱,但仍不死心。然大致来讲,如若认真研读文件,便可知慈禧在当政五十年间所表现出的统治国家及与外国人打交道的控制全局的能力,不禁让人心生仰慕之情。此道奏折亦不时地透露出幽默之语,正如饭前小菜一般,值得阅读。
  密折上奏恳请朝廷停止争论,免外国使臣叩拜之礼,以显我朝宽宏大量,提升朝廷威信。然而外国使臣不会遵从我朝的规矩,由此,大臣们的争论目前已陷入僵局。
  奏折曰:本不知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为何事,而我必欲其强行五伦之礼。是犹聚犬马羊豕于一堂,而令其舞蹈扬尘也。然则即得一跪一拜,岂足为朝廷荣?即任其不跪不拜,亦岂为朝廷辱?而议者之意,尚不肯轻以我与。则事有大于此者,更无望矣。于是要求无已之心,自此而遂息。则我之势尊,而彼之势屈。臣愚以为我之尊自若也,不因彼之尊059第七章 礼 仪 问 题之而我始尊也;彼之不屈自若也,不因我之屈之而彼即屈也。彼窥见我所重在跪拜,而忌在不跪拜,所畏在用兵,则常增吾所重,益无所忌,而示我所畏。盖我之势一弱,彼计无施而不可。
  臣闻各国往来文移,所进表章,有如许妖魔鬼怪,不知何物之某皇帝,竟与我皇上并列矣。诸臣不彼之耻而耻此乎?前岁俄夷由伊犁而入新疆,自东而南而西,包中国一万余里,创千古外夷入中国未有之局。其措置甚大,其处心积虑甚深甚毒,诸臣不彼之虑而虑此乎?诸臣以为各国不从中国礼节,即足为中国羞。而臣以为各国若从中国礼节,更足为中国害。自古国家大局,时与势二者而已。度吾时未可与争,势未可与校,则当别求吾自强之道,而暂行吾权宜之计。昔子贡问政,孔子告以足食、足兵、足信。迨子贡两以不得已而去请,孔子曰:“去兵。”又曰:“去食。”圣贤谋人家国,动出万全,断无鲁莽从事之理。去之云者,平时必有一番经济作用。成竹早已在胸,并非直至不得已时而始仓皇失措,出此束手无策语也。此事诸臣于初议,即应权其轻重,外审之彼,内揆之己。
  度其事可以一争,吾力又能争,虽小事亦不可许,争之必得而后已。若预料吾时事必不能争,而其事又不足以争,则急宜占以先著,于许其进见时,不俟彼启齿,一并慨然许以代为奏请皇上,免其行吾中国跪拜礼,并不曾轻假彼以名器,亦不致稍示我以单弱,岂不光明正大,夷夏凛然?乃始则沾沾于一见,既无以善于其前,继则斤斤于跪拜,又无以持于其后,终于为人挟制,无一不俯首而从,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是犯四恶之所屏也,是蹈昔日津门办理夷务诸臣之覆辙也。
  臣小臣也,窃为朝廷惜之。今已奉旨朝见有日,于万分无可挽回之中,求一犹为彼善于此之说。唯有仰祈皇上断自宸衷,申饬诸臣争执礼节之非,本非吾国臣子,何必令行吾国礼仪。倘行不中礼,甚或失仪,则使各国既失来见之诚,中国亦未为得怀柔远人之法,且却至当堂闻笑,未必不因贻羞而变成怒。是弭衅而反以起衅,则莫若特谕各国使臣,不必行吾中国跪拜礼节,临时若仍有失仪,概从宽免。我大小臣工,亦不得执此哓哓,复行争辩,以不屑与校之心,壹行以大度包荒之事。并请明降谕旨,060CIXIMIWEN宣示各国,暨我中外臣民,使知此系皇上格外体恤,力却诸臣之议,特旨允准。倘各国因此而遂起要挟之心,事事琐渎面请,强中国以必不可从,则亦不能夺诸臣之公议,而再为宽假也。如此则操纵之权,犹自我出,似于体制稍觉尊崇。即我中外臣民,亦不致愤激起而与该夷为难,重烦朝廷经画,而力求吾自强之道,此事不足校也,此时不必校也。抑臣更有请者,彼狡诈百出,进见时难保其必不有言,此则诸王大臣谅已早为兼筹熟计,必不致临时张皇,又复一误再误,著著后人。臣生长甘肃,边鄙愚生,不知大计,意切言狂,重封密进,自知罪当万死,臣不胜诚惶诚恐。
  谨奏。
  太后阅此密奏批复道:细阅此奏章,所言甚是。遂特许外国使臣觐见可行其本国之礼节。朝廷仁慈宽大,怀柔以待,以示中外有别也。
  阅者细读此密奏,可知吴可读乃正直无畏之辈。后来为了抗议太后非法立嗣,争执不下,于同治帝墓前自尽。其后吴可读之名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若中国人如此密奏所述之勇敢优秀,则何致有谬言煽动愚民而引起暴乱呢?吴可读痛斥外国人条约中污秽的商业主义,是中国正统士大夫之代表。
最新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发表书评 查看所有书评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评价:
表情: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